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荷蘭方面圍繞安世半導體控制權展開的爭奪,在持續了近兩個月之後終於告一段落。據新華社消息,荷蘭經濟事務部大臣Vincent Karremans在11月19日發表聲明,宣布暫停針對安世半導體的行政令。

回顧一下整個事件脈絡:安世半導體是全球重要的車用半導體晶片供應商,總部位於荷蘭。在2019年,中國的聞泰科技以36億美金獲得了安世半導體的控制權,此後安世以在荷蘭等地生產晶圓,交由中國東莞等地進行封裝測試,再銷往全球的模式進行運作。大眾、奔馳等一眾全球知名車企都是安世半導體的重要客戶。
然而在今年9月份,荷蘭引用所謂《貨物可用性法案》,單方面剝奪了聞泰科技對安世半導體的控制權,並且剝奪了中國籍高管的職務,並停止向東莞封測工廠供應晶圓。儘管荷蘭方面一再否認,但根據法庭流出的多份文件顯示,整件事情的背後就是美國利用「50%穿透規則」,指使荷蘭方面做出的上述動作。

然而荷蘭方面顯然是高估了自己。自從宣布剝奪中方對於安世半導體控制權之後,中國方面也進行了有力回擊,一方面停止了相關晶片的出口,導致歐洲車企陷入無芯可用,工廠停擺的境地,另一方面安世半導體的產品多是採用成熟工藝,國內配套產業鏈成熟,安世中國方面也多次表示有能力實現平穩過渡,這一下讓荷蘭方面陷入了被動。
至於此次宣布暫停行政令,荷蘭方面據稱是「在與歐洲及國際合作夥伴密切磋商後」做出的,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歐洲車企們實在是坐不住了,畢竟中國方面的出口禁令擺在那,而荷蘭方面又遲遲拿不出替代方案,在這之前包括大眾在內的多家車企或行業協會就已經發聲呼籲妥善解決安世半導體問題,否則將面臨停擺危險。事到如今荷蘭方面也終於是抗不下去,選擇低頭了。

至於暫停行政令之後具體的工作安排,安世荷蘭方面還沒有做出回應。而中國商務部則是針對該問題發布了答記者問,整個內容的核心就兩條:一是中方對荷方主動暫停行政令表示歡迎;二是「暫停」和「撤銷」之間仍有差距。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荷蘭你既然認慫了,那就老實點別再跳腳,別到最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