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關注了日前召開的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IFA),那肯定不止一次看到過Qi 2的身影。尤其值得關注的是,Anker和Mophie都發布了採用該標準的新產品。
那麼,Qi 2究竟是怎麼回事?Qi 2真比它的上代標準更好,而且值得我們關注嗎?對於後一個問題,答案當然是肯定的。Qi 2所帶來的,可不止是對現行無線充電標準的簡單升級。
先來說說第一代Qi。很多朋友可能還沒意識到,如今為人所熟知的這項技術標準早在歐巴馬執政首年就已經誕生,而且一直在探索可行的無線充電的更多可能性。諾基亞Lumia 920是首款支持Qi無線充電的產品——請注意,就是如今幾乎被大家所遺忘的那個諾基亞。緊隨其後的是三星,他們也推出了支持無線充電的Galaxy S3。到蘋果在iPhone 8上引入該標準時,Qi早已確立了自己在Android世界中不可動搖的江湖地位。
如今,無論是從設備還是配件豐富度上來看,Qi都已經成功碾壓大部分競爭對手。各種辦公環境和家居用品中都有Qi無線充電的身影。根據無線充電聯盟(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的說法,目前市面上在售的Qi認證產品已經超過9000種。
而在初版亮相的15年之後,Qi 2將於今年第四季度通過第三方配件首度推出。無線充電聯盟這項新標準提高了充電效率,就是說充電過程中的電力損失將進一步降低。
但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其中最重要的升級當數「磁功率分布圖」(Magnetic Power Profile)。也就是說,要想獲得Qi 2的認證,製造商必須添加磁力鎖定設計。上代Qi標準之所以充電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設備與充電線圈往往難以完美對齊。而Qi 2要求在設備和充電裝置上添加磁鐵,這樣就能讓兩端輕鬆對接到位。
大家可以將其理解成iPhone上的MagSafe,只是跨設備版本。換句話說,預計未來幾年,更多Android手機將逐步擁有自己的MagSafe。另一方面,雖然蘋果在接納Qi上似乎晚於市場一步,但iPhone 15卻率先成為市場上首批支持Qi 2的手機之一(沒準蘋果會順勢將其命名為「MagSafe 2」)。
無線充電聯盟指出:「Qi 2將促進開發出速度更快的無線充電技術,同時確保過程安全、不致縮短電池壽命、也不會損壞接收端設備。Qi 2還將通過其他方式推動產品創新。磁性鎖定功能將能夠支持新的產品外形,例如AR/VR頭顯。Qi 2也將支持以磁性方式吸附在手機背面的其他新型配件,包括外置電池包。」
目前無線充電聯盟共有344家參與廠商,包括蘋果、三星、聯想、高通、谷歌、微軟等,因此預計相關成果將很快落地開售。新標準將向下兼容第一代Qi,但在兩端同時使用Qi 2設備加Qi 2充電器無疑能夠發揮最高充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