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標準普爾全球評級 (S&P Global Ratings) 的一份報告顯示,儘管全球經濟存在不確定性且美國貿易政策可能帶來潛在干擾,2025年全球IT行業預計仍將增長9%,超過預期3%的全球GDP增速。
評級機構將這一增長歸因於人工智慧 (AI) 和雲計算發展勢頭的持續增強。作為AI基礎設施投資的領軍者,大規模雲服務提供商在2025年的收入增長預計將繼續保持在20%以上。這一增長由企業持續向雲端遷移以及AI技術變現能力提升所推動。
該機構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儘管全球貿易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但我們認為2025年全球IT支出將實現強勁增長。對AI和雲計算的需求顯示出較強的韌性,推動著行業各個領域的增長。"
報告還強調了軟體在數字化轉型中的關鍵作用。在AI與業務應用程序和工作流程日益融合的推動下,2025年軟體支出預計將加速增長至10%左右。
然而,目前的AI投資步伐在2025年後可能難以持續,這預示著未來幾年行業格局可能發生變化。
2025年硬體支出也有望增長。在近年表現相對低迷後,伺服器出貨量預計將增長4%,這主要得益於超大規模服務商的投資和企業支出的逐步復甦。
網路設備在經歷2024年的下滑後,預計將反彈至7%的增長,這要歸功於支持複雜AI項目所需的強大且安全的網路基礎設施需求增加。
受益於AI熱潮的半導體行業預計將繼續增長,但增速將較2024年的高速增長有所放緩。雖然內存收入增長預計將放緩,但包括邏輯晶片、微控制器和模擬晶片在內的其他所有領域在2025年都有望實現健康增長。
不過,報告指出了圍繞中國這個全球科技領域主要參與者的不確定性。中國約占全球IT支出的10%,在硬體和半導體供應鏈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中美關係或全球供應鏈的任何波動都可能對全球IT支出產生重大影響。
儘管IT行業整體前景樂觀,但該機構警告稱,PC和智慧型手機等某些細分市場的前景更加不確定。雖然這兩個市場的出貨量預計將實現溫和增長,但由於激烈的競爭和需求波動,盈利能力仍面臨挑戰。
報告指出:"我們對科技行業保持長期樂觀態度。從醫療保健到能源等各個行業都將加大對IT特別是AI的投資,以提升銷售額、加快研發進度並實現運營效率的提升。"
此外,據IDC預測,"即服務"模式的日益普及(預計到2025年將占企業技術支出的50%以上)將使該行業在經濟低迷時期具有更強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