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2024年05月31日 首頁 » 熱門科技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4 月,淘寶 visionOS 一上線,我們立刻下載體驗了幾天。

雖說空間購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不得不承認,這種很新的購物方式,還是把電影的情節和未來的暢想,拉近了現實。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同時,這次體驗也引發了我們的好奇:

還有哪些國產 App 登陸了 visionOS?它們的適配程度如何?有沒有跟淘寶一樣,甚至更驚艷的功能?

所以這回,我們一口氣下了十多個國產 App,來看看 Vision Pro 在國內開售的前夕,這些敢於先行的廠家,有沒有把「第一隻螃蟹」吃明白。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定製化功能,前提是你得有一台 Vision Pro

在所有體驗的應用中,和淘寶最接近的,也是定製化程度更高的 App,是「得物」。

同為 visionOS 中的購物軟體,卻走出了兩條差異明顯的適配道路。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Vision Pro 上的淘寶,是在原有軟體的基礎上,加入了許多「空間 3D」的功能。比如主界面推薦位 3D 顯示,產品展示空間化,根據真實空間的光影反射等等,大體給人的感覺是 AR 購物。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而得物的適配,主打「驚喜」二字。

剛進入應用,最先出現的是一個浮窗,本以為它會和淘寶一樣,在傳統頁面的基礎上做文章,沒想到點擊「進入博物館」後,才是它真正的模樣。

得物 App 重構了周圍的真實空間,把你帶到了一間虛擬實驗室,類似電馭叛客試衣間。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產品的展示非常簡單粗暴:直接把鞋擺在鞋架上。

配合空間操作,可以將看上的鞋款拉到眼前。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鞋子會以 3D 的形式飄在你的眼前,你可以點擊右邊的菜單欄,查看鞋子的產品資訊。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鞋款的名稱、顏色、發售日期、鞋面材質以及在得物上的售價,都在右邊的表格里清晰羅列,甚至還包含了鞋子的設計細節和背景資訊。

如果這還不夠過癮,你還可以點擊「AR 空間」功能,和鞋子互動。

目前得物開通了兩種互動方式,一是「掌心吸附」,簡單說就是能把虛擬產品拿在手上,隨意旋轉移動。

這裡有幾處細節的優化,做得很好。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鞋子完全按照 1:1 還原,不僅沒有穿模,而且皮革的褶皺、網布的紋理都有體現;模型非常跟手,可以隨手旋轉到任何位置,大力甩也甩不掉,只有放在指定區域,鞋子才會歸位。

另外,得物還做了一個「虛擬試穿」,可以把一雙鞋放在腳上,和原本穿著的鞋對比。

左邊的那隻還支持移動,以適應不同的體態造型。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和淘寶的試穿一樣,得物也沒給模型做出正確的遮擋關係,試穿時肢體的優先級小於模型,因此也不能體現出真正的穿搭效果。

除了鞋架上能互動,在界面正中心的得物標誌性青色鞋盒,其實也是彩蛋。

點擊包裝盒後,會隨機開出一雙彩蛋鞋,如果是牆上沒有的款式,點擊返回鞋子會自動歸位到鞋架上。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總體來說,得物 App 在 Vision Pro 上做出了一個更直觀、更沉浸的物品展示方案,從虛擬的空間,到產品的細節,都很逼真,也很新穎。

比較可惜的是,目前 App 中的產品單一,只有鞋子,或者說只有貴的鞋子,而且還沒有購買功能。

整個 App 目前看來,只是一個實驗產品,它更像一款 VR 遊戲,好玩兒,但不太實用。

和得物一樣,「攜程」也為 Vision Pro 做了深度定製,甚至連名字都直接同化成了 Trip.Vision。

平時我們用攜程幾乎都是拿來訂機酒、看價格,但是這些核心功能在 Trip.Vision 一個都沒有,它唯一的功能是:沉浸式觀景。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這些景觀都是世界各地較為有名的景點和的地標,場景選擇的也都是宏偉、遼闊的視角。

