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特斯拉通過了馬斯克的萬億薪酬計劃。
如果完成KPI,馬斯克將成為人類歷史上工資最高的CEO,沒有之一。

消息一發布,馬斯克拉上最新的機器人柯博文(Optimus),在台上尬舞一曲。
巧合的是,昨天小鵬也在自己的官方社交賬號上,讓最近備受爭議的機器人IRON跳起了舞。

對比之下,柯博文有明顯的機器人頓挫感,而小鵬IRON除了手臂部分略顯僵硬,腿部的動作可謂絲般順滑。
本來兩家不同公司的同類機器人做個對比,也挺好。但是在兩條影片下方的留言區,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
特斯拉影片下方基本都是鼓勵,比如:
這才是科技進步,比那些真人糊弄的強;

為什么小鵬的機器人包的跟木乃伊一樣;
這才是真正的機器人,相信進口品牌沒錯!
再看小鵬的留言區!
隔壁特斯拉剛發完,小鵬也跟著發;

量產以後電死人就搞笑了;
還得要優化,比較僵硬。
這就讓我聯想到新能源汽車。最近幾年,國產新能源汽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不論質量還是技術層面。
但是,很多人依然堅信,國外的新能源汽車比國內的好,並且外國品牌的設計、用料都比國產品牌可靠。
事實上,國外品牌現在也在學習中國造車新勢力,甚至直接與他們合作,聯手造車。
例如,小鵬和大眾、斯特蘭蒂斯和零跑、奧迪和智己。依託傳統大廠在全球的銷售影響力,和中國新勢力品牌在技術、體驗方面的優勢,帶來更好的產品。
怎麼在有些人眼裡,國產品牌就成了不行的代名詞呢?
有句評論說得一針見血:慈禧第一次見到汽車時,以為裡面有匹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