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Station的誕生故事早已為人熟知:索尼曾與任天堂聯手,卻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的展台上遭對方背叛——任天堂轉而宣布與飛利浦合作。但PlayStation創始人久多良木健並未將任天堂的主機視為競爭對手,反而認為它「需要改進」。在日本NHK紀錄片《新Project X:開拓者們的遊戲主機革命》中,久多良木健回憶,正是通過擺弄紅白機,他堅信自己能打造出更出色的產品。
採訪中,主持人有馬義雄將久多良木健與紅白機的初次邂逅形容為「命中注定」。他甚至在孩子們開口索要前,就主動買了一台。「按下按鈕,立刻有反應;插入卡帶,馬上就會發出『嘀嘀啵啵』的聲音,遊戲隨即啟動。」久多良木健回憶起當時的震撼,而他緊接著就把這台主機拆了開來。

「可這是別家公司的產品啊,不是嗎?」有馬義雄問道。久多良木健則簡單回應:「就算它屬於別人——不,它不屬於『別人』。這些東西是我們所有人共同使用、共同生活的一部分。」
「要是電飯煲不好用,你自然會想『這東西怎麼會這麼設計?』你會覺得自己能把它改好。不,不是『應該』,是『一定能』。」隨後久多良木健補充道,「說到底,進步是持續的創新,而不只是簡單的改進。」
正是這種理念,最終促使他與任天堂展開合作。起初,他參與了SFC音效晶片的研發,之後又提出了聯合項目:「任天堂PlayStation」。但這個備受矚目的「超級任天堂CD-ROM擴展組件」項目最終告吹,久多良木健震怒不已。不過,他最終還是從這場「背叛」中看到了一線希望。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個機會。」他回憶道,「我們不必再局限於任天堂的平台,而是可以瞄準整個電腦娛樂領域,按照我們自己的方式啟動一個全新項目。」
久多良木健組建了一支小型內部團隊,又聯合東芝工程師大橋雅秀,從零開始重新研發PlayStation硬體。不久後,他們就面臨一場艱難的鬥爭——說服遊戲開發商為這款主機提供支持。遺憾的是,由於索尼在遊戲行業還是新手,許多開發商並不買賬。
「等你們賣出300萬台再說吧。」當時索尼半導體部門副高級副總裁鈴置雅俊曾這樣說道。
幸運的是,南夢宮決定冒險一試。這家街機巨頭當時也希望進軍家用主機市場,而它的早期支持也帶動了其他廠商。很快,60家公司(約300名開發者)加入了這個項目。1994年12月,PlayStation在日本正式發售,索尼準備的10萬台主機瞬間售罄。
其餘的故事,自然已載入遊戲史冊。紀錄片的結尾溫情脈脈,這一集特別獻給了1996年2月因癌症去世的大橋雅秀。目前,《新Project X》可在NHK官網觀看,但需使用日本IP位址並訂閱NHK Plus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