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在《狂人日記》里寫道:「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而今天IGN一篇批評Xbox Game Pass大漲價的社論,將同樣的筆鋒對準微軟:無論從哪一面看去,都只剩下兩個字——貪婪。

IGN這篇文章回顧了菲爾·斯賓塞執掌Xbox十年來的功與過:從取消Kinect捆綁、推動跨平台聯機,到建立Game Pass帝國,Xbox曾被視為「玩家至上」的象徵。但隨著接連不斷的漲價、裁員與關廠,這一切正在被「貪婪」的陰影所吞沒。
讀這篇評論時,你會看到微軟在2025年終於兌現了「第一方大作集中爆發」的承諾,卻又在價格與門檻上層層加碼。玩家期待已久的「豐收」,最終成為資本的「收割」。橫豎望去,只有「貪婪」兩個字。
Microsoft's massive price increase on Xbox Game Pass Ultimate – combined with the just-increased (again) console prices – means that the Xbox Series console generation will be remembered primarily for one thing: Microsoft's greed.
— IGN (@IGN) October 2, 2025
Check out @DMC_Ryan's full opinion piece:… pic.twitter.com/0PQYmEzwVw
IGN報道原文:
菲爾·斯賓塞擔任Xbox負責人(現在已正式成為微軟遊戲部門CEO)已經超過十年了。直到最近,我都認為在他的領導下,Xbox品牌的確做到了「以玩家為先」,儘管Xbox在市場份額上依舊持續落後於PlayStation。要知道,菲爾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Kinect從Xbox One套裝中拆掉,去掉了那個讓主機貴出100美元的累贅。他主導的首個重大舉措是推動向下兼容,而事實證明這取得了無可爭議的成功。後來在Xbox Series主機上推出的FPS Boost,又讓許多老遊戲運行得更好。他還把索尼「拖進」了跨平台聯機的潮流中。Xbox One X更是憑藉真正的原生4K碾壓了PS4 Pro。在「菲爾·斯賓塞時代」,Xbox遊戲也變得更加包容:無論是Xbox無障礙控制器,還是多個第一方遊戲加入的手語功能,都是值得稱道的努力。最後,還有Xbox Game Pass——它的盈利模式至今仍是玩家與開發者爭論的焦點,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為訂閱用戶帶來了極高的價值。
至少,直到現在都是如此。在IGN的Unlocked播客里,我經常引用那張《辛普森家庭》的動圖:小丑巴布反覆踩到身邊的耙子。原因是Xbox似乎總能把好不容易積累的勢頭自己搞砸,且大多數時候都是咎由自取。就拿十月來說吧:微軟將在短短30天內推出三款令人興奮的新作——首先是已經非常不錯的《忍者外傳4》,這部作品讓這條快節奏動作遊戲的經典IP在沉寂十年後重獲新生;其次是Double Fine推出的備受期待的新作《Keeper》,這是該工作室繼《腦航員2》獲提名TGA年度遊戲之後的下一部作品;最後還有穩定可靠的Obsidian帶來的RPG/射擊續作《天外世界2》,我們每一次見到或上手試玩它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對Xbox而言,這是潛在的「爆款月」——要知道,許多Xbox粉絲還記得,不久前我們一年能有三款前景光明的第一方大作都算走運,更別提集中在一個月內了。
這三款遊戲都會在首發當天加入Xbox Game Pass——但這正是Xbox開始踩耙子的地方。從現在起,玩家必須付出高達50%漲幅的代價。微軟已經連續第三年上調Game Pass價格,想要體驗「首日全收錄」的版本,現在每月需要30美元。要知道,僅僅14個月前,Game Pass Ultimate的價格還只是17美元。漲得有多快、多猛,一目了然。
I feel sorry for xbox fans man:
— Pyo 5️⃣ (@mrpyo1) October 1, 2025
- Xbox consoles prices went up twice this year
- Xbox game pass just increased 50%
- They tried to raise the prices of their games to $80
- They went fully 3rd party and don't care about exclusives
- Xbox sales are extremely down
What happened 😭 pic.twitter.com/lE4AUs7eh3
公允地說,微軟也確實給Ultimate加了一些東西:Ubisoft Classics、《堡壘之夜》會員,以及更高解析度的雲遊戲。而且別忘了,今年也有多款極有可能角逐年度遊戲的作品在首日就登陸Game Pass Ultimate,比如《33號遠征隊》、《空洞騎士:絲綢之歌》和《Blue Prince》。但我們都清楚,Game Pass的最大吸引力始終在於微軟自家遊戲的首日福利,而這次的價格上漲顯然就是衝著它來的。(順便說一句,PC Game Pass的價格也從每月12美元漲到16.49美元。)
玩家們「起義」了:
Microsoft Game Pass is getting HAMMERED with cancellations.