其中最為壯觀的,當屬珠穆朗瑪峰。

進入畫廊後,你會處在半空中,能 360° 隨意轉動視角,場景的還原度很高,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觀景的同時,Trip.Vision 還會同步播放景點的介紹,很像去旅遊時租借的「數字導遊」,但目前只支持英文。

抱著沉浸「雲旅遊」的心情,我準備從珠穆朗瑪峰出發,用半個小時來一場環球之旅,可是誰能想到,珠穆朗瑪峰的興奮是開始,也是結束。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之後的數個景觀,不管是國內的桂林山水、丹霞地貌,還是美國的時代廣場、墨西哥的特奧蒂華坎,都因為「馬賽克」級別的像素,狠狠勸退。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甚至在特奧蒂華坎上空的熱氣球上,景中人物比例還出現了嚴重的失調,座艙里的人看起來巨大無比,十分詭異。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現在,Trip.Vision 共有 18 個景點可選,國內的占了 5 席位,分別是:

珠穆朗瑪峰桂林山水張掖丹霞地貌成都大熊貓德天瀑布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但是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的場景,除了像素低,它的互動場景也十分單一,只能跟著系統被動地移動,而且整個位移過程並不自然,而是一幀一幀地卡頓前進。

用戶在全景中所處位置,也是一大問題,進入畫面就會飄在空中,對恐高患者非常不友好。

最後一個深度定製的軟體是「釘釘」。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比起前面的娛樂性 App,釘釘主打功能性。

釘釘適配了 Vision Pro 的最基礎的多屏互動,頁面可以分區多角度擺放,實現多任務的並行處理。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在聊天界面,釘釘還專門設計了一套「空間表情」,特效是與主界面分層的 2D 效果。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會議標註功能也和手勢操作相結合。在影片會議共享過程中,參會者可以實時進行手勢標註,利用新系統對手勢的捕捉能力。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在觀看釘釘直播時,兩指輕捏即可將直播窗口放大成一塊巨幕虛擬大屏。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最後,也是最能體現 Vision Pro 功能的一項:虛擬人分身。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與傳統影片會議不同,佩戴 Vision Pro 的用戶並不會在會議中露臉。蘋果為 Vision Pro 推出的「Persona」功能將應用於釘釘會議,實時反應參會者的表情和動作。

實際上,釘釘並沒有像前面的兩個 App,「另起爐灶」一套方案,而是在電腦、平板端已有的功能上,在各個方面都和 Vision Pro 的原生功能做了適配。

如此設計,沒有 Vision Pro 也罷

得物、攜程和釘釘,雖然還有許多亟待優化的細節和環節,但總得來說,它們畢竟還是以「空間計算」為地基,做出了一套只能在 Vision Pro 上才有的專屬體驗。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剩下的應用,在對比之下,顯得有些偷懶,我將這些 App 分成了兩類,批次越後,惰性越大。

Tiktok、小紅書、微博、招商銀行 App,隸屬於第一批。

它們的共性是:在和 iOS、iPadOS 中的體驗完全持平的基礎上,把觸控操作改成了「空間操作」,勉強也算達到了 Vision Pro 適配的及格線。

以 Tiktok 為例,其實就是把手機界面投屏在了 Vision Pro 的視界裡,按讚、評論、收藏轉發等基礎功能都在,對比手機唯一的優勢是,在查看評論或作者主界面時,是以「平行視界」的形式出現的。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除了要稍微習慣一下的手勢操控,其他的方面和手機端並無二致。

當然如果實在不習慣眼看手動的操作過程,你還可以把界面拉進,直接用手在「虛空螢幕」上滑動、雙擊,用刷手機的方式來用 Vision Pro。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雖然功能沒有缺失,可是如此一來, 就會產生一個疑問:

我為什麼要在一台兩萬五的設備上用著兩千五就能買到的功能?

如果說,在 Vision Pro 上用 Tiktok、小紅書、微博這些社交產品還有一些新奇感,那麼招商銀行 App 入駐 visionOS,可能才是最不能被理解的做法。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實在不清楚,到底是什麼樣的場合,才需要用到「空間支付」?

