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iPhone 17 的發布,iOS 26 預計將在下周一左右正式上線,對於車主們而言,這意味著我們終於可以體驗到全新升級的 Apple CarPlay 了。
在全新升級的 Apple CarPlay中,蘋果對用戶界面做了重新設計,帶來了更精緻的系統圖標、新的來電通知界面,並將液態玻璃效果引入了用戶界面。
在功能上 Apple CarPlay 引入了負一屏,用戶可以自定義小組件,快速瀏覽天氣和日程資訊。實時活動功能也可以顯示在界面上,讓你能夠更輕鬆的追蹤航班動態或者外賣資訊。
CarPlay 更新的功能都很實用,單論變化似乎比 iOS 26 本身還要來的更多一些。
但如果跳出功能層面來看 Carpaly 近些年的變化,會發現作為蘋果目前在汽車領域最被大家熟知的觸角,CarPlay 的地位正在變得愈發尷尬。
蘋果一直期望藉由 CarPlay 來拓展 iPhone 的影響力,甚至讓其變成人們的「第二駕駛艙」。這一野心最初顯露於 2022 年蘋果 WWDC 上,當時蘋果在宣傳中提出了兩個重要構想:
– 從簡單的手機投屏,拓展為控制車輛原生功能,如冷氣、座椅等,並且讀取和速度、發動機轉速、溫度、油量等基礎資訊。
– 從只接管中控屏到到接管車內的所有螢幕,儀表屏、中控屏、副駕娛樂屏等等。
當時汽車的智能化變革才剛剛起步,蘋果的影響力正如日中天,美國 98% 的車型支持 CarPlay、79% 的用戶只考慮購買配備 CarPlay 的車型,因此各大車企們也不得不低頭,2022 年的蘋果發布上宣布了 14 家合作夥伴,包括路虎、奔馳
、保時捷
、奧迪
、沃爾沃
等歐美主流車企。
後來的事情卻不如蘋果所設想的那般順利,在智能化浪潮的衝擊下,大部分車企都開始意識到在「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用戶界面成為了品牌與用戶建立連接、體現差異化的核心渠道,他們無法接受蘋果壟斷這一切。
於是在今年的 WWDC 上,蘋果發布的能夠直接控制用戶界面和車輛功能的 CarPlay Ultra 目前就只剩下阿斯頓馬丁和現代 IONIQ 3 願意搭載了。
然而這似乎也並不是鬥爭的的結束,一些汽車廠商正在考慮將 Apple CarPlay 或是 Android Auto 這類手車互聯繫統徹底從車輛中剔除。
其中最激進的是通用,他們在 23 年就已經宣布未來將從電動系列汽車中移除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雖然遭到了一些美國用戶的反對,但他們還是認為,靠自己給車主提供穩定流暢的車機系統,比交給 Apple 來的更好。
▲ 凱迪拉克銳歌車機中的音樂軟體
寶馬最近也開始質疑 CarPlay 是否真的必不可少。
今年 7 月,寶馬確認其目前沒有計劃支持 Apple CarPlay Ultra,這一立場與奧迪、奔馳、極星和沃爾沃等品牌保持一致。
寶馬用戶界面與用戶體驗開發高級副總裁 Stephan Durach(史蒂芬・杜力赫)在最近接受採訪時也表示,CarPlay 的原生導航系統在寶馬車輛中的使用率並不像外界普遍認為的那樣高。
人們總說他們開車到處跑時都在用 CarPlay 導航。但我可以告訴你,事實並非如此。我們能看到客戶的實際操作,他們在什麼樣的駕駛條件下使用了哪些控制功能。
▲史蒂芬・杜力赫
寶馬表示自己從近 1000 萬輛汽車中收集的數據表明,駕駛員通常更傾向於使用寶馬自帶的導航系統,而不是通過 CarPlay 使用 Apple Maps。
史蒂芬・杜力赫還提到,雖然許多用戶保持 CarPlay 開啟,但在導航時往往會切換到寶馬的 iDrive 系統。
隨著全新 iX3 的推出,寶馬正在大力推廣他們新的的 iDrive X 資訊娛樂系統,並在整體上逐漸遠離對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的支持,新 iX3 的天際屏也不會再支持 Google Maps 或 Waze 在內的第三方導航應用。
從汽車廠商的角度來看,既然車輛智能化的趨勢不可避免,那麼自研車機系統就成了一個必選項。同時在硬體利潤逐漸下滑的情形下,軟體和服務,正成為規劃中最重要的業務增長來源。CarPlay 需要的認證費,對車企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而站在用戶角度,我們在意更多的是車機是否流暢,功能是否好用,目前大部分的國產新能源車機在基礎的導航、音樂層面都已經做的足夠好,那麼 CarPlay 自然成了錦上添花的功能。
▲ 蔚來 ES8 中控屏
所以目前CarPlay 的價值,大概也就剩下拯救老舊油車車機這一個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