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常見用品也蘊藏著出乎意料的危害,據媒體報道,今年5月,一名1歲半的幼兒因誤吞紐扣電池,出現了嘔吐、拒食等症狀。
送醫後發現,這枚紐扣電池已在孩子食道中卡壓了約10小時,造成了不可逆的食道腐蝕穿孔,導致孩子終身殘疾。
醫生指出,紐扣電池一旦卡在食道,其危害極大,就像啟動了一個微型電烙鐵,短時間即可引發嚴重灼傷。
若卡壓時間超過6小時,甚至可能導致食道穿孔。部分患兒因此需手術切除部分食道,或面臨終身進食困難的困境。
醫生提醒廣大家長,需重點排查家中的電動玩具、有聲書、遙控器、汽車鑰匙等可能含有紐扣電池的物品,以防孩子誤吞。
此外,磁力珠和強酸強鹼清潔劑(如潔廁靈、冷氣清洗液)也是兒童誤吞的高危物品,同樣需要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資料顯示,紐扣電池,也稱扣式電池,是指外形尺寸像一顆小紐扣的電池。
與柱狀電池(如市場上的5號AA等電池)相比,紐扣電池一般來說直徑較大,厚度較薄。
紐扣電池種類繁多,多數以其所用材料命名,如氧化銀電池、鋰電池、鹼性錳電池等。
從充電性質來看,紐扣電池一般來說有充電和不充電兩種。
充電的紐扣電池包括3.6V可充鋰離子扣式電池(LIR系列)、3V可充鋰離子扣式電池(ML或VL系列);
不充電的紐扣電池則包括3V鋰錳扣式電池(CR系列)及1.5V鹼性鋅錳扣式電池(LR及SR系列)。
從電池類型劃分,紐扣電池又可分為化學電池和物理電池兩大類,其中化學電池應用最為普遍。
化學電池由陽極(正極)、陰極(負極)及其電解液等組成。其外表為不鏽鋼材料,作為正極;負極為不鏽鋼的圓形蓋。
正極與負極間有密封環絕緣,密封環通常用尼龍製成,除起絕緣作用外,還能阻止電解液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