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
USB-C 只是一個接口的形狀;
-
USB-C 和具體支持什麼特性無關;
-
USB-C、支持的協議、支持的速率和充電功率,這四者可以互相混搭;
-
帶出門的充電線優先選擇柔軟易彎折的,其他需要根據用途、看準參數按需購買。
消歧義:若無特別所指,本文中的 USB-C 包含如 Type-C 、C 口、華為口、樂視口、扁圓口等等所有概念。
伴隨著 2023 年 9 月 13 日 iPhone 15 系列機型的發布,iPhone 上陪伴我們走過整整十一年、讓人愛恨交加的 Lightning 接口終於正式退休,補齊了今年科技春晚中「5G 大戰 USB-C」的右二分之一。
也算是實現了 2012 年 iPhone 5 發布會中對於 Lightning 接口的十年之約
按理說 iPhone 苦等十年終於加入 USB-C 大家庭應該是一件眾望所歸的好事,但是發布至今過去一個多月,大家也很快發現了換接口背後的隱性問題:統一到 USB-C 只是解決了線纜能不能插進去的問題,而插進去究竟能不能正常工作就另說了。
重要的事情要重複三遍:「USB-C 只是形狀,其他特性可以自由組合」。
⚡️說 USB-C 的時候,我們究竟在指什麼
其實,現如今有關於各家 USB-C 相互兼容與否的所有亂象,歸根結底都是 USB 設備「接口」與「協議」之間的矛盾——簡單來說,USB 設備的接口規格決定了它們的外形是什麼樣的、設備之間能否(物理)連接,而設別所使用的傳輸協議才是讓兩邊協同工作的基礎。
▍USB-C 接口的好:統一的接口形狀
在過去設備之間能不能連接起來,主要是看的是接口的臉色,只有接口形狀和線纜相匹配才能連起來。USB 作為一種通用的設備連接標準,在經過多次升級演變後也有各種各樣的接口,但看形狀總是最方便的。
圖源 Wiki 百科
這張維基百科列出的 USB 接口規格表所有的存在過的接口,在 Type-C 這個接口出現以前,每一種 USB 接口的物理樣式通常只對應一種(至多兩種)USB 傳輸協議。而且用起來一定要找到兩頭都對應的線纜才行,所以常常會遇到一抽屜的線材沒能用的情況;好處也有,只需要買到接口形狀對應的線材或者設備,就可以保證它們之間是可以正常工作——並且是以最大效率、最高兼容性在工作的。
記不住沒關係,反正最近幾年新出的設備能用上 Type-C 都上 Type-C 了。這聽起來可以達成一個美好的願望:「統一接口以後隨便找根兩頭都是 USB-C 的線纜就能連接兩個設備了」。
但是,出於包括兼容性等種種原因, USB 開發者論壇(USB Implementers Forum,一作 USB 聯盟,以下統稱 USB-IF)並沒有要求 Type-C 需要完整地擁有正反各 12 根共計 24 根金屬針腳,也就是說 Type-C 接口裡的那些針腳並不需要全部工作,甚至少幾根都沒關係。然後就遇到了 Type-C 線纜插上去了但是不起作用。
統一的接口形狀
這時你可能就意識到,Type-C 接口的唯一好處就只剩下了統一的接口形狀這唯一優勢。
▍USB-C 接口的壞:能插≠能用
經歷過這個彈窗的各位肯定清楚,「能插」和「能用」很明顯是不一樣的
上面我們提到過 Type-C 接口裡的那些針腳並不需要全部工作,甚至少幾根都沒關係。而針腳會直接影響到 Type-C 這個接口的功能,USB 協議下各種子協議所需要的針腳又各不相同,這樣我們就遇到了「能插≠能用」這一難題。
