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風雲6》兵種系統回歸,玩家可以選擇突擊兵、工程兵等兵種進行作戰。下面為大家帶來《戰地6》兵種介紹,包含兵種武器、主動能力、訓練選項等內容,幫助玩家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兵種去參與戰鬥。
突擊兵-終極前線突破專家
- 定位:衝鋒/控制
- 突擊兵是專為撕裂敵方防線而設計的先鋒單位,兼具高速機動與強力突破能力,是團隊進攻的矛頭。
核心特性
- 標誌性武器:突擊步槍
- sprint-to-fire(衝刺轉射擊)時間大幅縮短,實現高速移動中快速反擊。
武器切換速度提升,適應近距離遭遇戰。

被動優勢
- 強化機動性:跌落傷害減少,移動減速懲罰降低,複雜地形通過性極強
- 戰術感知:增強敵人腳步聲,精準掌握周邊動態
- 核心配備:腎上腺素注射器
- 淨化效果:立即清除並短時免疫閃光彈、眩暈效果
戰術強化
- 衝刺速度提升、爆炸傷害減免、腳步聲增強(敵方位更易辨識)
- 主動能力:戰場直覺
- 暴露附近可聽見腳步聲的敵人位置(團隊共享視野),每次擊殺延長暴露持續時間,形成滾雪球式壓制。
訓練分支定製
- 擲彈兵專精:榴彈發射器裝填速度 30%、手榴彈攜帶量 1、閃光彈抗性 50%
- 衝鋒兵專精:生命恢復速度提升40%、腎上腺素注射器使用次數 1、移動射擊精度懲罰降低60%
戰術價值
- 突擊兵是攻堅核心,通過腎上腺素注射器實現關鍵節點突破,配合主動索敵能力摧毀敵方防禦體系。雙專精路線分別強化範圍壓制與持續作戰能力,適配不同進攻風格。
工程兵-戰場工事與裝甲克星
- 定位:破壞/修復
- 工程兵是兼具載具破壞與戰場維護能力的多功能專家,既能癱瘓敵方重型裝備,又能保障友方載具持續作戰。
核心特性
- 標誌性武器:衝鋒鎗
- 強化腰射(hip-fire)精度,適合近距離遭遇戰
- 爆炸抗性:承受的爆炸傷害顯著降低,提升生存能力

- 核心配備:修理工具
- 多功能用途:修復友方載具、防禦工事及關鍵資產,對敵方裝備造成持續傷害(如燒蝕裝甲、破壞引擎)。
- 主動超載:短時間內大幅提升修理或破壞效率,應對緊急戰況
- 主動能力:超載維護
- 啟動後修理工具效率提升50%,持續10秒
- 超載期間工具不會過熱,可連續作業
訓練分支定製
- 反裝甲兵專精:火箭筒裝填速度 25%、火箭彈攜帶量 2、對敵方載具修理效率削弱30%(命中後觸發)、額外彈藥補給包
- 戰鬥工程兵專精:駕駛載具時自動緩慢修復耐久(每秒0.5%)、修理工具過熱閾值提升50%、自動探測10米內敵方地雷並標記位置、友方裝備耐久下降速度降低15%
戰術價值
- 工程兵是戰場可持續性的核心,既能通過反裝甲專精摧毀敵方重型單位,又能憑藉戰鬥工程專精維持戰線穩定。其修理工具兼具攻防屬性,在載具對抗中可瞬間扭轉局勢。雙分支設計適配不同團隊需求,既可專注破甲攻堅,亦可成為後勤支柱。
典型應用場景
- 癱瘓敵方坦克後超載修理工具快速摧毀
- 在友方載具後方提供移動維修支援
- 清除雷區並為隊伍開闢安全通道
- 守點時修復防禦工事延長陣地存活時間
支援兵-戰場守護者與後勤核心
- 定位:保護/供給
- 支援兵是團隊生存與持續作戰的保障專家,既能提供即時治療與彈藥補給,又能強化陣地防禦能力,是小隊不可或缺的後盾。
核心特性
- 標誌性武器:輕機槍
- 持槍衝刺時無移動速度懲罰,實現火力壓制與快速轉移
- 戰場救援:拖拽倒地隊友速度 30%,急救操作時間-25%
- 核心配備:補給袋

