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錘 40K》的宇宙從桌遊開始,到目前為止已經獲得了巨量的拓展。現在的我認為扮演一位星際戰士,幾乎與扮演蝙蝠俠或者絕地武士無異。《星際戰士 2》比此前的任何一款遊戲都更能滿足我的這一幻想。
這款遊戲體驗最棒的時候,你甚至感覺是《戰錘 40K》涅槃歸來。你將使用重型爆矢槍幹掉成群的敵人,或者用鏈鋸劍在蟲群之中殺出一條血路。在使用手柄操作有時候會讓人手忙腳亂,但我認為這可能就是全身陶鋼裝甲身高 2 米 4 的超級戰士每天要面對的日常吧。
我試玩了戰役開始的一小段,克萊夫·斯坦登(《維京傳奇》中的羅洛)扮演一代主角泰圖斯連長。因為前代的劇情問題,他進入小隊後立刻和隊友產生了一些摩擦。最終他們不計前嫌,共同迎戰威脅帝國世界阿瓦拉克斯星的泰倫蟲群艦隊。
首先讓我眼前一亮的,便是場景和動畫都非常精緻。從心懷敬畏的卡迪安突擊軍經常會在你通過時跪下祈禱帝皇天使的降臨,到場景建築物豐富的細節,全都得到了開發者的悉心關注。能夠親身踏入如此高度細節的《戰錘 40K》宇宙,我此前從沒得到過這樣的滿足。
本作的畫面無比精美、戰鬥時的混亂音效準確反映出戰場動態。開發者們不遺餘力,讓遊戲世界中的每一平米都得到了最精心的裝點,作為一個《戰錘》老粉的我無比欣喜。
身披堅甲
至於扮演帝皇最精銳戰士這一點上,《星際戰士 2》整體很好地還原出了設定中的體驗。遊戲將泰圖斯和隊員們的原鑄戰甲以極高的保真度渲染出來,盔甲上的許多部件能夠單獨移動,玩家能夠同時感受到莊嚴威武的霸氣和高超的機動性。
每次我利用超強的蠻力徒手清除障礙時,內心都感覺都暢爽無比。從經典的爆矢槍到無視敵人護甲的等離子槍,遊戲中大部分槍械打起來都很帶勁。
我對近戰武器不是很感冒。用一把鏈鋸劍來砍殺蟲群本身就夠累人了,《星際戰士 2》還試著加入了一個類似《只狼》的系統,給足玩家提示來閃避或者反擊敵人的特殊攻擊,而我覺得跟這款遊戲的節奏適配度不高。有可能我在 6 小時的試玩中沒完全體驗到真諦,但我總感覺固定動畫演出拖慢了近戰的節奏,有點影響整體的戰鬥流向。
類似《毀滅戰士》(2016)的近戰終結技雖然觀感極佳,但也有同樣的問題。看著泰圖斯揪下混沌罐頭的腦袋當作垃圾一樣扔掉,這陣勢確實讓人無話可說。但終結動畫可能有點太長了,或者是視角太固定了。總的來說給人感覺打斷了戰鬥節奏,而沒有很好地融入進去。
害蟲防治
我試玩的任務中,主要敵人是泰倫蟲族。不過混沌大敵的勢力不出意料肯定也有在背後搞鬼。從用來襯托玩家強大實力的蟲山蟲海的普通兵蟲,到需要更多精力對付的刀斧蟲等,這些幾丁質敵人的種類相當豐富。這些蟲子們也是從未以如此精緻的模樣出現在電子遊戲中過,它們有著桌遊誕生以來最為詳盡的建模,充分展露出了這些蟲子的駭人之處。
我試玩時間最多的模式是新的三人合作模式,應該是《星際戰士 2》用心最多的地方了。這個模式中有著大量的技能和武器升級可供解鎖,非常對我胃口,我可不喜歡全程只能玩無聊的極限戰士。
角色自定義系統包括改變護甲顏色,甚至還能換上其他戰團的塗裝,其中就有我最愛的太空野狼和一些比較冷門的戰團。除此之外,你還能在 6 個不同的職業中做出選擇,每個職業都有至少三種主武器可供升級,為玩家提供了大量的配裝思路。
我最喜歡用的職業可能還是標準的戰術星際戰士,雖然我剛說完極限戰士沒什麼新意。突擊職業也可以很好玩,但我並不是很喜歡近戰攻擊,也不太習慣噴射背包的操控方式。最後結果就是我很想用好突擊,但是一直用不來。
重裝職業可以使用重型爆矢槍讓蟲群瞬間蒸發,但問題在於彈藥用光就非常尷尬,彈藥問題對其他職業來說影響沒那麼大。我感覺有的關卡在彈藥掉落率上應該重新平衡一下,至少別讓隊裡的重裝星際戰士大部分時間沒子彈可用吧。
因為我試玩的是遊戲發售前的版本,匹配到的隊友通常是 AI 機器人。就算在低難度下,它們……也不是很聰明的樣子。前文中提到的重裝職業就不太適合這時用,因為 AI 隊友不會阻攔近戰敵人靠近你。不過在匹配到其他玩家的遊戲中,我的體驗是非常好的。因此,我認為只要遊戲上線,伺服器面向所有玩家開放,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在遊玩了數百小時的《絕地戰兵 2》之後,本作更偏線性的關卡和稍微彆扭的移動方式確實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不過我能預見到未來會花大量時間在遊戲中解鎖那些炫酷的外觀和裝備。
《星際戰士 2》非常有潛力成為《戰錘 40K》宇宙的一款教科書級第三人稱動作遊戲。本作的遊戲內容就和商店頁面宣傳的一致。你將在這個分崩離析的黑暗時代,扮演身形巨大、近乎無敵的人類超級戰士,在多個精緻而秀麗的戰場,用爆矢槍和鏈鋸劍將帝皇的怒火降臨於不可計數的成群異形頭上。
這樣的玩法,讓我身臨其境地體驗到了《戰錘 40K》的世界(和三兩好友一起體驗更佳),這也是之前的《戰錘》遊戲未曾企及的。大家可以在 9 月 9 日本作正式發售後親自加入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