從技術層面來說,USB 作為一個已經陪伴了個人電腦快三十年的技術標準,經歷過各種大跨度的疊代之後分支眾多,但由於各種歷史原因和技術細節,不同版本之間的兼容性並不完全一致。
每個針腳都有自己的用途
舉個簡單的例子而言,其實 USB 3.x 和 USB4 並不兼容 USB 2.0 的設備,因為 USB 2.0 的信號通過 USB 線材的里的 D 、D- 針腳傳輸,而 USB 3.x 和 USB4 的高速數據使用 SSTX/SSRX 針腳傳輸, 二者是完全獨立的。除非推倒 USB 相關的協議重來,不然 USB 主機控制器總是需要同時支持 USB 2.0 和 USB 3.x 這兩種速率。
當然,也可以選擇偷懶,像普通版的 iPhone 15 SoC 中沒有獨立的 USB 3.x 控制器就只能實現 USB 2.0 的速率;又比如大多數的充電線也沒有 SSTX/SSRX 相關的針腳,這樣他們被用來傳輸數據的時候也只有 USB 2.0 的速度。
另一個例子則是 USB4 兼容 USB 3.2 則是通過 USB 隧道完成的,而 USB4 本身支持 USB 隧道、DP 隧道和可選 PCIe 隧道,當然這一點我們後面還會提到。
因此你可以看到,單 Type-C 這一個接口樣式實際上包含了兩部分,一個是它的的形狀(接口樣式),另一個則是它所具備的針腳(所支持的協議),它們共同組成如今我們口中比較籠統的 USB-C 概念。
而如果你只想指代這個接口的外形的話,「Type-C」才是更準確的名字。
⚡️揭秘 USB-C 接口線纜的兼容邏輯:全針腳≠全支持
這時你一定在想,以後買線買全針腳的線纜不就好了。但我必須戳穿你的「幻想」,針腳並非影響線纜性能的唯一因素。線纜兩端的電子晶片 eMarker,也是決定線纜支持哪種協議的另一重要因素。
這個 eMarker 支持 USB4、Thunderbolt 3 和 Power Deliver 3.0
eMarker 是一種特殊的電子元器件,它主要功能是保存線纜的有關信息,例如支持的最大電流、電壓、數據傳輸速率和協議等。eMarker 晶片中的信息在線纜連接到設備時被設備讀取,根據這些信息設備會調整自身的運行參數,以適應線纜的性能。例如,如果 eMarker 告訴設備支持最大 5A 電流,設備會根據這個信息調整自己的供電電流,確保在使用過程中不會損壞設備或線纜;又比如 eMarker 告訴設備只支持 USB 2.0 的速度,那麼設備就只會以最大 480Mbps 的速率傳輸數據。
從 2019 年開始 USB-IF 規定大多數的 USB 線纜都需要 eMarker,除了充電電流在 3A 及以下、數據傳輸的速度在 USB 2.0 或不支持數據傳輸的 USB 線纜才不需要 eMarker。
設備端其實也有類似 eMarker 的東西,但我們更習慣稱之為 Retimer 晶片,同樣管理著一個接口所支持的具體協議。
來自 Intel 的一款 USB4 Retimer 晶片
總的來說,USB-C 所支持的協議需要 eMarker 電子晶片或 ReTimer 晶片以及針腳兩者共同組成。但線纜方面因為成本和用途,eMarker 電子晶片和針腳通常會完全匹配。但在線纜連接到設備時, eMarker 電子晶片和 ReTimer 晶片不一定能以最大效率、最高兼容性連接,兩者在不兼容時,會向下協商以達到相互兼容的最優運行狀態。
主動線和被動線
也許你還聽說過主動線和被動線的區別,不過以前這兩個詞往往會和前面提到的 eMarker 電子晶片相關,2019 年開始大多數的 USB 線纜都需要 eMarker 以後主動線和被動線又有什麼區別呢?
