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搞事情,網友們從來不讓人失望。
這不,最近海外又出了個營銷大整活,網友 Ömer Öztok 聲稱自己給 OpenAI 投了份申請擔任 CEO 的簡歷。
在 LinkedIn 上,他用極其中二的文字記錄了這次「壯舉」:
我放手一搏了。
這次,目標更大:OpenAI 的 CEO。
顯然,用 ChatGPT Agent 替換整個高管團隊這件事引起了一些擔憂。
沒關係。
總有一天,Sondra 會超越 OpenAI。
拭目以待吧。
雖然結果可想而知,但精彩的來了,Ömer Öztok 還曬出了一封所謂的「官方回信」。
附上回信正文編譯:
感謝你最近申請擔任 OpenAI 的 CEO。
雖然你的熱情無人能及,但你的申請中有些內容讓我們的管理團隊感到擔憂。
在你的求職信中,你寫道:「作為我的第一項行動,我會用 ChatGPT Agent 替換整個高管團隊(除了我自己)。」
這一表述被認為……相當「世界末日」式的。
此外,你的提案中提到要「通過提供終身 ChatGPT Plus 來挖走 Meta 的整個 AI 團隊,只為了名字而收購 Google,並讓 GPT-6 完全基於我的推文來訓練」,這些想法被我們的法務部門認定為過於「破壞性」。
雖然我們很欣賞你的大膽,但最終我們決定選擇一位更傳統的候選人——至少他沒有要求占有公司 50% 股份。
祝你在未來的事業中一切順利。
這封郵件中寫道,「雖然你的熱情無與倫比,但你申請中的幾個要素在我們的執行團隊中引起了擔憂。」
新官上任三把火,根據「回信」內容,這名網友在求職信中提出了頗為大膽的計劃:
首先是人事大換血。
他豪言壯語道:「作為我的第一個行動,我將用 ChatGPT Agent 替換整個 C-Suite(除了我自己)。」而 OpenAI 辣評:「這被視為… 末日般的。」
(APPSO 注釋:C-suite,或稱 C-level,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白話,用來描述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和經理。)
其次是商業擴張野心。
他提出要「挖角 Meta 的整個 AI 團隊,方法是為他們提供終身 ChatGPT Plus;收購 Google 只是為了獲得其名稱;並且專門基於我的推文來訓練 GPT-6。」
不過,回信中也提到,這些提案被 OpenAI 法務團隊標記為:「具有破壞性」。
最後是薪酬要求。
網友直接要求獲得公司 50% 股份,對此,OpenAI 再次調侃道:「雖然我們欣賞你的大膽,但我們選擇了一個更傳統的候選人——一個沒有要求獲得公司 50% 股份的人。」
看到這,或許你也覺得,這事兒從頭到尾都透著一股濃濃的整活味道。
網友們很快就扒出了更多的資訊:類似的拒絕信模板在別的品牌(Supercell、Minecraft)也出現過,認為這就是複製粘貼式的整活營銷。
OpenAI 這種體量的公司,通常也不太可能為了一個陌生人的惡搞申請專門寫這麼長的回信。
而且網友在 LinkedIn 帖子末尾寫道:「沒關係。有一天,Sondra 會超越 OpenAI。」
這波免費營銷,可以說是玩得相當溜了。
從個人履歷上看,Ömer Öztok 也算是個連續創業者。他是 Sondra 聯合創始人(2025 年 1 月至今),這家公司專註解決「vibe coding」的最大難題。
據他們宣傳,一些頂級的 vibe coding 網站,經常被 X 上的「非專業黑客」在 15 分鐘內攻破,因此作為一家網路安全平台,Sondra 本質是為 vibe coding 提供全面防護。
除了 Sondra 的工作,Ömer Öztok 還在歐洲頂尖風投機構 e2vc 兼職,此前曾在土耳其增長最快的公司 ikas 擔任增長與市場職務,目前還在斯坦福大學從事相關研究。
而這次所謂的「CEO 申請」,既是個人 IP 營銷,也可能是公司品牌曝光的一箭雙鵰。
高端的營銷往往都是這麼「樸實無華」。
當然,吃瓜群眾們也沒閒著。
有網友調侃:「Well it’s their loss」(這是 OpenAI 的損失),開玩笑式地力挺這位勇士。
當然也有網友在線「出謀劃策」,或許可以試試特斯拉。
但不管怎麼說,這波營銷操作確實成功地讓 Sondra 這家小公司刷了一波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