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5 日由 Marvelous 發售的機甲動作遊戲《機甲戰魔 神話之裔》,登陸平台為 Nintendo Switch 2/PlayStation 5(PS5)/Xbox Series X|S/Steam。
本作是的《機甲戰魔》的續作,這是一款通過組合豐富配件定製外裝甲「兵裝機甲」,挑戰各類敵人的高速機甲動作遊戲。
在保留系列特色的機體自定義樂趣基礎上,本作在地圖場景、動作系統、畫面表現等方面都實現了全面進化。本次評測將重點介紹最令筆者著迷的「融合」養成系統與收集機甲部件的刷裝備玩法。
支持最新主機平台,較前作大幅進化的《機甲戰魔 神話之裔》

《機甲戰魔》初代於 2019 年 9 月 13 日發售,玩家扮演擁有特殊能力的「能力者」,通過完成委託任務收集部件強化機體,是款充滿王道感的機甲動作遊戲。
該作憑藉動畫風畫面、人氣聲優演繹的主角群像、以及多人聯機等要素,本作不僅吸引了機甲愛好者,也成功拓展到了更廣泛的玩家群體。因此,即使是對機甲題材不太感興趣的玩家,也能在其中找到樂趣。
本次續作《機甲戰魔 神話之裔》由於是專為 Nintendo Switch 2 等次世代平台開發,在畫面與玩法上都實現了巨大突破。
任務制系統全面革新,改為在無縫開放地圖中自由探索,可隨時推進主線或支線任務。兵裝機甲部件種類擴充至 300 種以上,組裝樂趣大幅提升。

聯機功能也得到強化。前作不支持主線聯機,本作開局即可與好友共同推進劇情。異步在線系統的加入讓單人遊玩也能獲得額外收益,真正實現「獨樂眾樂兩相宜」。
綜上所述,《機甲戰魔 神話之裔》在前作的基礎上實現了壓倒性的進化。然而在諸多進化要素中,最讓筆者驚艷的當屬「融合」養成系統與部件收集玩法。下文將深入解析這兩大特色。
在介紹「融合」系統之前,先說說與之密切相關的角色創建功能。本作的主角可以自由設定姓名、體型、髮型、服裝、裝飾品(眼鏡或紋身等)。遊戲準備了豐富的自定義部件,光是角色創建就可能花掉 1-2 小時,玩家能打造出自己理想中的主角形象。
遊戲也提供了預設的外觀模板,玩家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調整。喜歡的外觀還能保存下來,隨時調用。

(突然插一句)筆者特別喜歡褐色皮膚配銀色頭髮的美女造型。凡是角色創建系統完善的遊戲,筆者幾乎都會選擇這個設計。這次也不例外,堅持了自己的喜好。
本作包含大量過場動畫和對話場景,經常會出現主角的臉。通過角色創建打造出喜歡的外觀,能進一步提升沉浸感。
那麼,現在進入正題。本作中存在一種名為「不朽者」的自律進化型敵人兵器,它們像生物一樣污染 AI 和機械,每天都在不斷增殖。主角也會被污染,但作為交換,能夠通過吸收不朽者的因子來獲得新的能力。這種通過因子獲得能力的方式,就是本作的核心成長要素 ——「融合」。
玩家在擊敗野外的「不朽者」後可以獲得三種因子:骨架(スケルトン)、蠻力(マイト)和裝甲(シェル)。收集這些因子後前往基地實驗室進行激活,就能根據不同的因子組合習得對應的「融合技能」。由於攜帶因子的上限是固定的,玩家需要做出策略性選擇,比如「為了獲得●●技能,採用 2 骨架 2 蠻力的組合方案」。

融合技能主要分為三大類型:為特定武器追加連招的「武器動作」、不受武器限制的「通用動作」,以及永久提升角色屬性的「被動技能」。通過裝備這些技能,不僅能強化主角實力,還能大幅拓展戰鬥動作的可能性。
遊戲中充滿了各種華麗強力的動作,比如從高空俯衝劈砍的「兜割」、製造分身增加連段數的「幻影」,以及旋轉射擊的「旋風連射」等等,運用這些招式作戰正是本作最核心的樂趣所在。這些動作技能的威力遠超普通攻擊,被動技能的強化效果也極其顯著。可以說,融合技能的搭配直接影響戰鬥難度。更棒的是,玩家還能根據技能特性來調整機體部件,從而打造出極具個人特色的戰鬥風格,這也是遊戲最大的魅力之一。

