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消息,據外媒消息,此前在提及Cybertruck時,馬斯克曾表示Cybertruck可以像船一樣行駛,並可以跨越河流。然而,當一位加州車主真的相信了這一言論,進行涉水時,他的Cybertruck被困住了。
據悉,這位加州Cybertruck車主開啟了涉水模式,並嘗試將車輛開入水中。但根據事後的照片顯示,他的車輛陷入了淺灘之中,完全被困住了。
早前,馬斯克曾宣稱,Cybertruck「足夠防水,能短暫作為船隻跨越河流」。甚至還有過更具體的描述,就是可以橫渡360米的水域,也就是德克薩斯州SpaceX星際基地和南帕德里島之間的水域寬度。
這些言論無疑為產品鍍上了一層極富吸引力的色彩,但特斯拉的官方說明卻顯露出矛盾:儘管車輛配備了通過「越野模式」激活的「涉水模式」,但保修條款明確將涉水行為排除在外。這種「鼓勵嘗試卻不兜底」的策略,本質上是將技術探索的風險轉嫁給消費者。加州車主的事故恰恰暴露了這一問題,涉水模式的設計初衷或是應對淺灘,而非深水挑戰,但馬斯克的描述模糊了這一界限。
這實際上也讓我們聯想到最近國內對於輔助駕駛的宣傳,近期,不少車企模糊了輔助駕駛等級的區別,並使用智駕等詞語來進行宣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引導用戶,把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劃等號,對道路上的所有交通參與者造成了潛在的危險。
此次事件可以說是為業界提了個醒,企業需在創新宣傳與用戶安全間尋求平衡:一是明確技術能力的邊界,避免模糊化表述引發誤解;二是強化用戶教育,幫助消費者理解功能限制。同時,企業也需以更審慎的態度對待宣傳話語,而公眾則需在技術崇拜中保持清醒,真正的創新,不應建立在對風險的漠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