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napdragon for India」系列活動的框架下,高通於印度成功舉辦了 XR Day 技術峰會。會上,移動、計算和 XR 事業群總經理亞歷克斯·卡圖茲安(Alex Katouzian)表示,智能眼鏡將成為消費科技領域的下一個關鍵類別,有望成為人們隨身攜帶的又一重要智能設備。
高通與 Meta 在 Ray-Ban 眼鏡上的合作已取得顯著成效,這一成功案例無疑為智能眼鏡市場注入了強大信心。卡圖茲安透露:「大家已經看到了 Meta Ray-Bans 和 Oakleys,如今它們的規模相較於去年或前年已不可同日而語,出貨量增長了六到七倍。」
基於這樣的市場表現,高通正全力進軍智能眼鏡領域,並推出了一款專為下一代智能眼鏡量身定製的新晶片——AR1 Gen 1。與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所搭載的驍龍 AR1 Gen 1 相比,全新的 AR1 Gen 1 在晶片面積上縮小了 28%,眼鏡支架高度降低了 20%。
在性能方面,該晶片在電腦視覺、語音喚醒、藍牙播放和影片流等關鍵應用場景中,耗電量減少了 7%,有效延長了智能眼鏡的續航時間。此外,高通還承諾通過支持雙目顯示、圖像穩定和大型多幀引擎等技術,為用戶帶來「優質」的圖像質量體驗。
儘管目前智能眼鏡尚未真正獲得廣大消費者的廣泛青睞,但高通對這一領域的未來充滿信心。卡圖茲安指出,眼鏡將成為人們攜帶的下一代計算設備。然而,開發適用於眼鏡的晶片並非易事,由於眼鏡的形態與智慧型手機截然不同,為智慧型手機設計的處理器無法直接應用於眼鏡。
卡圖茲安解釋道:「眼鏡,尤其是 AR 眼鏡,工作功率低於 1 瓦,而個人 PC 的工作功率高達幾十瓦,手機的工作功率則在個位數瓦特範圍內。從幾十瓦降至個位數,再到如今的 1 瓦以下,每一步能耗的降低都是一個數量級的飛躍。我們為 AR 眼鏡設計的晶片充分考慮了電池續航問題,在最大限度減少耗電量的同時,依然能夠提供足夠的性能,確保眼鏡具備實用價值。」
卡圖茲安還指出,儘管 Meta Ray-Ban眼鏡在當下市場中備受歡迎,但為其提供動力的技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用戶使用 Meta 眼鏡時,必須在手機上下載應用程序,然後與設備進行連接。
高通認為這種方式並非最佳選擇,因為應用程序會喚醒手機的大型處理器來完成工作,當眼鏡與手機靠近時,雖然能意識到有另一個計算設備,但效率仍有待提高。高通希望通過低功耗藍牙或低功耗 Wi-Fi 技術,將計算任務卸載到智慧型手機上,在眼鏡和手機之間建立更好的上下文感知機制。
卡圖茲安設想,未來智能眼鏡與智慧型手機、智能手錶的關係將類似於當前智慧型手機與智能手錶的協同模式。每個設備都將擁有獨特的角色,並擅長於各自特定的領域。
他舉例說明:「想像一下,一塊手錶搭配一副眼鏡。手錶能夠實時監測你的身體健康狀況,而眼鏡則提供關於外界環境的資訊。當兩者結合時,你的健康狀況和周圍環境資訊將融為一體。此外,手機作為強大的計算工具,存儲著你的個人資訊,如日曆、電子郵件、簡訊、位置等日常必需品。將手機與眼鏡和手錶相結合,就可以把計算任務轉移到手機上。例如,在手機中存儲一個大模型,當你詢問『嘿,我今天在德里應該做什麼?』時,眼鏡會檢測到天氣多雲或即將下雨,而手機會根據你的位置和興趣領域給出合適的建議。」
在未來的智能設備生態中,人工智慧代理將成為手機、手錶和眼鏡等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卡圖茲安表示,高通正在研究一種將蜂窩調製解調器直接嵌入眼鏡的方法。「我們計劃將蜂窩調製解調器集成到眼鏡中,就像如今它在手錶中的應用一樣。眼鏡不能過於沉重,否則會影響其可用性和舒適度。因此,我們非常注重晶片組和軟體的封裝與劃分,以確保眼鏡能夠舒適地佩戴一整天。」
基於對智能眼鏡未來的堅定信心,高通正積極鼓勵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在生產智慧型手機和可穿戴設備的同時,加大對智能眼鏡的生產投入。卡圖茲安強調:「我們具備讓設備在上下文環境中相互感知的能力,因此它們無需依賴應用程序。如果 OEM 能夠同時製造手機和眼鏡,他們可以利用我們的協議,充分發揮手機或手錶的功能。我認為這就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