但好在,第一批隊的每個 App,起碼都做到了全功能入駐,而接下來的這些應用,就有些趕鴨子上架的「殘缺感」。

首先是片源極少、不能查找的芒果 TV。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自 Vision Pro 發布後,從操作方式到佩戴感受等諸多方面,都受到過各界的犀利點評,唯獨「觀影感受」一項,獲得了絕大部分用戶的一致好評。

觀影,是 Vision Pro 的殺手鐧,你可以在當中獲得影院級的體驗,還是包場的那種。

圍繞視覺進行 App 的設計,一定是不會出錯的保守方案,但身為影片 App 的芒果 TV,卻沒做好。

一是片源太少,「熱播甄選」「熱門片單」兩項加起來,也才 9 部作品。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二是缺乏特色,Vision Pro 上最與眾不同的觀影效果是「空間音影片」,哪怕只上架幾部製作好的實驗版的「空間影片」供用戶體驗,都比現在簡單地上傳前兩年的片源強一些。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三是生態封閉,目前的芒果 TV,還不支持聯網搜索功能。

所以這 9 部作品,就是芒果 TV 在 visionOS 上,給出的答卷。

另外一位「不及格」的考生,是高德地圖。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按理說,高德地圖應屬於第一類,因為它的功能也很齊全,並不像芒果 TV 一般,拿出了個半成品。

根據高德地圖官方的表述:

通過結合 Vision Pro 獨特的空間計算能力,能夠讓地圖服務不再局限於傳統螢幕,而是融入實際環境,提供更為身臨其境的交互方式,讓用戶更好地使用和體驗地圖探索、生活服務檢索、實時交通路況、特色地點收藏和點評等服務。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實測下來,可以說幾乎和上面的描述,沒有太大關係。

一方面,visionOS 版的高德地圖,和 iPadOS 的完全一樣,只是在眼動過程中,盯住的圖標會有相應的動效,不過這種動畫,iPad 配合著 Apple Pencil 也能做到。

另一方面,「身臨其境的交互方式」和「現場沉浸感」,只是針對部分景點做了三維建模,模型也僅僅是簡單的方塊房子,沒有身臨其境,更沒有沉浸感。

Vision Pro上體驗完這些中國應用,我發現它無法走向大眾的原因不只是貴

甚至連十多年前的 Google 街景地圖,都做得比它有沉浸感。

高德地圖,本應是最適合與「空間」概念相結合的應用,強大的地圖資源和精準的地形數據,本就是它製作空間應用的獨家優勢,即使像攜程一樣,對只對名勝景點做定製化的展示,也會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但期望越大,火氣越大。

而這,恰恰也是目前 App 走進 Vision Pro 的通病:簡單複製粘貼,不懂何謂「空間」。

體驗了一圈平日裡最常用的 App,大部分還只是照搬 iPadOS,也沒有體現出應用廠家在 Vision Pro 上的考量和深耕。

當中也有一些應用發揮了奇思妙想,但比較可惜的是:有定製的沒中文,有中文的沒定製。希望在 Vision Pro 登陸內地前,這些應用都能更新適配。

跳脫出應用廠家、設備廠商和用戶的視角,從更高的角度向下看,其實也能為大家普遍「偷懶」的行為找到藉口。

Vision Pro 的高售價,註定了它不會成為一台走量的產品,而對於關注度不高的領域,應用廠家也沒有太多的理由花大錢、下血本去賭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如此的惡性循環,也造成了 Vision Pro 生態遲遲沒有改善的現狀。

幸運的是,在這兩次 App 體驗中,我們仍看到了一些獨苗,在為庫克口中的「下個時代」做了一些準備。

像淘寶、得物、釘釘等,都給出了和手機、平板應用完全不同的答案。

真正好的交互體驗,不是為了區分而做出差異,而是根據每個產品特有的形態,做一款最適合硬體的應用。

真正好的電子產品,不是技術和硬體的疊加,而是硬體和應用的相互響應,做出最適合用戶的產品。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