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VR產業回暖的重要節點,也是藍柏林與87870重新審視行業邏輯、重建生態路徑的關鍵時刻。過去我們更多在關注技術進化和內容突破,而今天,我們更關注整個線下XR生態中最有可能撬動用戶增長的「超級節點」——VR大空間。
「現在VR產業不缺好設備、好內容,真正缺的是承接用戶的『內容場域』。你得有個地方能讓人第一次真正走進沉浸世界。」藍柏林說道。

增量來自「線下再結構」
大空間的火熱,已經引發了新的行業變革。
藍柏林指出,當前VR產業的關鍵變量,已經從「設備驅動」階段,進入到以線下沉浸空間為核心的「體驗重構」階段。傳統以頭顯為中心的技術競賽,正在讓位於對空間、交互與內容編排的系統性整合。
「過去大家拼硬體,現在比的是『你能不能把10個普通人同時帶進一個故事裡』」他說。
這一變化並非空談,而是產業發展規律的體現。從2023年起,百平米級、多人協同、劇場式內容結構的大空間項目在一線城市開始顯現出穩定的營收能力。據87870研究顯示,坪效最高的頭部項目,其單位小時產出可達5400元,遠高於行業基準。這樣的差距背後,正是「體驗重構」正在重新組織和設計行業技術。
藍柏林進一步解釋道:「一個真正的大空間VR項目,不是把設備從一個小房間搬到一個大倉庫,而是要圍繞『多人共同沉浸任務』去設計整個動線、場景轉換、交互節奏,甚至包括用戶之間的角色分配和情緒引導。這是對體驗結構的重新組織。」

此外,藍柏林也指出內容邏輯的變化正在倒逼系統升級:「如果你的內容是射擊遊戲,那1對1的設計可能就夠了,但如果你要做沉浸式劇情推進,那至少得讓五個人同時理解、共同協作,這對系統負載、延遲容忍度、語音識別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認為,大空間VR不是『放大設備體驗』,而是『構建空間故事結構』。而這種結構的搭建,是目前最值得押注的增量路徑。」藍柏林說道。
內容需要「親民而不降智」
關於內容標準,藍柏林提出了一個關鍵詞:「親友屬性」。
「當然不是越複雜越好,重要的是要讓一個沒有任何VR經驗的普通人,在15分鐘內進入角色,和朋友一起完成一段沉浸任務。」在他看來,這種內容必須既有門檻低的情緒引導,又要在互動設計上保持深度,是「親民」但絕不「降智」。
目前,VR大空間作為更高品質的VR體驗,吸引了許多新客以及曾經體驗過VR的回頭客,但行業仍然面對真正多次復購的難題。在線下調研中,87870也發現,大多數消費者並非發燒友,而是家庭、情侶、朋友組團等社交團體。
所以,在目前的內容設計方向上,藍柏林認為,更應該為這些團體進行內容上的優化。

另一方面,他也指出,內容設計要兼顧翻台率與復購動力。
「我們觀察到,很多高票價的項目並沒有帶來對應的高營收,反而是那些40元到80元的中等票價項目,因為設計輕巧、社交性強、復玩度高,反而成了坪效黑馬。」
藍柏林認為,這說明價格只是表象,真正決定商業成敗的,是人流、選址、內容結構之間的整體配置。他進一步指出,親友屬性不是一種投機性的內容迎合,而是一種以關係導向為中心的內容組織方式。
「很多人都在討論怎麼讓內容更沉浸,我覺得真正沉浸的,不是解析度和觸感,而是『人際關係的臨場感』。」藍柏林說。

平台即能力,87870將持續為VR大空間項目提供助力
在藍柏林看來,線下沉浸空間正是連接用戶與元虛擬世界的現實入口,也是推動VR真正走向規模化應用的關鍵路徑。為此,87870正從內容平台轉型為系統化生態載體,圍繞「內容標準化」「體驗複製化」「社區運營化」三大核心,構建起工具、平台與服務一體的支持體系。
「我們不是單純做媒體流量,而是希望把我們對用戶、開發者和內容落地的理解,變成別人能直接用的能力。」藍柏林表示。
依託於87870VR網、87VR助手、87VR APP等服務、產品以及工具,和自身多年來在內容製作、媒體傳播、展會合作、用戶運營等方面積累的行業資源,87870正積極服務於全國各地有意布局VR大空間的項目團隊與城市場景。
「如果說前十年VR靠產品推進,接下來十年一定要靠場景系統化。」藍柏林強調,87870未來也將繼續深耕大空間這個領域,用平台資源、技術理解和內容傳播能力,為更多優秀的大空間項目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