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來,關於「Switch 2」的傳聞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
對於這些傳聞,玩家們有質疑其性能的、有質疑發售時間的,還有質疑遊戲兼容性的,唯獨沒人質疑「NS2將會附帶一顆攝影機」。
那可不,將攝影機融入遊戲,那可是任天堂最擅長的絕活,其歷史之悠久甚至能追溯到上個世紀。
GameBoy攝影機
早在1998年,任天堂就為GameBoy遊戲機推出了一款攝影機卡帶。
這款卡帶頂部是一個巨大的球形攝影機,並且支持180度旋轉,轉向內側就可以實現自拍!這在1998年簡直不要太酷,要知道世界上第一款帶攝影機的手機,要2年後的2000年才問世,成為主流旗艦標配更是好多年後了。
更厲害的是,GB攝影機在拍攝完照片後,玩家還可以直接在卡帶內進行簡單的編輯。
而通過聯機線連接到專用的GB印表機外設後,甚至可以很方便地實時列印出來。有趣的是,拍立得「Instax」也是同一年誕生的。但比起拍立得,GB印表機使用的是熱敏紙,就是超市里用的小票,因此成本也低不少。
成人臉部訓練DS
時間來到NDS時代,憑藉NDS奇妙的觸控屏交互方式,以及兩塊螢幕的獨特設計,加上《腦鍛煉》《任天狗》等一眾超創新遊戲的誕生,NDS帶來了海量的新玩家。
而在這一眾藍海遊戲中,一款名為《成人臉部訓練DS》吸引了許多愛美人士的注意。
這款遊戲擁有兩張卡帶,一張是NDS卡帶,和普通NDS遊戲一樣;另一張則是GBA拓展卡帶,造型和GBA卡帶一樣。
玩家需要將兩張卡帶同時插入NDS或NDS Lite,將GBA卡帶上的攝影機彈出(Lite因為GBA卡帶突出,因此無需彈起攝影機),並將遊戲機豎起來遊玩。啟動遊戲後,玩家就能在畫面中看到自己的臉。而遊戲的主要玩法,便是根據另一塊螢幕的示例,做出相同的表情,以達到豐富面部表情、鍛煉臉部肌肉的效果。
和《腦鍛煉》這款遊戲是由「東北大學未來科學技術共同研究所的川島隆太教授」監修一樣,這款主打美容的遊戲,也請來了「鹿兒島大學醫學部附屬病院生化學研究室的犬童文子」負責監修...
Wii遙控器
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可視化攝影機,任天堂也將攝影機技術融入到了手柄之中。
在Wii遙控器手柄前段,有一顆紅外攝影機,會不停捕捉正前方的紅外線。而那個看似很高級的「感應條」,其實自身並沒有任何感應元件,純粹是在感應條的兩側,分別放置了幾顆紅外燈。
當手柄上的攝影機捕捉到感應條發出的紅外光,就能通過感應條兩側紅外光之間的距離、位置,進行實時的動作感應。
也正是因為這一原理,當年有的玩家感應條壞了,就往電視機前放兩根蠟燭,Wii手柄同樣能識別到
此外,因為感應條發出的紅外光不算很強,在室內有強烈陽光照射,或是室外環境時,Wii手柄對著螢幕的靈敏度就會大幅下降,甚至出現失靈的情況。
NDSi
NDSi是任天堂第一款標配自帶攝影機的遊戲機,其名字里的「i」同時也諧音「eye」,即遊戲機上的那兩顆攝影機。
DSi的上屏外側和轉軸內側各有一顆攝影機,均為30萬像素。DSi發售於2009年,當時極少數主打高質量鏡頭的手機,已經有了接近普通數位相機的水平了,但總體來看,大多數普通用戶的手機也就只是「拍個亮」,因此DSi的攝影機在當年還是比較有可玩性的。
為了讓拍照更具趣味性,任天堂在DSi的相機軟體中,加入了各種濾鏡、裝飾,甚至DSi的主頁上螢幕,就是玩家拍攝的照片。
DSi的攝影機不僅能用來拍照,同時也有少量遊戲支持。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寶可夢 黑白》。
在許多玩家印象里,《寶可夢 黑白》和普通NDS遊戲沒什麼區別,那是因為盜版燒錄卡基本只能運行NDS模式。
而《寶可夢 黑白》,以及後來的《黑2白2》卡帶都是「DSi兼容卡帶」,插到NDS里就是NDS模式,插到DSi里則可以運行專用的DSi模式。
在DSi模式下,《寶可夢 黑白》中的通訊器可以讀取攝影機,讓幾位聯機中的玩家相互看到對方。
3DS
儘管DSi就已經搭載了攝影機,但受到性能限制,這顆攝影機的玩法相對傳統。
而到了3DS時代,得益於性能的提升,任天堂終於實現了他們心心念念的AR玩法。
AR的中文名是「增強現實」,即通過圖像識別和處理,將攝影機捕捉到的畫面,和遊戲場景結合在一起。並且這樣的結合往往是基於圖像識別的,例如對桌面這類平面的識別,或是對於二維碼等專用圖像的識別。
為了展示這些特性,任天堂在3DS的系統中內置了兩款AR小遊戲。其一,玩家在掃描購機附帶的AR卡後,就能看到各種遊戲角色出現在了現實之中;其二,則是可以拍攝家人朋友的臉部照片後,在場景中進行體感射擊。
除了系統自帶的小遊戲,3DS也有不少運用到了攝影機和AR的作品。例如可以抓寶可夢並傳輸至BW的《寶可夢 AR探索者》、《零》系列衍生AR遊戲《心靈筆記 附體寫真》、用到了人臉識別技術的《New Love Plus 》等等......
儘管受到運算能力、螢幕清晰度、相機解析度等種種硬體限制,許多用到攝影機的遊戲效果其實很勉強,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任天堂以及這些遊戲都是如今AR技術的探索先驅。
NS紅外攝影機
如今的NS雖然沒有傳統攝影機,但是它還是和Wii手柄一樣,在右Joy-Con的底部搭載了一顆紅外攝影機。
利用這顆攝影機,NS可以實現距離感應、圖像邊緣感應等一系列功能。而《Labo》系列也正是利用這些功能,創造了一系列異想天開的玩法。例如鋼琴的琴鍵按壓識別、玩家肢體動作識別,甚至是VR中的空間定位。
由於NS本身沒有攝影機,因此這一代主機雖然性能上足以實現非常好的AR效果,卻始終沒有AR遊戲誕生。
但任天堂對於AR技術的渴望未曾中斷,於是在2020年,任天堂推出了全新的《瑪利歐賽車實況 家庭賽車場》。不同於傳統遊戲,這款AR馬車需要搭配特殊的硬體遊玩,在小車頂部有一顆攝影機,可以將拍攝到的畫面實時傳輸到NS,然後NS將遊戲畫面與現實畫面相結合,實現在現實場景中開賽車的玩法。
儘管被許多玩家吐槽「玩不起」「為了玩著遊戲得買套房」,套裝的價格也從最開始的六百多元一路跌到了兩百多,但無法否認的是,本作在AR的創意應用上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如今,不斷有傳聞提及「NS2配有攝影機」,並且任天堂近兩年的專利也顯示了多項AR技術,甚至《王國之淚》中的普爾亞平板就自帶攝影機。
可以想像,NS2在標配攝影機後,能在AR玩法上帶來更多別樣的體驗,為遊戲帶來更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