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開發團隊日前宣布,其創意解謎沙盒遊戲《百變大腦亨利》(Henry Halfhead)將於 9 月 16 日正式發售,並公開了遊戲的核心玩法機制、世界觀設定、關卡設計理念以及發售版本與平台資訊。官方在對外說明中強調整體方向為「鼓勵玩家用常識與想像力將日常物品拆解重組」,以開放式的道具交互與物理反應呈現多樣化解題路徑,讓玩家能在同一場景中嘗試多種解決方法,產生高自由度與重複遊玩的樂趣。
《百變大腦亨利》的主角亨利擁有半個頭可以替換的設定,這一設定既是遊戲標題的趣味來源,也是構成關卡機制的隱喻:玩家需要像更換「工具」或「思考模式」一樣,切換道具與物品的使用方式來解決眼前謎題。每一章節的場景均被設計為一個小型沙盒舞台,關卡中的多種物品擁有明確的物理特性與互動規則,例如某些物品會導電、會浮起、會粘連、會燃燒或會反彈,玩家必須觀察這些特性並通過組合與擺放觸發連鎖反應,從而達成解題目標。開發組特別指出,團隊在物理引擎上投入大量調校心力,目的在於確保物品間的互動既合乎邏輯又能在意外的組合下產生令人驚喜的結果。
在關卡與謎題設計上,遊戲分為若干篇章,每一篇章以一個主題場景為中心(如庭院、工廠、圖書館或破舊遊樂場等),並在場景中布置多條可達成的解法路線。官方示例中提到同一個謎題可能具備「理性解法」與「創意解法」兩種主要路徑:理性解法通常依靠玩家按部就班地利用場景提示完成必要步驟,而創意解法則鼓勵玩家利用看似無關的物品或環境要素,觸發連鎖效果以達成目標。這樣設計的用意在於讓不同風格的玩家都能找到樂趣——喜歡邏輯推理的玩家可體驗嚴謹的步驟演算,偏好實驗與胡鬧的玩家則可通過「試錯」獲取極具個人特色的通關紀念瞬間。
為增強自由搭配的可能性,遊戲內設有「物品合成」與「屬性注入」兩大機制。物品合成允許玩家在關卡中把若干基礎要素組合成新道具,例如將繩索與舊燈泡組合成簡易電擊裝置;屬性注入則可將一種屬性臨時賦予另一件物品(如使木箱具備磁性或讓石頭短暫可燃),這些變化為創造意外解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開發團隊表示,為避免無限制的混亂或破壞性玩法折損關卡挑戰性,每個場景均設有若干「緩衝機制」與容錯點,確保即便玩家嘗試了大量奇怪組合,遊戲仍能維護基本的過關條件或在必要時提供線索提示。
視覺與音效風格上,《百變大腦亨利》採取卡通化但細節豐富的美術表現。場景色彩飽和、造型誇張但與物理現實保持一定參照,使得玩家在進行荒誕組合時仍有可理解的因果感。音效方面,團隊為各種物品交互與連鎖反應製作了大量獨特音效與短樂句,以在玩家觸發不同組合時提供即時反饋與成就感。為了強化「實驗室日記」般的氛圍,遊戲亦內置旁白式的文字提示與關卡簡評,讓玩家在嘗試與失敗後獲得輕鬆的引導而非嚴厲懲罰。
關卡難度與可玩性上,開發組設計了遞進式的學習與挑戰曲線。前期章節會以教學式謎題與受限物品池引導玩家理解物品特性與基本組合方法;中後期關卡則逐步放開物品種類與組合自由度,設置更複雜的目標與時間或空間限制,從而鼓勵玩家將早期學到的技巧進行混合與創新。遊戲也支持關卡內的「收藏」或「錄像」功能,玩家可以保存自己利用創意解法通關的過程並分享到社區,官方希望藉此激勵玩家之間的靈感互換與二次創作。
關於發售平台與版本,《百變大腦亨利》確認將在 9 月 16 日首先於 PC(Steam)平台上線,並計劃在隨後視技術調校情況擴展至主機平台。官方尚未公布最終定價,但表示會在發售前公布標準版與可能的豪華版內容區分,並透露將隨發售推出一系列教學與試玩短片,幫助玩家快速上手遊戲核心機制。對於熱衷分享的玩家群體,開發團隊也計劃在社區開放模組或關卡編輯器的後續支持,讓玩家自行創作並分享自製謎題,延展遊戲的內容生態。
此外,團隊在採訪中強調對無障礙與可玩性包容性的關注。他們計劃在發售後繼續優化控制靈敏度、提供字幕與色盲模式等選項,並設定多種難度與輔助提示供不同經驗層級的玩家選擇。針對喜歡零碎遊玩時段的玩家,開發者還設計了短時挑戰與每日隨機謎題,便於在短暫時間內獲得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