今天小編例行回顧史上遊戲發售記錄,發現是《七日死》發售17周年,不禁勾起了許多回憶。
這款SE於2008年7月3日在NDS平台上推出的恐怖遊戲,雖然從現在的眼光看,畫面表現實在有些落後,操作起來也很蹩腳很蛋疼,但它在玩法上的創新,直到今天依然很難被替代。
在如今恐怖遊戲越來越同質化,反覆使用同一套路的時代,《七日死》這種用簡單的手段帶來緊張和氛圍的作品顯得格外特別。
對許多玩過NDS的玩家來說,這款遊戲或許是個名聲在外的存在,甚至有不少人親自體驗過它。
可能當年許多玩家沒有留意,本作由SE發行,對就是那個「真有你的啊」的SE。
但實際上遊戲的開發商叫做「epics」,他們不是大家熟悉的Unreal引擎Epic,而是當年一家日本的小廠,專門做一些獨特風格的遊戲,當年還為PS開發過《捉猴啦嗶波猴賽車》等作品。
《七日死》的玩法可以說是這款遊戲的核心賣點。
遊戲設定在一個看似普通的校園裡,玩家扮演的主角被捲入了一個詭異的詛咒事件中。你必須在7天內尋找解開詛咒的線索和方法,否則一切都將終結。
這種7天倒計時的設定,立刻就帶來了強烈的時間壓力感,逼著玩家每一步都要認真規劃和權衡。不同於那些時常可以得到喘息的恐怖遊戲,這個時間限制讓玩家感受到真正的「時間就是生命」。
更有意思的是,每一天玩家都能選擇去不同的地點,和各種NPC交流,解鎖故事的碎片。每個地點的劇情和事件都是相互影響的,玩家的選擇會決定後續發生的故事線走向。說白了,它有點像一部互動劇情的恐怖小說,每一次選擇都可能帶來不同的結局和體驗。
遊戲的界面和操作非常符合NDS的掌機特點,遊戲裡還有一個掌機TS,實際上就是NDS,玩家甚至能看到跟真實NDS很像的用戶界面,感覺就是把真實的掌機搬進了遊戲裡,代入感可謂是拉滿!
遊戲中有各種謎題和機關,解謎設計結合了校園環境和恐怖元素。玩家不僅要解開密碼,還要注意場景中的各種細節,有些細節甚至需要你通過反覆觀察或者和NPC對話才能發現。如此,玩家的探索欲和緊張感都被充分激發,玩起來既有恐怖的壓迫感,也有解謎的成就感。
一年後官方還推出了續作《七日死 目》,在玩法上做了不少強化。比如增加了更多的地圖和事件,怪物種類和AI也更豐富,遊戲的自由度提升了不少。
如今隨著NDS這樣的「異質化」設計式微,各種遊戲也走向全平台,像《七日死》這樣利用平台獨有特性展開的玩法,已經是鳳毛麟角了。17年過去,這種玩法設計依然值得借鑑和懷念。
如今的SE依然會代理一些小體量但質量出色的作品。比如《靈視異聞 FILE23》就是一款非常棒的懸疑冒險遊戲,劇情緊湊,角色塑造和氛圍渲染都很到位,NS上就有官方中文版,強烈推薦大家嘗試一下。
這種注重內容和體驗的小眾作品,正是許多玩家希望看到的。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類似《七日死》和《靈視異聞》這樣既有創意又具備深度的作品誕生,繼續豐富掌機和小眾遊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