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怪獸叔在很多篇內容里都有提到《英雄無敵》,但卻從來沒有仔細介紹一下這個系列神作。

故事還要從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說起......
締造者的巔峰
1937年的大洋彼岸,英式西幻神話的鼻祖托爾金為了給自家孩子一個與眾不同的童年,便創作出了一系列經典的奇幻小說。

《哈比人》和《魔戒》中許多西幻的種族設定依然沿用至今,比如獸人、矮人、精靈、巨魔等等。
而在電子遊戲史上,由新世界(New World Computer)製作的《魔法門》(全稱-魔法門:聖殿內的秘密)或許是第一款將托爾金作品設定具象化設計出來的遊戲。

《英雄無敵》系列的起始《魔法門》實際上並不是戰略遊戲,而是ADD式的RPG遊戲。
1986年,新世界打磨了三載的《魔法門》成功發售,並在後來成為了與《DND》、《創世紀》齊名的歐美RPG里程碑。

除了參考托爾金老爺子的種族設定外,《魔法門》對環境、魔法、機制的設計都有大量的自主創新,可以看出其中很多設計對暴雪的《魔獸》、TH的《上古卷軸》等經典系列都有很深影響。
除了名聲在外的《魔法門》,新世界還開發過《核戰爭》、《國王的恩賜》、、《星球邊緣》等其它風格的遊戲,不過沒有獲得太多關注,而在開發之外新世界也從事遊戲發行業務,但比起《魔法門》來說這些工作都不算太成功。
直到1995年,新世界在《魔法門》原有的設定上開發出了《魔法門之英雄無敵:戰略任務》(第一部英雄無敵)後,3DO公司才開始關注他們並最終決定收購新世界。
繼任者的技窮
在3DO工作的這段時間裡,新世界原班人馬開發出了玩家心目中的封神系列——《英雄無敵3》。

除了人們熟知的《英雄無敵3:死亡陰影》之外,這一代的英雄無敵還有「末日之刃」和初始版本。
自《英雄無敵3》開始,遊戲的主要適配系統也從DOS逐漸轉變為Windows。

雖然《英雄無敵3》不僅銷量出色還獲得了玩家與媒體的一致好評,但3DO整體的業績卻在一直下降;
到2003年,《英雄無敵4》的「戰爭之風」版本更新後,3DO終於無以為繼迎來了破產的命運。

在破產之前3OD將《魔法門》整個系列的版權都出售給了育碧,那麼也就是說從《英雄無敵5》開始的往後所有系列都是在育碧的授意和監督下開發的。
當然,由尼瓦爾(Nival)開發的《英雄無敵5》也算質量上乘,不僅在原有的基礎上升級了畫面和動效,並且還力所能及地簡化了遊戲界面。

不過當我第一次看到《英雄無敵6》的時候,我滿腦子都是問號;
畫面雖然提升了,但UI變得奇醜無比,不僅如此,主城中的環繞動效也沒了,戰鬥部分也一塌糊塗,總體來看都不能說是退步了,因為我感覺哪怕是系列第一部也沒有如此不堪。

最讓人感到驚訝的是,通過媒體評分最終《英雄無敵6》收到的是「普遍好評」,對此怪獸叔無言以對,只能請大家記住這三個開發公司:黑洞娛樂(Black Hole Entertainment)、Linmbic娛樂、維塔士(Virtuos)。
雖然《英雄無敵7》有朝《英雄無敵5》的方向回正,但除了UI有些還原之外很多細節部分依然比不上五代。


整個《魔法門》漫長的換代歷史有過高光時刻,有過平庸時期,但最終以爛尾收官實在是令人唏噓,在我心中,《英雄無敵》終結於第五代的「東方部落」,就像WOW止步於熊貓人之謎一樣。
PS:在3DO之前,新世界也曾被NTN通訊收購,在3DO收購後新世界從子公司規模縮小到了部門,最終在3DO破產後就地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