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逃離鴨科夫》中存在諸多彩蛋,例如:它系統性地致敬了《逃離塔科夫》的核心玩法、場景(如實驗室背景、立交橋Killa/森林伐木場)和物品;同時巧妙融入了大量流行文化彩蛋。
逃離鴨科夫彩蛋匯總
製作組在開場就埋了個小彩蛋:剛進遊戲時的捏鴨場景里,如果你到處亂逛試圖探索邊界,就會撞上會說話的空氣牆,並被系統提示「夢裡到處都是空氣牆」。
完成捏臉後的教學關是一場越獄,如果你不按廣播指引,執意往右走,就會撞上在辦公室里踱步的典獄長——說時遲那時快,他居然朝你扔了一顆手雷!不過狹窄的室內顯然不適合扔雷,結果他反而把自己炸倒了,你只能對著他留下的盒子拍照留念。
順便一提,除了常規的系統截圖,強烈建議你試試遊戲的拍照模式(按P鍵),不僅能暫停時間,還能自由調整各種拍攝角度。

你可能注意到了,遊戲裡的敵人被擊敗後都會變成一個容器(盒子)。
這主要是為了適應國內的網路遊戲審查規定,規避血液和屍體等敏感內容,這種「成盒」的設計最初源自PUBG,如今已演變為一種獨特的遊戲特色,也算是對PUBG開創的「舔包」玩法的一種致敬。

如果覺得「成盒」還不夠明顯,那麼下面這款頭盔一定能讓你會心一笑——它完美復刻了PUBG中防護等級最高的「三級頭」,別問為什麼它能防彈,畢竟都說是「古希臘掌管頭盔的神打造的了」(這裡還巧妙地融入了網路熱梗)。

同樣玩梗的還有遊戲裡的另一款四級頭,它的名字明顯致敬了蘋果公司的混合現實設備Vision Pro,也許是因為「Vision」(視覺)和「Pro」(專業)這兩個詞本身就充滿了科技感吧。
裝備描述里還調侃道「很明顯會眩暈的不只是子彈,還有一部分使用者」。

在武器描述里玩梗的還有VSS戰鬥步槍,這個彩蛋致敬的是曾經火爆全網的馬保國老師——那位自稱混元形意太極掌門人,在與人切磋被擊倒後發布影片,聲稱對方「不講武德」、「偷襲」,並告誡年輕人要「耗子尾汁」(好自為之),這段經歷迅速成為網路熱梗。

如果你用膩了傳統武器,不妨試試鴨科夫里的各種魔改武器,它們能造成特殊的屬性傷害。
比如這款酷似CF火麒麟的「帶火AK47」,你不需要花費888,只需準備一把普通AK、一盞煤油燈和一些風暴生物材料,就能把它帶回家。

遊戲裡還有一個非常實用的道具——可以用於偽裝的紙箱子,但為什麼沒人會懷疑一個突然出現的箱子?這個問題或許應該去問科樂美/小島工作室(《潛龍諜影》系列中紙箱是經典潛行道具)。
不過,雖然同樣是第三人稱,使用紙箱後視野會變得異常狹窄,這算是平衡性設計吧。

還有一根能棍棍暴擊的高爾夫球棒,不知道製作組是不是從《最後生還者2》里借來的靈感。
如果高爾夫球棒在遊戲中象徵著仇恨,那左輪手槍或許就代表著勇敢吧。

此外,鴨科夫還致敬了製作組的前作《碳酸危機》,他們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趣且充滿創意的團隊。

遊戲內還有許多物品直接參考了塔科夫中的經典任務物品或高價值物資,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你還會在遊戲裡發現一些其他遊戲的彩蛋,比如玩家的體力條,其設計就與任天堂《薩爾達傳說》系列中林克的體力條非常相似。

在「生存」及以下難度中,玩家被擊敗後會留下「遺失物」,只要不死就有機會重新進圖撿回來(挑戰船票除外)。
這個機制很大程度上致敬了FromSoftware的「魂」系列遊戲,玩家死後也會在原地留下可回收的「魂」(盧恩/靈魂),以降低死亡帶來的挫敗感。

在零號區健身教練「泥巴」的住所里,你還能發現一把標有「坐下」鍵但角色卻懶得坐的椅子。
「椅子能不能坐」這個點,居然也曾成為評判遊戲好壞的標準?這源於一次關於「原神是否為3A遊戲」的網路討論,有人用「椅子能坐」來論證遊戲品質,後來就演變成一個梗——其實遊戲內容和玩法應服務於主題本身,質量好壞涉及方方面面。

在人才濟濟的農場鎮,你會遇到一群「熱情好客」的原住民,他們身上往往帶著不錯的好東西,如果你想要,只能親自去「拿」了。
在大超市里,你很有可能遭遇全副武裝的「維達」,他端著RPK輕機槍,一言不合就請客人「吃花生米」。
他那標誌性的五級面罩頭和五級重甲,很容易讓人想起在塔科夫立交橋地圖的一位「老熟人」。


此外,塔科夫的BOSS之一「Killa」也在鴨科夫里搖身變成了「三槍哥」,他以其規律的射擊頻率和極高的精準度而聞名。
這是他有一定概率出現的伐木場,其布局與塔科夫森林地圖的伐木場有幾分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