USB-IF 關於主動線的定義
我們都知道日常生活中任何的物體都是有一定的電阻的。當數據線里的數據從一端傳輸到另一端時,會由於電阻等原因影響導致信號出現衰減。傳輸更大的帶寬需要保證信號衰減更少、出錯也更小,要不然另一端設備就不能獲取正確的信息了。
所以當長度超過一定範圍時,就需要利用主動線中的 eMarker 和獨立的 ReTimer (可以理解為放大器)對信號進行整形和重新放大,來確保信號質量。而被動線自然就是指不需要對信號進行整形和放大的線纜。
不同協議的主動線和被動線所支持的長度和最高速度並不相同。舉個例子,USB4 的被動線纜可以在長度小於 2m 時提供的最高傳輸速度為 20Gbps,而主動線可以在長度小於 5m 時提供這個速度。
目前,只能依靠廠家宣傳和讀取 eMarker 晶片了解一根線纜到底是主動線還是被動線。一般而言,長且高速的線纜都是主動線。
⚡️那些 USB-C 所支持的協議
聊清楚了 USB-C 本身和兼容邏輯以後,我們就不得不展開聊了 USB-C 目前最麻煩的協議部分了。不過在本段開始前,我們再要把重要的事情重複三遍:「USB-C 只是形狀,其他特性可以自由組合」。
▍數據傳輸
而一旦講起如今 USB 速度傳輸的這一鍋粥,其中繞不開的話題就是 USB 技術背後的標準化組織。不客氣的說,現在市場上魚龍混雜的數據傳輸規格和數據線山頭林立,USB-IF 自身的努力難辭其咎。
如果你嘗試自己採買過 USB 設備,就一定不會對下面這張第一眼看上去不明所以的規格表感到陌生。這張表是 2022 年 9 月份 USB-IF 為各種 USB 數據傳輸規格作出的最新命名規範。而在此之前,與之相似的改名行為至少已經有過三四次了。
目前 USB 圖標、老名字、新名字和速度的對照表
考慮到各種歷史原因和技術細節,不同版本之間的兼容性並不完全一致。有這樣複雜的命名方式也無可厚非,但這些並不算直觀且被 USB-IF 反覆修改的名稱就是在客觀上導致了如今市場上 USB 設備魚龍混雜、兼容性參差不齊。
即使是去年 9 月份的再次更名,以速度為名稱,雖然有所緩解,但廠商跟進新的命名標準需要時間,並且消費者使用的老設備也不會就此停止使用,所以對於作為終端用戶的我們來說,這些只不過是又一批需要強記的新名詞罷了。
關於 USB4 相關的細節大家可以移步這篇文章《》,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 USB4 將不使用傳統的通用數據傳輸機制,而是採用了「隧道」的方式,在整條鏈路上劃分出不同的「隧道」用來傳輸數據,隧道機制可以充分利用帶寬。目前 USB4 支持如下三種隧道:
-
數據傳輸:USB 3.2 隧道
-
影片傳輸:DisplayPort 1.4a 隧道
-
可選隧道:PCI-E 隧道
另外就是 USB4 本質上只強制要求 10Gbps 的數據傳輸帶寬,也可以選擇 20Gbps 的數據傳輸帶寬。如果加上顯示傳輸所需要的帶寬,USB4 強制要求的帶寬則是 20Gbps,也可以選擇 40Gbps 的高速版本(拓展塢強制需要),一切全部由廠商決定。
而 USB4 Ver2.0 版本,物理層架構發生了變化,支持的最高速率為 80Gbps,但強制要求的帶寬則為 40Gbps,數據隧道強制最低要求 20 Gbps 的速率,並更新了 DisplayPort 2.1 影片傳輸隧道和最新的 PCI-E 隧道。
▍影片輸出
至此,當 USB 的接口規範在 2014 年更新到了 24 針腳的 Type-C 接口之後,得益於它超強的兼容性和越來越高的速度上限,整個 USB 技術的功能範圍也得以擴展,在原本的基礎上逐漸新增了(更高規格的)影片、音頻和充電方面的許多新能力。
儘管在 USB 協議下進行影片和音頻的傳輸在本質上仍然可以被稱為「數據傳輸」,但這三者之間的工作模式其實是有區別的。當兩端的 USB 設備均支持影片輸入與輸出——比如用一根 Type-C 線連接筆記本電腦與顯示器——的時候,USB 接口會進入一個名為 Alternative Mode(備用模式,縮寫為 Alt Mode)的狀態,在備用模式下通過兼容已有的 DisplayPort (DP) 或 HDMI 協議來提供影片傳輸。
