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可謂是集合了任天堂歷代IP,最熱門的當然不用多說,甚至連沉寂多年的《Famicom偵探俱樂部》《異色代碼》等作品都被復活了。玩家們期待已久的《節奏天國》《朋友收藏》也將在明年發售。
但在任天堂這麼多IP中,有一款卻至今沒有任何消息。它曾經一鳴驚人,創造了《Fami通》歷史上首款滿分掌機遊戲的神話,狂賣近2400萬份,算上後來為3DS首發護航的新作,系列銷量更是近3000萬份。

它就是沉寂多年的《任天狗》,這個系列最初於2005年4月21日發售,今天它迎來了自己的20歲生日。
《任天狗》的誕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承載了任天堂長達數年的研發積累。
早在1997年,宮本茂、糸井重里(《地球冒險》設計師)與石原恆和(寶可夢公司CEO)曾聯合開發一個代號為《Cabbage》的實驗項目。

該遊戲原計劃登陸N64的磁碟擴展設備64DD,核心理念是「即便斷電,生物也能繼續成長」,就好像《寶可夢》的卡帶里有時鐘一樣。他們甚至規劃了與Game Boy聯動的功能,通過擴展接口將部分養成要素便攜化。
這個項目曾計劃於1998年發售,後延期至2000年,最終因開發資源轉移而被取消。
但如宮本茂在2006年所言:「這個項目最後消失了。但當時討論的想法、嘗試的設計技巧,後來都延續進了《任天狗》和其他項目里。」

你以為這就輪到NDS登場了嗎?不,事實上《任天狗》最初是作為一款NGC遊戲開發的。
宮本茂家裡養了一條狗,而根據養狗的經驗,他構思了《任天狗》這款作品的雛形。得益於NGC的強大性能,這款最初的《任天狗》或許有著很強大的表現力,但NGC版最終沒有發售也是值得慶幸的。
因為相比之下,NDS帶來的觸摸體驗,可謂是真正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當任天堂的遊戲開發者們看到NDS後,沒有一絲猶豫,項目被迅速轉移到了NDS平台。
為了充分利用NDS的雙屏、觸控筆與麥克風功能,開發團隊嘗試將「養狗」這一高度日常化的行為,完整轉化為互動機制,並加入擬真視覺表現與聲音反饋。
雖然當時已經有許多旗艦手機用上電阻觸摸屏,但NDS帶來的觸屏交互體驗可謂是革命性的。能夠在螢幕上「親手」撫摸狗狗,並讓他們做出各種動作,在那個年代完全顛覆了人們對遊戲的想像力。

更令人讚嘆的是,遊戲竟然還支持「語音識別」,玩家可以親自教狗狗各種動作。訓練成功後,每次只要呼喚狗狗的名字、或是說出對應的指令,狗狗就會照做。
而且語音指令甚至可以是任何語言,用中文也一樣可以。
其實這並非我們現在理解的「語音識別」,系統並沒有實際地理解玩家說出的話本身,而是記錄了訓練階段時玩家錄入的語音指令,後面每次只要語音指令的「音頻波紋」吻合,就可以成功觸發。
所以即使是外星人來了,也一樣能用外星語來訓練狗狗

或許是因為《寶可夢》的熱賣,《任天狗》同樣選擇了多版本發售的方式。
然而,任天堂一開始的設想屬實是有些喪心病狂了:遊戲初期曾設想推出15個不同版本,每個犬種一款,模擬玩家從「犬舍中挑選」的體驗,這是岩田聰提出的創意。
由於Debug成本過高,最終調整為三種版本,每版包含6種初始犬種,其餘犬種通過遊戲進程解鎖。事實證明,這一設計確實取得了巨大成功。

《任天狗》於2005年4月21日發售,三種版本分別為《柴犬與好友》《臘腸狗與好友》《拉布拉多與好友》。遊戲憑藉高互動性、強情感連結機制和對於寵物行為的精緻模擬,迅速獲得市場與媒體雙重認可。
它不僅成為NDS普及過程中的關鍵助力,更在2005年獲得《Fami通》滿分評分,成為掌機歷史上第一款滿分作品。
根據任天堂的官方數據,NDS的三款作品合計銷量高達2396萬,是NDS所有遊戲中排名第二,僅次於3080萬的《新 超級馬力歐兄弟》。

2011年,《任天狗 貓》作為3DS首發護航作品回歸。這次除了加入貓咪作為新寵物外,還利用3DS裸眼3D、陀螺儀等特性,在互動細節上進一步升級,狗狗甚至能在玩家面前「撲上來」。
其最後一次更新銷量數據為469萬份,雖然遠遠不及前作,但依然收穫了相當不錯的口碑。
然而,自此之後,《任天狗》系列再無正統續作,僅作為「友情客串」在其他作品中登場,如《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的任天狗地圖場景,《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中登場的狗狗還有對應的月亮。可即便在NS復興眾多經典IP的浪潮中,《任天狗》的名字也始終未曾現身。

究其原因,是硬體的支持和時代的變化。寵物養成類遊戲的核心樂趣在於「陪伴感」,然而手機天然適配這類輕度玩法,並且更靈活、更適合碎片化時間。
相比之下,NS缺乏自帶的麥克風和全天的使用場景。而且相比起NDS時代,如今的玩家早就習慣了快節奏的方式,作為一個單獨的遊戲,每次需要經過「啟動遊戲」才能和狗狗們見面,光是這一點恐怕就會讓許多玩家失去每天打開的動力了。
如果任天堂把《任天狗》做成一個實時運行著的系統級功能,狗狗能夠隨時出現在系統界面、甚至和現實一樣會在你玩其他遊戲時跳出來搗亂,那或許確實會很有意思。但作為遊戲機,一個系統級電子寵物,無論硬體還是軟體層面都不太現實。

或許延續這個系列最好的方式,還是推出手機版,或者說,至少是遊戲機 手機版。
任天堂在2016年起嘗試進軍手遊市場時,也曾有玩家期待《任天狗》手遊的出現。但從已知資料來看,該系列始終沒有手機端的企劃。2020年以後,任天堂逐步收縮手遊布局,似乎最後一絲希望也消失了。
不過小編個人認為,上面說的「遊戲機 手機版」的方式還是很有可操作性的。

遊戲機作為主要的交互玩法體現,可以在大螢幕上實現主要玩法;同時,手機端則可以實現狗狗的全天候陪伴,還可以帶著手機去「遛狗」。
如今NS2有了麥克風,還有攝像頭外設,不僅能夠讓狗狗回應玩家的呼喚,還能「看到」甚至「認識」玩家的臉。而且這也非常符合任天堂希望將遊戲機和手機結合起來的玩法方式。
作為一個沒有條件和能力、卻又很喜歡貓貓狗狗的玩家,我非常希望任天堂別放棄《任天狗 貓》。連幾十萬銷量的系列都能給予復活的機會,《任天狗》系列再差也有數百萬銷量,至少再在NS或NS2上試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