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4日,微軟正式終止了對Windows 10系統的支持。微軟曾在公告中提醒,停止安全更新後,雖然Win10仍可繼續使用,但用戶更容易遭受病毒或惡意軟體攻擊。

如今看來,微軟的警告並非只是為了推動用戶升級Windows 11。在支持終止後,Win10用戶確實成為了惡意攻擊的目標,而首波攻擊竟來自Linux陣營。

隨著Win10停止支持,近期多個Linux發行版開始積極爭取這部分用戶,其中Xubuntu——Ubuntu的一個衍生版本——網站訪問量激增。然而,該網站的下載文件遭到篡改,植入惡意代碼,主要目的是竊取用戶的數字貨幣。
據Reddit用戶反映,部分Windows用戶在該網站下載時,以為獲取的是系統鏡像的種子文件,實際得到的卻是.exe可執行文件。這些文件並不包含系統鏡像,而是偽裝成「Xubuntu安全下載器」的惡意程序,一旦運行就可能導致系統中毒。

這一事件不僅為Win10用戶敲響警鐘,也對有意嘗試Linux系統的用戶提出警示。當前網路上的Linux發行版數量眾多,僅基於Ubuntu的衍生版本就十分繁雜,其中不少由小型團隊或個人維護,其下載頁面安全性較弱,極易被不法分子篡改。
值得一提的是,Linux系統多年來在個人用戶市場中未能廣泛普及,與其嚴重的碎片化現狀密切相關。而這一問題至今未見改善,反而日益加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