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iPhone Air正式在國內發售,它成為了蘋果近期在國內話題最高的iPhone手機。不過在熱議的背後,是叫好不叫座,有消息指iPhone Air的產能已經削減到近乎減產的狀態。

《日經亞洲》引述了消息人士的說法,指由於需求疲軟,蘋果已經大幅度削減iPhone Air的訂單,甚至有人稱「總產量預測值已接近停產模式,較前期預期大幅下調。」而iPhone 17和iPhone 17 Pro機型需求超出預期,所以蘋果增加了非Air機型的訂單。
除了爆料外,KeyBanc Capital Markets研究調查也是表明iPhone Air需求疲軟——市場對iPhone Air機型幾乎不存在消費需求。同時它還調查了消費者對蘋果摺疊屏iPhone的態度,結論是消費者對摺疊屏iPhone購買意願相當有限。

iPhone Air是蘋果第一款輕薄iPhone手機,為了削減厚度,降低重量,蘋果不僅使用了小電池,後置攝影機縮減到一個,而且取消了實體SIM卡槽,導致了它在國內上市晚於其它新機型。蘋果希望iPhone Air能夠開闢新市場,並接替銷售疲軟的iPhone 16 Plus機型,進而帶動iPhone整體銷量回升。
雖然iPhone Air噱頭十足,但是銷售疲軟也不出意外,256GB版本的iPhone Air定價達到了7999元,用戶只要多加一千元就能買到更強的iPhone 17 Pro,或者省下兩千元,買到上市就破發的iPhone 17標準版,後者雖然沒有超薄特性,但是擁有後置雙攝,內存同為8GB,綜合性能其實更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