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小米等廠商於摺疊屏手機的輕薄、辦公賽道激烈競爭時,蘋果何時入局摺疊屏領域成了眾多果粉關注的焦點。
如今,隨著iPhone 17系列即將面市,有關「iPhone Fold」或「iPhone Flip」的傳聞不斷,蘋果摺疊屏手機似乎已近在咫尺。
據多家科技媒體援引供應鏈消息,蘋果近年來已組建專業團隊,深度研發螢幕、鉸鏈結構、耐用性測試等關鍵技術。那麼,蘋果摺疊屏手機若推出,除螢幕更大外,還能帶來哪些有價值的體驗?不妨從三個使用場景一探究竟。
多任務處理方面,摺疊屏展開後接近小型平板的螢幕,可實現真正的「並行操作」。用戶能同時打開郵件、航班等應用,還能彈出計算器核對報銷金額,大幅提升資訊獲取和任務處理效率。
蘋果若將成熟的iPadOS多任務邏輯引入摺疊屏iPhone,配合智能窗口管理和Apple Pencil支持,有望讓手機在移動辦公中承擔輕辦公設備角色。
創作與瀏覽時,摺疊屏的沉浸感升級明顯。剪輯影片時,編輯界面更大,預覽窗口更接近真實比例,操作更直觀;看電子書能模擬雙頁閱讀體驗,瀏覽網頁資訊流布局更舒展。
蘋果強大的內容生態系統若能更好適配摺疊屏,將帶來遠超普通手機的「沉浸式體驗」。
形態上,摺疊屏「合為手機,展為平板」,兼顧便攜與實用。首款摺疊屏iPhone據傳採用內外雙屏設計,內屏約7.8英寸,外屏5.5英寸,且蘋果正探索自修復塗層和液態金屬鉸鏈等新技術。
不過,摺疊屏仍面臨鉸鏈壽命、摺痕等挑戰。蘋果的入局雖不能立刻解決所有問題,但有望憑藉其對細節的苛求和軟硬一體的整合能力,推動摺疊屏從「嘗鮮品」邁向「實用品」,為用戶帶來更自然高效的交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