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你可能買不到 iPhone 18 了。
這裡的意思不是 iPhone 18 被砍了。而是從下一代產品開始,蘋果將對基礎數字系列 iPhone 的發布節奏,做出重大調整。
根據 ET News 爆料:
- 明年9 月,蘋果只會發布 iPhone 18 Pro、Pro Max 以及 iPhone 18 Air 高端型號;
- 而 iPhone 18 標準版將放到 2027 年春季,與 iPhone 18e 一起發布。
如果情況屬實,那這將是 iPhone 史上最大的發布策略調整:
首先,蘋果把 iPhone 發布節奏拉長,讓發布更加頻繁,確保每半年都有新機問世——這顯然是對一年四季不停出新的 Android 陣營的一種回應。
其次,「iPhone」將和 iPad、Mac 一樣,成為有不同定位明確產品線區分的大家族:Pro (Max)、Air、標準版、「入門款 e」,以及明年推出的摺疊系列。
曾幾何時,買一台 iPhone 沒有太多需要糾結的東西:畢竟每年只出一個款式,只有存儲空間和顏色可選。
但很顯然,雙拳難敵四手,用戶對智慧型手機的需求也日益多元,一台 iPhone 不能同時滿足大屏黨和小屏黨,也沒法賣給那些預算有限但又嚮往蘋果的消費者。
在更具商業頭腦的 CEO 蒂姆 · 庫克精心經營和精準刀法下,蘋果對 iPhone 產品線 SKU 進一步細分化,價格區間覆蓋更大。
曾經討論分析過,賣得最好的幾代 iPhone,剛好都是同代型號更多,以及形態上發出顯著變化的:
- 比如 iPhone 6 & 6 Plus,iPhone 8 (Plus) & iPhone X
- 以及確立了一代四台模式的 iPhone 12 系列
做「廉價版」iPhone,其實不太符合公司調性,但蘋果可以說相當執著。
和 iPhone 5s 同期的 iPhone 5c 是一次不夠成功的探索:後者不管是核心還是外圍配置,都明顯已經落後了整整一代,而且換用 64 位處理器、首次搭載 Touch ID 的 iPhone 5s 還是一款更具跨時代意義的產品,iPhone 5c 遇冷完全預料之中。
而之後的初代 iPhone SE,給蘋果樹立了一個入門款 iPhone 的萬金油公式:形態上比在售 iPhone 落後一代,外圍配置砍一刀,但處理器要用最新的。
這套刀法的集大成者,就是我們今年見到的 iPhone 16e,蘋果去掉了諸如 MagSafe、DP 影片輸出等他們認為「這個價位消費者用不上」的周邊配置,然後上季度在占美國 iPhone 出貨量 11%。
畢竟在「水深火熱」的海外市場,中低端手機大多品質低下,一款要更貴一點,但還是 iPhone 家族最便宜的成員,就顯得異常有競爭力。
既然這幾年更貴的 iPhone 快賣不動了,用入門機型年更來增收確實是不錯的策略。國內已經有博主爆料明年的 iPhone 17e 配置:劉海改靈動島,其餘不變,繼續主打「最便宜 iPhone」的路線。
而從明年開始被趕去和這個產品線坐一桌的標準版 iPhone,釋放出的資訊已經足夠明顯,就是要在定位上進一步拉開和 iPhone Pro 的差距。
從 iPhone 13 和 iPhone 13 Pro 開始,到完全擠牙膏的 iPhone 14 與「靈動島」的 iPhone 14 Pro,標準版和 Pro 版之間的差距肉眼可見正在拉大,逐漸成為了一個用來襯托 Pro 版產品力的錨點。
畢竟蘋果的銷量主力,還是 Pro 系列,能為蘋果帶來更豐厚的毛利率。
▲ iPhone 14 或許是標準版和 Pro 版差距最大的一代
而 iPhone 16 和 iPhone 17 又略微拉近這個差距:前者由於 AI 的緣故,處理器直接連跳兩級,A18 至少在數字上看齊了 iPhone 16 Pro 的 A18 Pro;而根據多方爆料,iPhone 17 終於要換上一塊高刷螢幕,iPhone 17 Pro 又失去一個關鍵的配置優勢。
雖然 iPhone 16 Pro 還是今年的銷量大頭,但根據消費者情報研究合作夥伴今年第一季度的數據,iPhone 16 和 iPhone 16e 所代表的中端機型份額有所上升,與之對應的就是 Pro 型號的收縮。
而今年全新的 Air 產品線,目前的爆料將會搭載 iPhone 17 Pro 系列 A19 Pro 處理器的減配版本,定價也會在 900 美元左右,很可能就是 899 美元,貼著 999 美元的 iPhone 17 Pro 進行定價。
邏輯已經顯而易見了:蘋果不希望多款價位差距較大的 iPhone 同時發布,導致中端機型蠶食旗艦的市場。
因此到了明年 9 月份,蘋果依舊提供四款 iPhone,只是你只能糾結選擇輕薄但有妥協的 iPhone 18 Air,還是更貴但全能的 iPhone 18 Pro,以及加一小筆錢上 iPhone 18 Pro Max,或加一大筆錢選擇「戰未來」的全新 iPhone 18 Fold 摺疊屏手機。
我相信今年的 iPhone 17 Air 只是一次試水,明年的 iPhone 18 Air 在技術和形態上會更加成熟,從而能進一步取代現在的「標準版」。
至於那些原本會糾結 iPhone 標準版還是 iPhone Pro 的搖擺用戶,要面臨的不是該不該加錢上高配的問題,而是根本買不到低配,不如在接下來的聖誕季直接拿下 iPhone 18 Air 或 iPhone 18 Pro。
而那些預算有限、價格敏感的用戶,它們本來就不會考慮定價更高的 Air 和 Pro 系列,也願意繼續湊合著目前手上的手機,再等幾個月買價格配置更低的標準版。
這下標準版 iPhone 18,其實就成了一台「iPhone 18e Pro」,名存實亡。
也就是說,接下來幾年蘋果不僅有摺疊 iPhone 和「20 周年」iPhone 兩個大招蓄勢待發,還通過進一步的產品銷售策略重組,轉化一部分標準版用戶去買更貴的 Air 和 Pro,繼續用兩款入門機型套牢預算吃緊的用戶。
看來未來幾年蘋果特別是 iPhone 的營收和毛利率,要一轉這兩年的頹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