這就是隱藏在融合系統中的「異形化」設定。每次融合都會讓主角的外表逐漸脫離人形 —— 先是瞳孔泛起詭異光芒,接著身體浮現污染紋路,而後皮膚開始被外骨骼覆蓋。最終會變成下圖這般完全看不出原貌的形態。
這……就是獲得不朽者力量的代價。個人很欣賞這種具象化的代價表現,強制改變形象的設計也很有趣。看著精心設計的主角因融合變強而欣喜,又為逐漸異形化感到愧疚,這種悖德感是普通遊戲體驗不到的。
而且初期異形化帶著強烈的「惡墮」氣息,應該很對某些人的胃口。筆者看著剛開始異形化的主角,對著螢幕連連點頭:「這完全沒問題嘛!」
但若徹底追求融合,就會變成前面那樣面目全非的形態。遺憾的是遊戲沒有關閉異形化顯示的功能,玩家只能接受現實。雖然重置融合狀態可以恢復樣貌,但會失去所有融合技能。

真正的二選一。由於融合是核心系統,為顏值放棄實在可惜。這點可能會引發爭議,但能感受到開發團隊寧折不撓的堅持。
想用融合技能又不想完全異形化的話,只能在異變不嚴重的階段停手。雖然也不失為一種玩法,但無法發揮系統全部潛力難免遺憾,期待日後能追加關閉異形化顯示的選項。
其實本作的機體部件比融合更重要,隨著劇情推進更新強力的部件,不用融合技能也能通關。但那樣會失去華麗度與構築自由度,筆者還是推薦嘗試融合。像筆者這樣,看著惡墮異形化的主角開啟新世界大門也不錯呢。
等反應過來,已經為了收集部件在廣闊地圖裡徘徊許久
兵裝機甲由 5 個裝甲部位(頭部/軀幹/右臂/左臂/腿部)和 6 個武器槽(主副手武器/肩部/腰部裝備)構成,每個部件都有獨立參數與改裝插槽。

同類型裝備也存在參數差異 —— 有些帶附件插槽,有些不帶。由於敵人會高頻掉落裝備,玩家能盡情享受「刷裝-更新」的砍殺刷寶(hack and slash,簡稱 HAS)樂趣。
特別是同類裝備參數浮動顯著,讓「掉落時的驚喜/失望」與「戰力升級」成為高頻體驗。作為刷裝愛好者的筆者對此毫無抵抗力。
除直接掉落外,裝備還能以「開發數據」形式獲取。開發數據是一種「配方」,消耗素材即可生產對應裝備;數據本身也存在數值浮動。Boss 會掉落獨有的開發數據,反覆刷 Boss 就能收集到更高數值的版本。
在本作中,裝備對戰鬥力的影響甚至超越融合技能。數值越高,傷害越高,手感也越爽快,升級感受非常明顯。筆者曾完全沉迷於地圖探索與部件收集,連主線劇情都暫時擱置。

但需注意:本作裝備僅強化基礎屬性與插槽數量,並無 mod 系統,因此缺乏頂級刷寶遊戲的無底洞深度。
換言之,本作同時也避免了過度沉溺的焦慮感。玩家可以一邊享受高速機甲動作,一邊適度刷部件,平衡恰到好處,堪稱「刷寶入門作」。
對機甲題材不感冒?不妨先試試體驗版

機甲類型向來評價兩極。想必不少玩家聽到「機甲動作遊戲」這個標籤時都會猶豫不決。但本作登場的武裝實為動力外骨骼,既沒有傳統機器人的笨重感,操作手感也更接近操控血肉之軀的角色。
只要喜歡動作遊戲類型,任何人都能樂在其中。各平台均已發布可繼承正式版存檔的體驗版,建議先通過試玩感受本作的獨特魅力。
若體驗後覺得對味,還請務必購入正式版,親自體驗讓筆者沉迷的「融合系統 刷裝成長」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