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的科技圈並不缺乏噱頭,馬斯克的野心又一次超出了行業邊界。續電動車、火箭、腦機接口之後,他們的AI公司xAI宣稱,他們正在研發可以理解現實世界規律、物理邏輯與因果關係的「world models」,並計劃以此為基礎,推出一款由AI生成的遊戲。
The XAI game studio will release a great AI-generated game before the end of next year https://t.co/F14rJXNzk9
— Elon Musk (@elonmusk) October 6, 2025
xAI成立之初的目標是「理解宇宙的真實本質」。在大多數公司忙著優化文本生成、語音助手或編程模型時,xAI的方向從一開始就有點不一樣。馬斯克本人在SpaceX、Tesla的技術體系中一直強調「真實世界建模」,讓AI理解空間、動力學、物理關係、材料反應等現實屬性。而現在他顯然想把這一套搬進遊戲裡。

Open AI、Google DeepMind早在2022年就嘗試過類似的遊戲世界建模,用於機器人學習與物理模擬,但那時的模型最多只能在二維或小範圍三維空間中理解「球滾動」、「箱子碰撞」這類簡單邏輯,又或者直接讓AI隨機渲染3D畫面。要讓它理解「一個世界」,則需要無數交互樣本與人類引導。而遊戲的複雜性比現實物理更高,不僅要擬真,還要有趣。

谷歌DeepMind發布的世界模型Genie2,一鍵生成3D遊戲,內容由AI渲染而成
2023年後又有更多的公司參與其中,英偉達推出ACE for games,用AI生成NPC對話;Unity推出Muse系統支持自動關卡生成;育碧與Square Enix也在實驗機器學習模型加速美術與音效生成。理論上,這些技術繼續發展下去,確實有可能讓AI自動搭建地形、天氣、生態系統乃至物理交互。

「NVIDIA ACE 遊戲開發版 (NVIDIA ACE for Games)」 利用生成式 AI 使虛擬角色栩栩如生
不難理解馬斯克對這個想法的追求,畢竟現代大型3A遊戲的開發成本已經高得離譜。以《Final Fantasy XVI》舉例,根據日媒推測其成本超過一億美元,光優化一項就花了兩年時間。如果AI能能夠自動生成地形、天氣、劇情分支、乃至NPC行為邏輯,那將大幅降低開發人力與時間消耗。
不過時至今日馬斯克的AI遊戲計劃仍然停留在研究階段,沒有任何具體產品或演出影片,所謂「將在2026年前推出」也只是內部目標,不具備太高確定性。
現如今,很多人把「AI造世界」看成是遊戲革命的開始,但「革命」往往伴隨著衝突,這部分就不說了懂得都懂。AI的強項在於模式識別與內容拼接,它擅長從過去的作品中學習規律,任何生成「似是而非」的新內容。真正偉大的遊戲往往不是重複前人的規律,如《黑暗之魂》、《潛龍諜影》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都是建立在創新玩法的前提上,而不是模仿別人。

當然馬斯克的算盤不只是做遊戲。xAI的核心戰略,是把「world models」當成未來AI生態的底層引擎。遊戲只是一個應用場景,一個能快速展示模型潛力的載體。畢竟,虛擬世界的交互邏輯與現實世界的物理規則在某種程度上相似,如果能在遊戲裡訓練出能理解因果關係的模型,它的應用場景將遠超娛樂本身,比如自動駕駛、機器人操控、城市模擬、乃至數字孿生。但從玩家的角度看這個邏輯並不成立。遊戲行業已經多次被「技術驅動幻想」帶偏,從3D渲染、VR、元宇宙再到現在的AI,每一次都被宣稱要「改變一切」,結果只是換了個技術名詞,遊戲本身依然要靠創意存活。

誰能想到當年那款「簡陋」的橫板過關遊戲會發展到今天這樣
拿AI做遊戲這件事贊成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不久前已經有業內人士公開發聲批評馬斯克的AI遊戲計劃。來自Larian Studios 《柏德之門3》的製作方的發行總監麥可·杜斯(Michael Douse)就在X上說:「我們並不需要更多數學式生成或心理模型驅動的玩法循環,我們需要的是玩家真正投入、能產生情感連接的世界」。他補充道:「AI可以作為工具,但不能彌補行業在方向與願景上的巨大缺失。真正的問題不是技術不足,而是在缺乏領導力與創意願景的語境裡,AI被拿來填坑。」
Genuinely what this industry needs is not more mathematically produced, psychologically trained gameplay loops, rather more expressions of worlds that folks are engaged with, or want to engage with. AI has its place as a tool, but we have all the tools in the world and they… https://t.co/eL98XeLGW8
— Very AFK (@Cromwelp) October 6, 2025
在過去十年裡,非AI工具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但這並沒有加快大型遊戲的發布周期。如果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典型的3A遊戲發布周期現在更長了。如果AI能夠提高生產力,那麼它可能只會提高客戶的期望值。這是一個競爭激烈的領域,脫穎而出的唯一方式就是提供令人驚嘆的內容,平庸的內容沒有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