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軍火大廠萊茵金屬近日發布聲明指出,已與F-35開發商洛克希德馬丁簽署合約,未來將在德國協助生產相關零部件,補上土耳其被踢出供應鏈後的產能空缺。
土耳其在2017年與俄羅斯簽訂了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合約,引起美國不滿,認為同為北約及F-35計劃參與國的土耳其,不應購買俄系防空導彈,使俄羅斯有可能藉此獲取F-35相關資訊,因此威脅將取消訂單並實施制裁。
但土耳其拒絕接受美國威脅,並在2019年開始接收首批S-400導彈,因此美國在2020年開始將土耳其排除於F-35供應鏈之外,將原本土耳其航天產業負責提供的1,005項零件,改由其他國家廠商替代,而已出廠準備交付的首批八架F-35A, 也改由美國空軍接收。
土耳其與美國談判初期,希望歸還土耳其投資的14億美元,但遭美國拒絕,目前兩國正討論採購新型F-16V型戰機作為替代計劃。
但土耳其作為F-35生產鏈的主要供應商,被剔除後所產生的巨大產能空缺仍需要有人補上,因此烏俄戰爭後馬上決定要採購35架F-35A的德國,就成為美國最佳的合作對象。
洛克希德馬丁F-35客戶計劃副總裁休梅克(Mike Shoemaker)表示,萊茵金屬(Rheinmetall)未來將協助生產機身與相關零部件,該公司產能將可協助洛克希德馬丁補足全球對這款先進戰機的需求。
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er)也對萊茵金屬與洛克希德馬丁的合約表示高度贊同,認為這是跨大西洋軍事合作的另一典範。
不過這筆合約或許也將嚴重影響歐洲現有的颱風、飆風戰機銷售,和德法合作開發中的六代機計劃,但由於烏俄戰爭對歐洲安全局勢的劇烈影響,德國也不得不做出取捨。
(首圖來源:Cpl. Donato Maffin,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