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walk Studios開發的《星鳴特攻》在上線約兩周後,反響平平,銷售量僅約25,000份,評價也不盡如人意,M站均分為62分。
儘管遊戲的更新路線圖中承諾未來會有虛擬物品商店和微交易,但玩家數量的急劇下降似乎並未引起開發團隊的關注。
在最近的PlayStation博客帖子中,Firewalk Studios宣布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決定——《星鳴特攻》將於9月6日從所有銷售平台下架。已購買本作的玩家將獲得退款,遊戲也將全面下線。如果你購買了實體版,那麼這款遊戲盒子將成為一個昂貴的紙鎮或收藏品。無論如何,遊戲的路線圖已經被打亂,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遊戲總監Ryan Ellis在聲明中指出:「儘管遊戲的許多方面引起了玩家的共鳴,但我們也認識到遊戲的一些方面以及首發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在《星鳴特攻》下線後,Firewalk Studios將繼續探索潛在的可能,包括那些能夠「更好地接觸到我們的玩家」的方案。
在過去幾年裡,我們見證了許多遊戲災難。《電馭叛客2077》的發售和從PlayStation商店下架,《聖歌》的發布及其沒能實現的後續承諾,《漫威復仇者聯盟》的失敗和Square Enix的巨額虧損。
然而,像《星鳴特攻》這樣的大預算多人在線服務遊戲在僅僅兩周內被下線並退款,確實是前所未有的。這標誌著索尼多年來最大的失敗之一,也進一步指責了在線服務模式。
雖然這種情況可能是暫時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無遊戲回歸的預計時間。探索潛在的可能意味著從根本上重新設計遊戲機制,或將其轉變為完全不同的項目,例如合作PvE射擊遊戲。也有可能意味著完全關閉該項目並減少損失。雖然這種舉措可以看作是挽回面子的手段,但也可能是索尼不願再在維護伺服器上投入更多資金,尤其是在玩家數量如此少的情況下。
即使伺服器成本不是問題,仍然面臨一個關鍵問題:一款競技多人為主要模式的遊戲,卻無法保證有足夠玩家進行匹配。在新賽季、地圖和角色顯然無法帶來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發行商會投資於其後續支持呢?試想一下,如果索尼連嘗試翻身的機會都沒有,當前的玩家數字將會有多麼低迷。
可以說,《星鳴特攻》的命運在5月時已基本決定。雖然宣傳片中充滿《星際異攻隊》的氣息,但幾乎沒有讓玩家產生興趣。即便在公測期間,玩家的興趣也低迷的令人擔憂。
兩年前,PlayStation宣布到2026年3月將發布十款在線服務遊戲。前CEO吉姆·瑞安強調收購Bungie「顯著加速」了這一計劃。然而,隨著許多在線服務失敗案例的出現,人們對這一計劃充滿了懷疑。
雖然《星鳴特攻》的失敗可以歸因於多種因素,例如定價過高(40美元)而市場上已有免費的同類產品如《鬥陣特攻2》和《特戰英豪》,角色設計和皮膚缺乏靈感,持續部署的機制也只是花架子。
然而,最致命的問題還是缺乏吸引玩家的核心玩法——一個讓玩家投入的理由。即使是《漫威爭鋒》這樣同樣的英雄射擊遊戲,其封閉測試中的玩家峰值也遠高於《星鳴特攻》的公測玩家。
總之,儘管有些人希望《星鳴特攻》能夠找到正確的方向,但這似乎是最不可能的結果。
索尼可能會將重心轉回那些單人遊戲和大製作項目上,繼續推動行業發展。至於Firewalk Studios的未來,尤其是在近期裁員的背景下,尚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