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國內上映的《灌籃高手》,必將引發一場回憶的盛宴。
這部1990年開始連載的作品,不但是上世紀90年代《周刊少年Jump》的台柱,還是曾經無數少年的青春初戀。
熱血、奮鬥、友誼……這些屬於青春的元素,終將把人帶回那個夏天。
1988年的某一天,「寫實派」漫畫巨匠北條司的工作室被人敲開。
青澀的臉龐映入北條司的眼帘,來者正是當時還叫做「成合雄彥」的井上雄彥。他通過編輯的運用,以助手的身份跟隨北條司學習。
北條司繪畫風格洗鍊細緻,分鏡流暢合理,都對井上雄彥造成很大的影響。
不過,當時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初出茅廬的手冢獎得主,未來將能扛起日本漫畫的大旗。
1990年,井上雄彥的作品《SLAM DUNK》橫空出世。在國內,它還擁有一個更為著名的譯名——《灌籃高手》。
平心而論,連載初期的《灌籃高手》或許只能稱得上一部還不錯的漫畫。
但隨著井上雄彥筆鋒的成熟,故事在進入全國大賽,特別是進入山王之戰後,便朝著神作的方向發展了。
對於讀者來說,看山王之戰是一種極致的享受。
這場比賽,徹底展現井上雄彥的漫畫美學,用層層遞進的情感烘托,加上電影一般的藝術分鏡,將一場酣暢淋漓、盪氣迴腸的比賽呈現在讀者的眼前。
在山王戰中,文字量逐漸減少,鏡頭感則愈發強烈。畫面經常在場上、場下、場外間不斷切換。
上半場比賽,湘北打得順風順水——場外則是晴空萬里。
下半場比賽風雲突變,湘北局勢也急轉直下——雨點慢慢落下,漸漸形成暴雨。
主角們看到了逆轉的可能性——天氣才逐漸好轉,直到雨過天晴。
現場氣氛根據劇情的發展,讓讀者的情緒從平穩、刺激、緊張,再一步步烘托到極點。
櫻木喊出「打敗山王」;櫻木、宮城帶領眾人反擊;櫻木受傷後說出那句「非常喜歡,這次絕不說謊」;櫻木帶傷上陣,用一記蓋帽提振士氣;三井投出「3 1」……
此時,畫面一轉,湘北板凳上的替補球員熱淚盈眶。
「能加入湘北,實在是太好了!」
沒有人會否定這句台詞,因為這正是讀者內心的真實寫照。
特別是在比賽的最後一分鐘,井上雄彥完全放棄對白,但讀者依然感受到高漲的情緒、短促的節奏、緊張的氣氛。
直到流川傳球、櫻木絕殺,畫面繼續不停切換,繼而出現那個「世紀擊掌」,才把所有的情緒全部宣洩出來。
井上雄彥無疑是站在漫畫殿堂最頂點的漫畫家之一,他掌握的漫畫語言,也讓自己的作品從娛樂讀物朝著藝術品轉變。
井上雄彥說過,自己創作時並不會預設劇情的發展,而是塑造人物,既然順應角色的內心去達到最自然、最必然的結果。
正是這份匠心,才讓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劇情扣人心弦,讓讀者在黑白畫面之中產生了共鳴。
在井上雄彥看來,成長的青春,是最完美的青春。
《灌籃高手》的重心,從來不是比賽的勝負。它用了六年的時間,為讀者講述了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
宮城良田直面所有強者,勇敢地喊出彩子寫在他手上的「控衛NO.1」。
三井壽不斷地追問「我是誰」後給出了答案——「我就是我,是無可救藥的三井壽。」
流川楓儘管依舊孤傲,卻嘗試著與隊友們配合,在逆境中綻放出勝利的光芒。
赤木剛憲認清了自己的天賦,甘心成為優秀隊友的輔佐——只要湘北能贏就可以了。
櫻木花道度過了像夢一樣的四個月,他不再虛度年華,而是選擇成為球隊的救世主。
安西教練走出了陰影,對著去世的弟子說到:「你看到了嗎,這裡有超越你的天才——而且,有兩個……」
瞬間定格成為永恆,正如你我絢爛的青春。
井上雄彥從未說過「青春是不完美」的話,他曾表示,自己考慮最多的是,如何讓自己的作品在最終決戰里達到高峰,沒有其他結局比這個結局更棒的了。
1996年,《灌籃高手》完結,2004年8月單行本在日本發行突破一億冊。
井上雄彥沒有將版權隨意交付出去,直到今日才用自己的手推出了這部大電影。
許多的朋友已經長大。
曾經的夢想是否已經實現?對未來的希冀,是否是現在的樣子?
或許時間和現實是殘酷的,但青春的熱血,應該永放心頭。
正如櫻木花道鼓舞眾人反攻時說的那樣。
「這麼大的分數差距就追不回來了嗎?你們那套籃球常識,對我是不通用的,因為我只是個門外漢呀……」
對待生活,我們何嘗不是個門外漢。年紀漸長,夢想就必須放棄嗎?
拋棄那些所謂的人生常識吧,青春的哨聲已然響起,讓我們再赴一次熱血之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