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汽埃安
在昨晚開啟了新車 i60 的預售。
新車提供純電與增程兩種動力版本,增程版預售 12.68 萬元,純電版預售 11.98 萬元,是為數不多的增程比純電貴的車型。

同時,埃安 i60 也是埃安品牌首款正式發售的增程車型,此前埃安 V
雖然也有增程版發布,但是直到目前並未上市。
不過,由於埃安 i60 與埃安 V 在諸多方面都幾乎一模一樣,因此把 i60 增程版智駕當做埃安 V 增程版似乎也無不可。

參考之前埃安在工信部申報的資訊,兩款車的動力系統完全一樣,均搭載廣汽自研的 1.5L 的增程動力系統,只是埃安 i60 發布時將增程器的最大持續發電功率提升至了 85 kW,匹配一塊 29.165kWh 的磷酸鐵鋰電池,純電續航 210km。
埃安官方稱 i60 增程版油電轉化效率行業第一,虧電油耗為 5.5L 每百公里,綜合續航可達 1240km。

純電版則有 150kW、165kW 兩種電機,匹配 47.829kWh、62.268kWh、75.26kWh 三種容量電池,續航分別為 400km、530km、650km。

埃安著重介紹了廣汽自研的可靠電池技術平台——彈匣電池 2.0。
這套埃安全棧自研的平台,在材料、結構、算法、製造四個層面構建了一整套的安全體系。

在實際使用中,埃安採用的頂級隔熱氣凝膠可以做到電池熱失控後無明火產生,720° 的電池拖地保護也能夠保證碰撞後的電池安全,號稱「擰成麻花都能用」。

在輔助駕駛方面,埃安 i60 將搭載廣汽 GSD 智駕輔助系統,採用 3 個毫米波雷達、7 個攝影機的硬體配置,支持高速領航輔助駕駛、智能泊車、代客泊車等功能。

設計上,埃安 i60 與埃安 V 的造型基本一致,前臉下方的進氣格柵口有所擴大,大燈組由分體式造型變更為了貫穿樣式,更符合時下流行的新能源設計風格。

新車車身相比埃安 V 來得更長更高了一些,整體尺寸為 4685 / 1854 /1660mm,軸距則保持一致,均為 2775mm。車身側面採用了懸浮式車頂以及較為寬厚的輪眉和翼子板設計,強調力量感並使用了大尺寸輪轂。
車尾部分的貫穿式尾燈與前臉燈帶形成了呼應,既有新能源車型的時尚感,又兼具了 SUV 產品的硬朗風格。

車內,埃安 i60 延續了家族式的簡約設計,中控搭載矩形全液晶儀表和大尺寸懸浮式中控屏的組合,採用懷檔和貫穿式冷氣出風口布局,有奶白、淺棕和大溪地灰三種內飾顏色可選。

埃安最近動作頻頻,除了 UT、V 霸王龍等一眾新車外,還宣布將在雙十一和京東合作推出一輛可換電的「國民好車」來增加市場聲量。

甚至此次預售的 i60 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營銷意味大於產品意味,業內普遍猜測埃安 i60 或許將與埃安分屬不同渠道進行銷售。
頻繁的動作背後,是埃安越來越嚴重的銷量焦慮。
9 月份,整個埃安品牌一共售出了 2.4 萬輛車,表現最好的是埃安 V 霸王龍純電的 6072 輛。

▲ 埃安品牌 9 月份各車型銷量
看總數似乎在一眾車企中也不算墊底,但是和 2023 年近 48 萬銷量的全盛時期相比,落差未免有點大。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埃安的困境就是——因 B 端而興,也因 B 端而敗。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2023 年售出的用於出租、網約車新車共計 85 萬輛,其中埃安就提供了約 22 萬輛,占其全年銷量的 45%,占這一年網約車新增總數約 25%。

▲埃安 S
Plus
但隨著網約車市場的快速飽和,埃安的市場表現也開始一路向下。
而且和另一位網約車霸主比亞迪
不同的是,埃安應對市場下滑的策略是推出了高端品牌「昊鉑
」,陸續布局了昊鉑 GT
、SSR、HT 等車型。
但高端品牌的建設本就需要長期投入,經驗不足的埃安貿然進入之後,結果也是反響平平,昊鉑車型多數月份銷量不過百輛,反而影響了埃安在 15 萬元左右主力車型上的投入,導致車輛智能化水平一直落後競品。

▲ 昊鉑 Hyper GT
旗下的 S 系列和 Y 系列是常常由於車機失靈或者卡頓被投訴,市場口碑也一降再降。
不過好在,埃安還有調整的時間。
在昊鉑品牌今年開始獨立運作後,埃安的資源和精力能夠能多的用於自身,業內也不斷傳出埃安內部從研發到產品、從渠道到營銷都有了一波大換血。
最明顯的變化是,雖然營銷方式可能還有待商榷,但埃安最近幾款車的產品力都很能打,如 9 月份推出的埃安 RT 就以 9.98 萬元起的親民價格提供了十分越級的體驗。市場反饋也比以往熱烈了不少。

▲ 埃安 RT
目前 10 萬元左右市場,產品力依然是第一競爭要素,上汽名爵 MG4
就是靠著產品力的大幅躍升,銷量一舉從月銷 122 輛衝上了 月銷 11790 輛。
認真做好產品,埃安未必沒有重回巔峰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