有線版本的三星 DeX 就是一個 USB 影片輸出的典型場景
換句話說,一個使用了 Type-C 接口的設備支持何種影片傳輸能力,實際上是與它支持的 USB 數據傳輸協議的版本並不直接對等的,因為兩者使用的是不同的標準。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今年普通版的 iPhone 15 機型上,雖然只配備了速率上限 480Mbps 的 USB 2.0 接口,但依然可以有線連接顯示器以最高 4K 60 幀的規格進行投屏。因為此時的 Type-C 接口是在以兼容 DP 或者 HDMI 的模式下工作,而取決於影片編碼、色深和採樣率等等因素,4K 60 幀的影片傳輸所需的速率大約在 100~150 Mbps 之間,基本與 USB 2.0 的實際可用速率是匹配的。這也解釋了當我們通過 USB 2.0 的 U 盤播放高規格的影片出現卡頓時,導致卡頓的瓶頸並不是 USB 2.0 ,更可能是 U 盤內部的讀寫速度不足。
Apple 官網上對於 iPhone 有線影片輸出能力的描述
▍音頻輸出
除了影片輸出,自從 2017 年各大手機廠商開始競相模仿 iPhone 7 去除手機上的 3.5mm 耳機孔之後,USB 接口的音頻傳輸能力也逐漸走進了普通用戶的視野,比如現在市面上偶爾還能見到的外置 USB 聲卡利用的就是 USB 音頻協議(USB Audio Class, UAC)進行模擬音頻信號的輸出:
這類免驅動的 USB 聲卡大多使用的都是 UAC 1.0 協議
而從 Type-A 逐步進化到 Type-C 之後,面對音頻信號中「模擬」和「數字」兩大類的區分,越來越多的 Type-C 設備開始直接以數字音頻信號作為唯一的輸出規格,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一些手機會出現所謂「挑耳機」的情況,因為這些手機的 Type-C 接口僅支持數字音頻信號輸出,而並不是所有的 Type-C 耳機都支持純數字信號輸入——為了對接這些純數字音頻,播放端(要麼是耳機,要麼是轉接頭上)必須要有一個數模轉換器(DAC)先將數字信號翻譯成模擬信號,再通過耳機中的放大器播出。
比如今年 Type-C 接口的 EarPods 就內置了 DAC ,可以給只支持輸出數字音頻信號的 Pixel 用
▍電力傳輸
那麼基於 USB 技術的充電技術呢?和協議一樣,USB 技術也有著一整套配套的供電標準,拋開我們現在已經很熟悉的 USB-PD 協議,USB 其實一直支持以 5V 的電壓進行不同功率(0.5~15W)的電源傳輸。比如這次 iPhone 15 系列支持最高支持 4.5W 的功率為其他設備充電,本質上就是 USB 電源標準的一部分。
iPhone 給配件充電時採用的不是 PD 協議
隨著 2012 年 USB-PD 協議的正式出台,以及 Type-C 接口在針腳數量上面的提升,USB 設備上越來越高功率的充電得以成為現實。但標準的 Type-C 接口即使在沒有專門協議的情況下也應該支持最高 15W 的充電,獲得了當下最新的 USB-PD 3.1 認證之後更是應該最高支持到 240W(5A*48V),不過想要達到這樣的功率線纜也需要通過認證。
不過隨著功率的提升,受到物理定律的制約,功率越高、規格越高的線材必然會比低功率的線材「粗壯」許多:
從左到右:硬到能自己站起來的戴爾 5A 線、立訊代工的 3A 線和羅技鼠標贈送的 1A 充電線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有些小家電雖然使用 USB-C 接口供電,但仔細查看這些電源適配器,你會發現許多小家電並未遵循標準的 USB 電力傳輸協議(比如輸出 10V 2A 的 USB-C 插頭)。因此,不建議任意將小家電的充電器用於其他設備,這可能會導致設備損壞。
