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東西是高個子、金頭髮,還渾身上下都是塑料?當然就是有望成為今年暑期檔最佳電影的《芭比》的主人公了。
《芭比》是一場超有女人味的過山車之旅,情節跌宕起伏,打動人心,同時又充滿了娛樂性。葛莉塔·潔薇導演以令人讚嘆的手法詮釋了這個有著雕塑般身材的經典形象,很好地展示了從少女轉變為成熟女性的坎坷和辛酸。《芭比》用充滿力量的方式讚頌了女性的特質,接納了它的矛盾、快樂、挫折、局限和自由。

葛韋格為劇本(由葛韋格和她的男友兼合作夥伴諾亞·鮑姆巴赫共同撰寫)帶來了細膩微妙感,既對這位有著最美比例的紅粉佳人表達了敬仰之情,同時也對她象徵的東西抱有批判的態度。
在葛韋格的導演下,各種芭比和肯在陽光明媚的芭比樂園狂歡嬉戲。這片樂園是最終極的玩偶屋,是美泰(現實世界和電影中的芭比生產商)向孩子們兜售了幾個世代的夢想。而且,它真的好粉嫩。你可以在這裡找到任何一種粉色。鮭魚粉?有。玫瑰粉?也有。艷粉?問問芭比太陽就知道了。千禧粉?那還用說?要是沒有它,這電影都不完整了。

但是,儘管芭比樂園的可能性與興奮感滿溢而出,芭比的日常生活卻一遍又一遍地不斷重複 —— 這是一個完美的循環,還配著很有情景喜劇風格的 Lizzo 洗腦神曲《Pink》。它帶來了「擁有選擇」的錯覺,但唯一的選擇就是統一的完美。
這就是芭比樂園的癥結。一切事物都是它們應有的樣子。女性是醫生、記者、建築工人、最高法院大法官、總統。而肯,就只是肯。美術指導莎拉·格林伍德的設計非常出色,將具有功能性、完全可以使用的道具與更加接近於玩偶屋的幻想風格布景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

每個芭比和肯都有孩童般的樂觀和熱情,沒什麼思想,卻也魅力十足。演員陣容可謂星光熠熠:伊薩·雷、哈莉·尼夫、劉思慕、舒提·加特瓦、亞歷山德拉·西普以及其他的演員們為各自的芭比和肯提供了足夠的差異性,讓芭比樂園沒有變成全是沒腦子的複製人世界。
就像孩子拿著娃娃過家家一樣,這是一個充滿了個性和人際關係的歡樂社會。雷恩·葛斯林的表現尤為亮眼,甚至在一個大致講述「肯發現了性別歧視」的副線劇情中讓觀眾們對這位芭比永遠的小跟班感到難過。他的頭腦簡單和人畜無害會激發出一種看到小狗狗一般的同情心,讓我為他見到了污染著這個社會的武斷專橫的厭女症感到痛苦。

當然,瑪格·羅比才是這部電影的主角。她簡直就為這個角色而生的,她強大的個人魅力與世界上最著名的玩偶相得益彰。羅比在她的表演中融入了一份天真的樂觀,但這份天真逐漸被「現實世界」撕碎。(在劇本和道具廣告牌上,「現實世界」被當成了一個專有名詞。)這情景令人心碎。
和我對肯的想法一樣,我也真切希望芭比永遠不要見識到現實中的社會問題,看到她的自我意識逐漸變強讓我憂心如焚。在本片荒唐傻氣的外衣逐漸掀開,揭示了更加深層次的東西時,羅比完美地把握住了這兩方面的平衡,毫無疑問,她在本片中的精彩表現值得拿到獎項提名。

和葛斯林還有瑪格·羅比一樣,艾美莉卡·弗瑞娜也和她的角色完美契合。在我成長過程中,弗瑞娜是我這個古怪的拉丁裔女孩的童年偶像,她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絲毫不亞於芭比,看到這個幫我塑造了我的青春期的女性推動了這部電影的核心主題,這讓我興奮不已。
她飾演的葛洛莉亞是一名生活在現實世界的美泰員工,作為觀眾的 POV 角色,弗瑞娜很有感染力。她提醒了我們,在我們之前,我們的母親就已經經歷了女性身份的複雜矛盾。在成年人的外表之下,我們依然是童年時的自己,缺乏信心、焦慮不安,但依然勇往直前。

