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近日發生重大盜竊案的珍貴自然金塊遭竊。這是繼上月盧浮宮盜竊案後,法國博物館在短期內遭遇的又一起重大安全事件,暴露出其安保系統存在明顯漏洞。據博物館方面透露,竊賊於9月16日凌晨潛入館內,使用專業工具破壞展櫃,盜走了包括加利福尼亞淘金熱時期標本在內的多件具有重要科研價值的自然金塊。

10月21日,巴黎檢察官辦公室發布公告,確認一名24歲中國籍女性嫌疑人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機場被捕。當時她正試圖攜帶約969克已熔化的黃金碎片出境。該嫌疑人已於10月13日由西班牙當局正式移交法國,並隨即因涉嫌有組織盜竊和團伙犯罪被起訴。根據法國法律,若罪名成立,她將面臨最高15年監禁的嚴厲刑罰。

檢察官在案情分析中指出,這名嫌疑人在犯罪網路中可能扮演著關鍵角色,不僅參與了前期的偵察工作,還負責將部分盜竊所得黃金熔化處理,並試圖運往亞洲市場進行銷贓。警方推測,被盜黃金的其他部分可能已通過不同渠道轉移,目前正在全力追捕其他涉案人員。

此次案件與上月盧浮宮盜竊案呈現出相似特徵,均顯示出犯罪團伙作案的專業化與國際化趨勢。法國博物館連續發生貴重藏品失竊事件,引發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能力的質疑。業內專家呼籲,應儘快升級安保系統,加強國際合作,以應對日益猖獗的藝術品犯罪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