⚡️息息相關但各有特點:雷電協議
而每次說起 USB-C ,還有一個總會跳出來的話題就是近幾年多見於 MacBook 上面的「雷靂」。實際上,雖然 Apple 是目前主要推廣雷靂規範的廠商,但雷靂背後的技術標準—— Thunderbolt ——其實是由同為 USB-IF 成員的英特爾發起的,最初的設想是一種更高規格的基於光纖而非銅線的傳輸標準,隨後 Apple 才加入了雷電的開發。
在 2011 年公布的第一代雷電標準中,其使用的物理接口是 Apple 在 2008 年推出的 miniDP 接口,也就是 2016 年之前 MacBook Pro 機身上那兩個標誌性的倒梯形接口:
miniDP 的形式被一直沿用到了 2013 年的雷電 2 協議上。而在 2015 年發布的雷電 3 標準中,其使用的物理接口被更換成了 Type-C 並保持至今,伴隨著今年九月「雷電 5」技術標準的發布,這個長得和 USB-C 一模一樣的傢伙也毫不奇怪的再次引起了一波混淆。
雷電技術本身也是一個不止數據傳輸、多用的協議,加之 USB4 對 Thunderbolt 3 & 4 都是可選兼容的,所以我們也不得不把它單獨拿出來說說。
▍什麼是雷電協議
對於我們這樣的終端消費者來說,如果想要快速理解當下「雷電」與「USB」的關係,可以用集合的邏輯來看:USB-IF 為 USB 傳輸協議制定了很多標準,但這些標準中有很多並不是強制性的。
英特爾作為 USB-IF 的主要成員之一將其中一些非強制的標準的提取出來變成強制的,用這個更嚴苛的標準整合成了雷電。換句話說,雷電比較類似 USB 標準的一個子集,對技術的要求更高、更超前一些。
前文說過,USB4 其實分為 20Gbps 和 40Gbps 兩種速率,不滿足後者的也可以被叫做 USB4 設備,但是同期的雷電 4 是強制要求設備必須可以達到 40Gbps 速率的,因此才會出現需要將兩者分別列出的情況。就拿最新發布的 M3 系列 MacBook Pro 為例,Apple 在技術規格頁面是把它們倆分別列了出來的:
▍主流的雷電 4 協議
雷電 4 和其他協議的直觀對比,圖片來自 Intel 中國
目前主流的雷電 4 協議相比 2015 年面世的雷電 3 雖然在最大速率上沒有提升、依然維持在 40Gbps ,但是包含了不少對菊花鏈設備連接的能力的改進,其中比較顯著的就包括支持了雙 4K 或單 8K 顯示器,並且新增了顯示器的透傳功能,讓支持雷電 4 的顯示器不再必須處於菊花鏈的末尾了。
英特爾雷電技術官網的區別列表
▍雷電 5 協議新在哪裡
相比目前的雷電 4 ,雷電 5 比較主要的改動體現在它的動態帶寬上。除了將雙向 80 Gbps 對等傳輸之外,雷電 5 還可以利用新的可變帶寬機制將一路接收信號改為傳送,從而實現單向最高 120Gbps 的數據傳輸速率,相比雷電 4 的雙向 40Gbps 有了巨大的提升。
此外雷電 5 還新增了對於多台 8K 顯示器、最高 540Hz 刷新率、(單條雷電通道上)三台 4K 144 幀顯示器、看齊 USB-PD 3.1 標準的 240W 充電功率、速度翻倍到 32Gbps 的雷電網橋等等升級;另外它與目前主流的包括雷電 4 、雷電 3 、USB4 和 USB3 以及 DP 1.4 協議之間都是向下兼容的。
只不過根據英特爾自己的步調設計,雷電 5 相關的晶片控制器和整體產品預計在明年與 Barlow Bridge 系列處理器共同推出,第三方廠商的產品比如擴展塢也仍然需要等到 2024 年。
至少根據英特爾自己這張比較抽象的接受率估計圖來看,雷電 5 標準將與現有的雷電 4 共存相當長一段時間。因此雖然雷電 5 的技術標準已經公布出來了,但距離我們能夠用到仍然有不小的路途,我們眼下還是得主要關注雷電 4 以及 USB4 40Gbps 。
▍雷電協議的特色功能