多功能支援
- 為隊友恢復生命值(可治療輕傷/重傷狀態)
- 補充武器彈藥、投擲物及特殊裝備(如火箭彈、醫療包)
- 範圍效果:放置後形成5米半徑補給區,持續60秒
- 主動能力:激活動力補給
- 瞬間擴大補給範圍至8米,持續15秒
- 範圍內急救速度提升50%,彈藥補充效率翻倍
訓練分支定製
- 戰鬥醫療兵專精:自身成為移動治療源10米內隊友持續緩慢恢復生命(每秒0.5%)、急救隊友時同步恢復自身等量生命值、補給袋治療效果 20%
- 彈藥支援兵專精:臥姿/蹲姿射擊時武器後坐力降低30%、補給袋額外提供1次特殊裝備充能(如火箭筒、C4)、為隊友補充彈藥時同步補充其裝備耐久度(如裝甲板)
戰術價值
- 支援兵是陣地戰與持久戰的核心單位,通過雙分支 specialization 靈活應對不同戰局:
- 醫療分支適合高強度交火場景,通過群體治療維持戰線穩定
- 彈藥分支強化火力持續性,尤其適合載具協同推進或固定點防禦
- 主動能力的範圍增益可在攻堅/守點時創造關鍵窗口期,如快速復活多名隊友或集體補充爆炸物實施突襲。
典型應用場景
- 在掩體後放置補給袋形成臨時救援點
- 開啟主動能力配合隊友發起集群衝鋒
- 醫療兵專精在巷戰中實現移動"治療光環"
- 彈藥專精為反載具單位持續提供火箭彈補給
偵察兵-戰場幽靈與情報主宰
- 定位:揭示/隱藏
- 偵察兵是戰場的情報核心,兼具遠程狙殺與滲透偵查能力,既能無聲瓦解敵方陣線,又能為團隊提供致命的資訊優勢。
核心特性
- 標誌性武器:狙擊步槍
- 換彈速度提升20%,縮短射擊間隔
- 瞄準鏡晃動減少40%,呼吸控制持續時間 50%

兵種特點
- 光學索敵:使用瞄準鏡觀察時自動標記範圍內敵人(標記持續5秒)
- 核心配備:運動傳感器
- 區域監控:部署後探測15米半徑內敵人移動並實時標記
- 反制手段:可被敵方電子戰裝備干擾或摧毀
- 主動能力:無人機偵察
- 呼叫無人機飛往標記點,持續掃描半徑20米區域(持續30秒)
- 被動偵測:暴露範圍內所有敵人動向(包括蹲伏/靜止目標)
- 可被防空武器擊落
訓練分支定製
- 狙擊手專精:自動標記距離 50%,標記持續時間 100%、命中敵人後施加「創傷」效果:10秒內無法接受治療、爆頭擊殺使目標「不可復活」(直接移除復活狀態)
- 探路者專精:被動「電子隱身」衝刺外移動不被運動傳感器/無人機探測、傷害敵人後自動為其添加3秒實時追蹤標記(全隊可見)、近戰擊殺與消音武器擊殺不會觸發敵方死亡圖標
戰術價值
- 偵察兵通過雙分支形成截然不同的戰術風格:
- 狙擊手專注遠程壓制,通過創傷效果削弱敵方醫療體系,爆頭處決關鍵目標
- 探路者深入敵後破壞,隱身特性實現滲透偵查,傷害標記為隊友創造集火機會
- 運動傳感器與無人機協同可構建多層偵察網路,徹底掌控關鍵區域視野。
典型應用場景
- 在高點架狙封鎖通道,配合創傷效果阻斷敵方推進
- 在據點放置運動傳感器預警偷襲
- 探路者繞後標記高價值目標(如支援兵、工程兵)
- 無人機覆蓋目標點輔助攻堅隊伍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