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媒GameSpot發布了一篇關於《沉默之丘f》的文章,並大力誇讚本作的核心主題,認為本作映照出女性在現實社會中的窘境。

外媒表示,《沉默之丘f》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的日本虛構村莊,講述高中女生深水雛子在成長、性別壓迫與被安排婚姻之間掙扎的故事。通過她的日記與探索,玩家逐漸了解到深水雛子在父權社會下所經歷的心理與身體虐待。
遊戲核心主題直指「作為女性在父權社會中生存的恐怖」。然而,遊戲發售後,一部分男性玩家與內容創作者卻將其批評為「女權宣傳」「覺醒廢作」。與此同時,PC平台上也迅速出現了多種將深水雛子性化的Mod,甚至包括「裸露」與「蘿莉化」版本。這種現象與遊戲本身關於女性被物化的主題形成了諷刺性的對比。

開發者在《沉默之丘f》中以恐怖隱喻展現女性被社會壓迫的現實——無論是稻田中被撕裂的女學生稻草人,還是深水雛子面對施暴父親時的心理崩潰,都在象徵女性身份被剝奪與壓制。而部分玩家卻將這些畫面再次轉化為性化對象,背離了作品原意。
這並非對「Mod文化」的否定,而是對其語境的反思:當玩家在一個探討性別暴力與女性創傷的作品中重新製造性化內容,本身就是現實性別偏見的延續。

《沉默之丘f》不僅是一部恐怖遊戲,它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女性在現實社會中所經歷的恐懼、脆弱與抗爭。而來自部分玩家的反應,則恰恰證明了這款遊戲所揭示的問題依然存在於現實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