除了單純傳輸速率上的區別之外,雷電協議還支持自己獨特的菊花鏈(Daisy Chain)連接模式,即允許通過支持雷電協議的數據線將至多六台雷電設備串聯起來,從而顯著節省主設備——比如接口有限的筆記本電腦——被占用的接口數量,這也是 USB 標準無法向上涵蓋的區別性功能之一:
即單根菊花鏈上最多可以支持一台雷電主機與 5 台雷電外設
不過,雖然現行的雷電 4 協議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多功能使用場景,但是想要用一台雷電設備像交換機那樣給多台設備之間架網橋從而省下萬兆網卡的錢目前仍然是不可行的,其根本原因是雷電協議中的每個主機埠只能建立一個合法網橋,因此使用雷電網橋的設備組成局域網在拓撲結構上依然需要保持為一條菊花鏈,而不能是交換機那樣的星形結構。
對於最近幾代基於 Type-C 接口的雷電和 USB 協議,我們可以概括地認為:擁有雷電認證的設備或者線材通常都可以兼容 USB ,但並不是所有的 USB 設備都能向上滿足雷電的需求。
⚡️
USB-C 線究竟怎麼選
在繞了這麼大一圈之後,我們還是需要回到自己手中正在使用的設備上。前面曾經提到,從去年 9 月開始 USB-IF 引入了又一套新的命名標準,去掉了此前 USB 2、3、4 的版本數字,而是統一以最大傳輸速率來命名。拋開比較古早的 USB 1.0 和 2.0 ,我們正在使用的 USB 設備以後會被全部歸屬到 USB 5Gbps、10Gbps、20Gbps、40Gbps 和 80Gbps 這五個分類下——比如按照最新的叫法,今年 iPhone 15 Pro 使用的傳輸協議就是 USB 10Gbps 接口,但 iPhone 15 依然只能叫 USB 2.0 。
這樣單純使用速率命名有幫助釐清混亂嗎?有,但不多,因為它依然沒有解決我們需要記住新舊兩種命名方式之間的換算關係,只能說如果 USB-IF 此後可以堅持用速率命名的話幾年之後或許才能真正起到撥亂反正的效果。因此在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依然是需要牢記這張 USB 換算表的:
與此同時,對於 USB 的充電功能來說,上述的介紹全部是基於規範的 USB-PD 協議,而非中國大陸主流手機廠商山頭林立的私有快充協議。對於你手裡只支持 USB-PD 的電子設備來說,這些使用私有快充協議的線纜或者電源大多只能提供 15W 乃至 7.5W 的最低兼容性,在最壞的情況下則可能出現無法工作乃至燒壞電子產品的潛在問題。
因此從最大兼容性的角度考慮,如果你希望找到一根能夠同時兼任高功率充電、高速數據傳輸、音影片傳輸的數據線的話,高規格的雙 Type-C 口 USB 協議線纜是最好的選擇。至於是否需要規格更高的雷電線,則主要取決於你手中支持雷電協議的設備有多少。
單純的充電
因此,如果你只是單純在尋找一根使用 Type-C 接口的充電線,不要求它有什麼數據傳輸能力的話,那麼市面上絕大多數正規品牌生產銷售的充電線都可以滿足這樣的需求,此時你只需要關注它們支持的是何種充電協議即可,比如是品牌的私有快充還是 USB-PD ,是 3A 線還是 5A 線等等。以閃極 67W 充電器附贈的這根充電線為例,可以看到它使用的並非 24 針腳 Type-C 接口,而是 16 針腳,因此數據傳輸速度只有 USB 2.0 的 480 Mbps ,但充電功率就是標定的 67W 了。
因此從實用角度出發,如果不是必須要用到 5A 的電流,那麼現在比較常見的 3A 60W 數據線基本上就可以滿足 USB-PD 框架下絕大多數我們日常會使用到的設備了,因為線材會柔軟和便攜許多。不過隨著工藝的進步,市面上也有了一些高規格且便攜的 5A 100W 線,差不多達成了便攜性、功能性與兼容性的完美統一。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從 2021 年 12 月開始,USB-IF 其實就不再為 C-C 數據線提供 100W 的充電認證了,原本的 100W 認證會被 USB-PD 3.1 標準下的 240W 認證所取代。