— Grummz (@Grummz) October 1, 2025
This is what I'm stuck on when I went to cancel (and finally got an error message). Other users reporting the same.
Gamers rise up! pic.twitter.com/DsLlV13qK1
Cancelled my Xbox Game Pass subscrption.
— Synth Potato🥔 (@SynthPotato) October 2, 2025
This was the first gen where I didn't buy an Xbox but I was still using Game Pass on PC, Now I am cut off from this brand & I have 0 desire to ever own an Xbox console or service again.
RIP to what was once my favorite consoles ever. pic.twitter.com/mtJeuLt85a
更糟糕的是,這事緊接在微軟四個月內第二次上調Xbox主機售價之後發生:高端款Xbox Series X現在標價高達800美元。但當你看到那台備受炒作的ROG Xbox Ally X掌機PC時,這800美元反而顯得像是「便宜貨」——因為ROG Xbox Ally X售價是整整999美元。沒錯,確實有一款599美元的低配版,但沒人知道它是否值得,因為微軟只允許媒體和KOL試用更強大的Ally X。希望它能像Series S一樣,在非核心玩家市場找到自己的定位。
唯一沒漲價的,恐怕就剩第一方遊戲了。其實微軟確實試過要把《天外世界2》的價格提上去——但Xbox社區堅決不買賬,微軟才選擇退讓。不過明年等到《神鬼寓言》《戰爭機器:事變日》《極限競速:地平線6》等作品上線時,他們八成會再次嘗試。
我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瘋狂的年代,索尼和任天堂同樣難辭其咎——過去一年裡兩家都給自家老硬體漲過價(任天堂在Switch 2世代更是大幅提升了軟體價格)。你可以怪關稅,但說到底,責任還是在微軟身上。畢竟這是家市值接近4萬億美元的公司,卻在裁員、再裁員的同時,還豪擲800多億美元去收購工作室和發行商。如今,那些質疑Game Pass模式可持續性的人,或許正被這輪最狠的漲價驗證了。
我們已經走到這樣一個令人悲哀的局面:遊戲變得不再是對新玩家更友好,而是越來越難以接近。
GameStop「趁火打劫」:
Welcome to GameStop. https://t.co/1bczMZbDuu
— GameStop (@gamestop) October 1, 2025
Game Pass: $29.99 every month. Own nothing.
— GameStop (@gamestop) October 1, 2025
GameStop: Buy once. Own forever.
Math isn’t that hard. https://t.co/ThUMcLZh6t pic.twitter.com/8WCrnS3kck
更令人沮喪的是,從更大的格局來看,遊戲的可及性正在倒退。過去歷代主機世代的發展規律是:隨著時間推移,硬體降價,遊戲庫規模和質量不斷上升,從而帶來更高的銷量和更健康的生態。但這代主機並沒有出現這種情況,雖然責任不能完全推給微軟,但他們的作為確實顯示出缺乏對玩家的同理心——尤其是在食品、油價、生活必需品成本不斷上漲的當下。沒錯,開發成本的增加確實不是微軟能控制的,但他們做出的選擇卻是優先利潤,而不是玩家。
因此,雖然這一代Xbox還未正式結束,但它幾乎註定會被記住的首先是微軟的貪婪:兩次硬體漲價(目前為止),三次Game Pass漲價(目前為止),一次軟體漲價(目前為止),以及成千上萬的裁員和多家工作室的關閉。
這其實是一種「猴爪效應」——Xbox玩家自Xbox One災難世代以來一直希望的就是源源不斷的第一方好遊戲。而2025年我們終於迎來了這一點,2026年看起來也會非常精彩。但代價是,幾乎所有其他東西都在被犧牲。而這並不是玩家的錯,而是微軟的貪婪所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