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清晰地記得2018年E3展前貝塞斯達發布會現場的樣子,在Todd Howard畫下《上古卷軸6》的大餅之前先公開的是這款《星空》,他表示這是他們花了多年時間去構思和製作的遊戲,但宣傳影片中可以看到的信息非常少,這個全新IP是什麼玩法、遊戲畫面是什麼樣的之類都沒有介紹,以至於給我留下的印象是疑惑大於興奮。如今,隨著《星空》陸續公開更多詳情,以及真正上手玩到它之後,很多疑惑才逐步解開。《星空》確實是B社迄今為止體量最大的作品,對於短短二十小時基本只通了主線的我來說,還有上百小時的未知內容等待著探索,在此只能管中窺豹,簡單談談目前為止的體驗。
星空丨Starfield
開發商:Bethesda Game Studios
發行商:Bethesda Softworks
發售日:2023年9月6日(數字高級版9月1日)
平台:XSX|S、PC
屬性:RPG、太空、科幻、開放世界
※本次體驗基於PC/Steam版
初上手時,《星空》給我的第一印象是「B社熟悉的味道」,從中可以看到很多《異塵餘生》和《上古卷軸》系列的影子——對話、人物表情、對話選擇、戰鬥、第一/第三人稱、撿垃圾、嘴炮……仿佛在玩一個高配版《異塵餘生4》。當然本作的BUG可能是B社迄今為止首發遊戲時最少的,在通關過程中我只遇到了2次,也沒有什麼負面影響。
初期任務結束之後,當我們坐進飛船緩緩升空,伴隨著激動人心的配樂,一種專屬於太空的浪漫和史詩感撲面而來,尤其是躍遷前的倒計時讀秒和一個巨大的星球出現在面前的時候,我只想用「性感」來形容這種場面。
但是隨著在太空中旅行的時間越長,這種史詩感會被各種加載和傳送逐漸消磨。我期待中的太空之旅是駕駛飛船飛到某個星系的某星球附近,選好著陸點然後穿過大氣層並降落在地表,但現實是,大部分時間裡,躍遷到某個星系、降落在星球上這些環節都是通過地圖菜單一鍵完成的,加載界面是一張靜態圖片,只在降落的時候有一段簡短的動畫。我曾嘗試在星球上空朝著降落點飛行,或者朝著另一個目標星球全速飛行,幾分鐘之後我就放棄了,因為這個過程可能要花幾個小時,也不知道會不會在某一刻撞上空氣牆。
也就是說,儘管《星空》打造了上千顆星球,但它們就像被放在了一個個獨立的小房間裡,每次我想前往一個星球的時候都要先打開門,才能看到這個房間裡的星球。浩瀚無垠的宇宙空間給了我寬廣的感覺,但這一個個小房間仿佛像把遊戲開發時的藍圖直接放我面前一樣出戲。如果他們能做更多的過渡動畫,而不是單純的選擇一個地圖上的點然後直接加載,這個體驗也許能更有沉浸感。
提到上千顆星球,在通關主線的過程中,實際造訪的星球大約只有幾十個。我也曾降落在幾個沒有任務的星球上進行探索,除了生態環境不同之外,它們都是空曠且重複的,在上面能做的事情無非是掃描和收集資源,找找有沒有敵人的基地然後進去戰鬥和搜刮一番。躍遷到更遠的星系之後,似乎不同之處也只體現在敵人的等級上。很多星球都伴隨著極熱極寒輻射等負面效果,我從沒穿過對應防護的護甲,卻也沒有受到什麼負面的影響。
但是這些都只是配菜,B社遊戲擅長的主菜依然是自由和故事,各種星系和上千個星球都是為了故事而服務的。我曾在躍遷之後遇到一搜孤零零的飛船,上面的一位奶奶和我通話說做了很多好吃的東西,她自己吃不完所以邀請我過去平常,至於其中是不是有詐就留給各位自己探索了;還有一次遇到了一個太空旅行團,上面的遊客會向我這個船長詢問各種太空軼事,一旁還有導遊在阻止他們問傻問題;偶爾也會在躍遷之後立刻遇到宇宙海盜,一場太空纏鬥不可避免,我還能選擇接近敵方並登上他們的飛船,用槍械和拳頭來解決問題。
每個人玩的時候都會有不同的旅程和回憶,你可以選擇做個彬彬有禮的好人,幫助宇宙中的執法陣營懲惡揚善,也可以去襲擊每一艘遇到的飛船,亦或是單純做個送貨任務賺點外快,在這些事件的路上還有很多隨機發生的活動等著你拐過去一探究竟。各種自由的選擇以及沿途發生的故事,這才是《星空》留給每個人印象最深的回憶。
相較之下,故事的主軸都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因為這個主軸比較單調重複,基本上就是跑到一個地方找到相同的東西再拿回來,中後期再加入一些變化,有點朝著某部奧斯卡電影的方向發展,在結局之後我們可以通過「New Game 」模式繼續去探索宇宙。所以,推薦各位在體驗的時候不要直衝主線,本作的精華部分在各個支線里,以及通過這些支線前往的區域和沿途發生的事件。
遊戲中幾個較大的支線任務系列始於新亞特蘭蒂斯、霓虹城等大型城市,這些城市風格差異很大,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新亞特蘭蒂斯的規模也很大,分為幾個不同的行政區,其中會有各種店鋪和NPC為你帶來各種新的故事。不過由於沒有小地圖和缺乏引導,在城市中逛街是一件不太輕鬆的事。這個地圖引導在任務過程中也偶爾會讓人血壓上升,比如後期有個主線任務目標點就在隔牆十幾米的地方,我打開掃描系統後一直顯示沒有直接路徑,然後繞了一個多小時才在很遠的地方找到正確的路。
本作的戰鬥分為太空戰鬥和地面戰鬥,太空戰鬥相對簡單一點,基本上就是把敵人放到正中間的圈裡然後射擊就行了。我們的飛船有各種屬性可以隨時分配,當遇敵之後可以把引擎和躍遷的加點轉移到雷射炮和護盾上來,這會顯著提升戰鬥力和生存能力。或者當你發現打不過的時候,把屬性點分配到躍遷能力上,可以儘快逃出敵人的追殺。
地面戰鬥初期和《異塵餘生4》類似(但是沒有V.A.T.S.系統),由於子彈數量所限,經常需要撿起敵人的各種武器交替使用,體驗到不同槍械的手感和戰鬥思路。隨著一個可選主線系列任務的加入,我們會來到各個星球上掃描異常點並發現一些神秘的神殿,從中獲得新的能力(類似星球大戰里的原力技能),選擇其一裝備上,然後可以在戰鬥中產生更多變的玩法。對於不太喜歡戰鬥的我來說,升級後的天賦加點我優先加到了「社交」之中,通過嘴炮說服可以避免很多戰鬥,甚至最終BOSS戰都能不戰而勝。
至於武器裝備飛船改造,在我通關的過程中僅使用了幾次,而哨站建造則是完全沒有接觸,遊戲中甚至沒有強制的教程來讓我使用哨站系統。這些內容對主線來說意義不大,但如果你想深度、全面的體驗這款遊戲的話,這些系統應該可以讓你沉迷許久。
作者簡評
目前我體驗到的只是《星空》九牛一毛的內容。這不是一個包含萬物的宇宙模擬器,B社在他們擅長的自由度和故事方面做了細心耕耘,廣闊的星空就像是一個大舞台,每個人看到的舞台節目不盡相同,你既是觀眾,也是導演,去打造屬於自己的故事,才能留下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