只不過對於你手中兼容標準 USB-PD 協議的電子設備來說,最好不要輕易選擇帶「私有快充協議」的 A-C 充電線,因為 Type-A 接口在 USB-IF 給出的設計標準中最大也只能提供 7.5W 的充電功率,所有明顯高出這個功率的充電協議大多都是對接口的針腳作出了修改的,使用不當就有可能會導致其他設備的故障。
比如某品牌的 33W 和 22.5W A-C 快充線,其兩側的觸點就明顯寬於標準的 USB Type-A(最左)
純充電線的另一種選擇就是看準 USB-PD 協議中最高的 PD 3.1 240W 功率入手,可選的比如貝爾金的 5A 240W 編織線,可以餵飽手中任何支持 PD 充電協議的電子設備(前提是有適配的高功率充電頭),並且這些符合 PD 3.1 認證的充電線同時也都兼容最高 USB 2.0 480Mbps 的數據傳輸能力,應急當一下數據線也未嘗不可。
兼顧充電和數據傳輸
假如你手邊有經常使用的 USB 數據存儲設備,想要兼顧不同設備之間的高功率充電以及高速數據傳輸,甚至是偶爾想要用這根線來連接一些 USB-C 顯示器什麼的,那麼一根至少達到 USB 5Gbps 速率、60W 以上 PD 充電、支持 DP 或 HDMI 備用模式的所謂「全功能數據線」就是你應該考慮的了。
對於這樣的需求,我個人使用的性價比最高的方案就是這兩款來自立訊的 22 腳全功能數據線了,其中白色的 3A 線支持 60W PD 充電,最高傳輸速率為 USB 10Gbps,黑色的 5A 線則支持到了 100W 與 USB 20Gbps ,也都可以進行 4K 60 幀的影片傳輸。兩者目前都可以直接在電商平台以「立訊代工」等關鍵詞查詢到,每根的價格普遍在 20 元以下,完全足以涵蓋給設備充電、連接移動硬盤和連接顯示器三種最主要使用場景。
重要的是無論是 3A 還是 5A 款都足夠柔軟,便攜帶出門是足夠的
如果還是傾向於購買具有明確品牌的線材,那麼奧睿科這根全功能的 USB-C 編織線也是我目前在使用的產品之一。它同樣支持最高 USB 20Gbps 的數據傳輸、5A 100W PD 充電以及 4K 60 幀的投屏,1 米的版本電商售價為 50 元左右,最主要的是編織線會比上面立訊兩款塑膠線更加耐用一些。
▍雷電 USB 我全都要
由於目前 USB 80Gbps 或 120Gbps 的雷電 5 產品還沒有上市,眼下可以滿足雷電 USB 連接需求的線纜大多都還是速率上限 40Gbps 的雷電 4 數據線。比如貝爾金的 INZ 系列雷電線,雖然充電功率依然是 100W PD ,但是 1 米的雷電 4 被動線(INZ003)僅需 300 塊錢左右,2 米的主動線(INZ002)則為 550 元。
除此之外,當你的需求已經來到了雷電 4 40Gbps 這個非常明確的區間,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那麼來自 Apple 官方的雷靂 4 Pro 連接線也的確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具體分為 1 米的被動線、1.8 米和 3 米的主動線,向下可以兼容雷電 3 與 USB 10Gbps 的傳輸速率,以及同樣 100W 的 PD 充電和最高 8K 60 幀的影片傳輸。
1 米的被動線為 486 元,其餘兩款分別為 949 和 1169 元
總之當一切都塵埃落定,你可以看到手中的數據線與它兩邊的設備都在以最大效率工作的時候,依然要記住:Type-C 只不過是一個形狀,它背後的數據、音影片或電源協議才是決定其工作方式的本源,選擇數據線絕非只是「看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