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運動健將馬力歐,怎麼偏偏不打籃球?

2025年10月30日 首頁 » 遊戲速遞

NS2明年已經有了多款第一方,但包括《火紋 萬縷千絲》《寶可夢Pokopia》《耀西不可思議的圖鑑》等作品,都還沒確定發售日,只有一款《馬力歐網球 狂熱》確定了2月12日發售。

這次的《馬網》新作看起來是回歸系列原本的樣子,不再像NS的《馬網Ace》那樣像個格鬥遊戲了。

不過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馬力歐》系列這麼多運動衍生遊戲,賽車到網球,從高爾夫到足球,怎麼偏偏少了籃球呢?怎麼說籃球也是世界最大的體育運動之一啊!

運動健將馬力歐怎麼偏偏不打籃球

正如大家在上面圖中看到的,其實馬力歐並不是不會打籃球,而是籃球只包含在了運動合集遊戲中,卻不像網球、足球那樣有一整款單獨的遊戲。

但很多年前《馬力歐》是有推出過單獨的籃球遊戲的,它便是NDS上的《馬力歐籃球 3對3》,不少玩家至今仍然對其心心念念。

運動健將馬力歐怎麼偏偏不打籃球

嚴格來說,馬大叔第一次參與籃球項目,是在NGC版本的《NBA街頭籃球V3》中,他以聯動角色的身份加入了本作中。

但正經來說的話,NDS這款《馬力歐籃球 3對3》才是《馬力歐籃球》的第一款遊戲......也是唯一一款。

儘管在那之後的《馬力歐大運動會》中也包含了籃球項目(且玩法核心也類似),《馬力歐聚會》中也有籃球小遊戲,但純粹以籃球為主題的《馬力歐籃球》僅此一部。

運動健將馬力歐怎麼偏偏不打籃球

而在這樣一款頗有些傳奇色彩的遊戲背後,還牽扯到了另一家大家熟知的遊戲公司——SQUARE ENIX。

想必大家都知道當年《Final Fantasy VII》放棄N64,轉投索尼平台的事,這也讓任天堂和SQUARE一度翻臉。

時過境遷,很多年後SQUARE和ENIX合併,和任天堂的關係也得到了修復。

於是在2006年,任天堂和SE合作,推出了這款NDS平台的《馬力歐籃球 3對3》。

運動健將馬力歐怎麼偏偏不打籃球

正如遊戲的標題所示,本作並非標準的5v5籃球,而是採用3v3的規則。

3v3的模式最早起源於美國的街頭籃球,骨子裡就帶著一股「隨性」的氣質,而這也和馬力歐的追求不謀而合——不破壞原有規則,且更具遊戲性。

當然,使用3v3規則,更多其實是以下兩方面的考量:其一,是NDS的性能不夠用,做5v5可能嚴重犧牲遊戲性;其二,則是NDS螢幕太小了,解析度又低,過多的角色同場會很難看清。

運動健將馬力歐怎麼偏偏不打籃球

如今不論是《NBA2K》這種偏擬真風格的籃球遊戲,還是一系列卡通誇張風格的作品,其操作模式總體來說是比較相近的,都逃不開一套按鍵控制。

但《馬力歐籃球》則充分運用了NDS的觸屏特性。除了角色的跑動是由方向鍵控制的以外,包括傳球、投籃等操作均可在觸摸屏上完成。雖然在設置中也可以自定義,將一部分觸摸屏的功能映射到ABXY按鍵上,但也有一部分招式只能在觸屏上完成。

是的,和其他一眾馬力歐運動遊戲類似,《馬力歐籃球》在不破壞籃球基礎規則的同時,也融入了一系列讓遊戲更好玩、更具互動性的招式。

運動健將馬力歐怎麼偏偏不打籃球

而和其他《馬力歐》遊戲最與眾不同的一點是,本作不僅由SE代工開發,而且還被融入了來自《Final Fantasy》的可操作角色!

但比較離譜的是,SE似乎想故意抬高自家角色,因此在本作中,《Final Fantasy》的角色招式普遍都要比《馬力歐》的角色強得多,在平衡性方面受到了許多批評的聲音。

此外,遊戲中不太聰明的AI、略顯無趣的小遊戲,也讓遊戲的口碑有所下降。

這雖然是一款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在玩法和畫面等方面都收穫了不少讚譽。但綜合來說只是一款中規中矩的作品,最終銷量也僅有150萬套。

運動健將馬力歐怎麼偏偏不打籃球

隨著時間的流逝,遊戲中的那些缺點也漸漸淡去,玩家們印象中的《馬力歐籃球》,更多是一款玩法頗具新意,內容量豐富,模式眾多的遊戲。

尤其是進入NS時代後,《馬力歐網球》《馬力歐高爾夫》《馬力歐足球》這三部作品齊聚一堂,卻沒有了《籃球》的身影。許多玩家都期待其能夠推出續作,以彌補當年初次試水的諸多遺憾、

運動健將馬力歐怎麼偏偏不打籃球

NS上的《馬力歐網球》尚可,但《高爾夫》和《足球》的質量和內容量都比較一般。

如今NS2即將迎來《馬網》的新作,或許未來任天堂也會重新考慮《馬力歐》的運動遊戲,將更多運動項目以內容豐富的完整作品形式呈現出來。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