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前PlayStation高管:服務型遊戲其實不是真正的遊戲

2025年10月25日 首頁 » 遊戲速遞

 

前PlayStation高管:服務型遊戲其實不是真正的遊戲

 

前PlayStation高管Shawn Layden近日在接受The Ringer採訪時表示,所謂的「服務型遊戲(live-service game)」「其實根本不是真正的遊戲」。他甚至稱這類作品更準確的說法應是「一種重複性動作互動裝置」(repetitive action engagement device)。

 

那什麼才是真正的「遊戲」呢?Layden解釋說,遊戲必須具備三個核心要素:「我需要一個故事、一個角色和一個世界。」他說:「《地平線》、《戰神》和《秘境探險》都有這三樣東西。」

Layden指出,「而如果你是在做服務型遊戲,你只需要一個多數玩家都能理解的重複性動作、一個能讓志同道合的玩家彼此交流的世界,以及讓玩家願意一次又一次重複遊玩的機制。」

Layden於2019年離開索尼。他並未明確說明離職原因,但在採訪中透露,當時索尼正大舉投入服務型遊戲,而「這並不是我的強項」。當時,索尼計劃在2026年前推出多達12款服務型遊戲,但後來將目標削減了一半。其中一些作品如《星鳴特工》慘遭失敗,但《絕地戰兵2》等則取得了巨大成功。

遊戲產業研究員Joost van Dreunen在接受The Ringer採訪時表示,索尼在服務型遊戲上的失利「雖令人刺痛,但並非致命」。他補充說:「即便服務型遊戲策略失敗,PS5的整體業務依然穩健。真正的風險並非崩盤,而是浪費了原本可以用來強化索尼優勢領域的時間和資金。」

索尼已向《堡壘之夜》開發商Epic Games投資逾14.5億美元,因此隨著《堡壘之夜》持續增長,索尼仍有望從中受益。與此同時,索尼仍在投入自研服務型遊戲項目,其中下一款重磅作品是由Bungie開發的《馬拉松》。不過,該作已遭遇延期,甚至捲入了美術資源盜用醜聞,前景頗為坎坷。

Layden警告稱,企業不應寄希望於服務型遊戲來「拯救業務」。他說:「如果你進入這個領域只是因為幻想著每天都有大筆資金滾滾而來——對絕大多數公司來說,這種情況根本不會發生。」

2023年,PlayStation的關鍵人物Connie Booth在任職超過30年後離職。她從未公開解釋離開的原因,但前PlayStation開發者、《Twisted Metal》創作者、《戰神》聯合創作者David Scott Jaffe表示,Booth實際上是被解僱的。

Jaffe說:「她是被炒掉的。不是『被放走』,不是退休,也不是主動辭職。」

他進一步指出,前PlayStation負責人Jim Ryan曾要求旗下工作室製作更多「服務型(games-as-a-service)」遊戲,而這一政策引發了PlayStation內部多位開發者的不滿。

Jeff說:「所有這些問題最後都被歸咎到了Connie身上,所有的鍋都讓她來背。」

目前,索尼已確認不再推進頑皮狗的《最後生還者OL》,Neil Druckmann曾稱其是公司「史上最雄心勃勃的項目」。據傳,索尼還曾考慮開發一款《戰神》服務型遊戲,但後來也被取消。

另一款即將推出的服務型遊戲是《Fairgame$》,但索尼近來也對該項目保持沉默,其開發團隊的多位高層,包括工作室創始人,已相繼離職。儘管遭遇種種挫折,索尼仍多次強調,公司將繼續致力於服務型遊戲領域,並表示已從《星鳴特工》的失敗中吸取教訓。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