《芭比》讓幻想世界滲入現實的做法很有靈性。這確實是我們熟悉的現實世界 —— 充滿了街頭性騷擾、殘酷不公、大企業的衣冠禽獸 —— 但這並不是那種容不下半點樂趣的黑深殘現實主義。迷宮般的美泰辦公場地便體現了這一點,而滑稽的 CEO 角色(威爾·法瑞爾 飾)更是凸顯了這一點。就連從「現實世界」前往芭比樂園的「傳送門」也遵循了這種搞怪風格,用一種模糊曖昧的方式在兩個世界中往來,這種方式幼稚搞笑,但「現實世界」的人都覺得再正常不過。

生命的循環和歲月的流逝是本片的一個重要主題。在一個感人的時刻,芭比在公交車站遇到了一位老年女性,然後小聲說了一句:「你真美。」她的聲音中充滿了崇敬,仿佛是說出了關於「衰老」這一奇蹟的宇宙真理。要過一個有著豐富經歷的人生,不要被你做過多少份工作定義,而是由你醒來的每一天中留下的印記定義。這提醒了我們,芭比既永遠年輕,同時也比我們許多人都更加年長。
這就是葛韋格的超能力:用一個青春永駐的、代表女性特質的偶像來提醒我們,儘管她曾經定義過我們,但我們也將永遠持續定義她。這部電影深刻地認識到了芭比所象徵的資本主義女性主義具有的缺陷 —— 女性不會僅僅憑藉職業生涯中的卓越表現而獲得解放,在整個制度都在從我們的屈從中汲取養分的時候,這不可能實現。

同樣,葛韋格的電影也對「representation」(指增加特定群體的媒體曝光度的做法)對於推動社會進步能起到多大作用提出了質疑。芭比樂園的芭比們確實從事著所有你能想像到的職業,但董事會裡為她做出所有決定的人又是誰?如果我有一個願望可以實現的話,我希望《芭比》能更加深入地探討芭比對審美標準的影響 —— 雖然電影中已經有一個很有趣的打破第四面牆的笑話。
話雖如此,本片對於從少女成長為成熟女性的意義依然有著深刻的理解。隨著芭比變得更加「成熟」,這個過程既令人憂慮也無比美妙。在本片結局中,用來體現芭比成長的並非擁有事業,而是,比如說,第一次自如地使用女性醫療保健,這個創作決策有一種很有見地的美感。

《芭比》充滿了對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基石的熱愛,它提醒了我們,我們將不可避免地失去童年時的安全感。它富有情懷,也因此而讓人感到苦樂參半。它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被社會視為榜樣的人同樣擁有恐懼,我們為什麼要為了沒有焦慮或者遺憾的生活而對自己施加如此大的壓力?《芭比》告訴我們,去擁抱未知吧,無需羞愧,你不是第一個感到害怕的人。
總結
葛莉塔·潔薇執導的《芭比》以高超的手法探討了女性的特質以及追求完美而帶來的壓力。這場超有女人味的過山車之旅有著精心打造的美術設計、完美的演員陣容,並對芭比有著發自內心深處的崇敬。擔任主角的瑪格·羅比光彩奪目,而雷恩·葛斯林扮演的沒心眼的肯和艾美莉卡·弗瑞娜飾演的好心腸的葛洛莉亞也同樣熠熠生輝。最終,《芭比》是一部新穎、大膽而且非常粉嫩的成長電影。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記得穿上最粉的衣服,但也別忘了帶上紙巾。
優點
品質超乎尋常的場景設計
瑪格·羅比等在劇中的表演精彩絕倫
幻想和現實主義並存的影片主題
缺點
沒能更深入地探討芭比娃娃對審美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