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注:我們會不定期挑選 Matrix 的優質文章,展示來自用戶的最真實的體驗和觀點。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少數派僅對標題和排版略作修改。
2024 年任天堂博物館開業之後,我內心也早早給這個地方加上了標記。恰好今年 5 月在博物館官網上搶到了端午節期間的門票,就順水推舟安排了一次短暫的京都之旅。
行程上沒有選擇比較火的「大阪 - 京都 - 奈良」的組合,也沒有選擇「清水寺 - 三年坂」這樣的京都市內著名線路,而是任性的選擇第一天去任天堂博物館,第二天去嵐山徒步,第三天閒逛 返程,這個行程可以說是非常「少數派」了。
任天堂博物館
任天堂博物館的前身是 1969 年建立的任天堂小倉工廠,最早期生產撲克牌和花札牌,後來也研發了光線槍、超級怪手的玩具。
關於任天堂的歷史,非常推薦站內 @Kiririn 寫的《「世界主宰」的掌機之路》。
光線槍——最著名的遊戲是「打鴨子」
在 21 年的時候,任天堂啟動了小倉工廠的規劃案,建設一個以任天堂各種遊戲設備為主的博物館,經過 3 年的籌備,最終在 24 年的時候正式對外開放。
門票預約與購買
購買門票需要在博物館官網上抽票,一般是抽 2-3 月後的,比如當前是 7 月,抽的票則是 10 月的。根據你選擇的日期、時間預約好之後,官網會通知你是否搶到了名額(算是個比較人性化的預約系統)。
周末人多,早上人多
除了抽票之外,還可以試試直接買日曆中放的票(請注意周二一般休息),具體放票時間需要注博物館的官方 X 賬號,會不定期通知。如果你沒有搶到,也可以每天刷一刷官網,會有一些漏票放出(漏票一般時間都不太美麗)。我買到的就是最後一個場次入場的漏票,遊玩的時間整體會短一些。
購票提示:
1. 需要提前註冊任天堂賬號,用作綁定。
2. 需要嚴格的與護照名字對應上,現場工作人員會查護照的。
預定完成後,需要你製作入館證的形象,你可以選擇固定的樣式(下圖中),也可以自己捏臉(下圖左),用於捏臉的 Mii 可是從 2007 年就存在的上古級服務,這麼多年居然還很好用,讓我十分驚喜。
到了入場前一天,郵件會通知你可以查詢門票二維碼,到了這個時候還等什麼?沖!
入館
說是在京都,其實小倉工廠距離京都市區有一段的距離(從京都站出發,電車預計 30 分鐘左右),而且中途會從京都地鐵更換為近鐵京都線。因為不知道這一點,我拿著京都地鐵一日票進站,但下車之後出不了站,只好呼叫工作人員重新補票。
從小倉站出來走幾步就到博物館門口了,周邊依然是城鄉結合部的樣子。
任天堂元素從進門的地方就開始了,比如存包的地方是 Gameboy 的卡帶造型。
園區裡面也有不少可拍照留影的地方,比如瑪利歐的旗杆等。
整個博物館分主館和餐廳兩大部分,我們因為入館比較遲,因此直接放棄了餐廳的體驗。進入主館後,可以拍照和不可以拍照的地方都有明確的提示,主要是 2 樓展示的歷史上任天堂所有的遊戲機以及各種開發的原型,這部分全都不能拍照,唯一可以拍照的是:
石頭上的皮克敏
二樓除了看歷史老機型,還能一睹當時尚未發售的 Switch 2 的真容。實話說當時近距離看完之後毫無波瀾,更多的時間請留給一樓的互動區域,這將是博物館裡最棒的一部分。
還記得入場的時候換取的入館證嗎?每個人的入館證中都有 10 個遊戲幣,他們都可以用來遊玩一樓的遊戲。根據遊戲的內容不同,有的遊戲需要 1 個幣,雙人遊戲是 2 個,同行兩個人去還可以交換體驗不同的遊戲;值得一提的是,雙人遊戲過程中會拍照並實時上傳官網(90 天內可以下載照片),非常有趣,值得拉上你的伴侶/好兄弟姐妹前往體驗。
比巨大的 wii 雙人遊戲
雖然是博物館,但你不太需要在意語言障礙,一則是館內的工作人員英語水平都很棒(遠超當前日本年輕人水平),二來老任的遊戲就是那種你一個字都不認識也能開心玩下去的作品,完全不用擔心。
在一樓酣戰排隊最久的遊戲是Zapper & Scope SP,就是拿著光線槍、火箭炮對著螢幕上的小怪物們瘋狂射擊(可以看做是次世代打鴨子),8 人一組比誰更強(第一名金色光線槍、第二名銀色光線槍)。本人竭盡全力的打下了 190 分,如果按排隊的前兩組妥妥第一,奈何左邊的日本大哥實力驚人,最後只好拿著第二名的截圖回家。
遊戲記錄是存在官網上的,很贊
10 個遊戲幣大約只能體驗整個區域四分之一的遊戲,這種取捨讓整個遊玩體驗變得更有意思,也縮短了大家在一樓互動區停留的時間。不過我在現場看到不少男士一手拿三張卡玩(可能是老婆孩子的入館證),快樂直接乘三。
購物和其他
從互動區走出來迎面就是購物商店,這裡有各種對應遊戲機的周邊,大多是鑰匙扣、書籤、簽字筆、本子、糖果、T 恤之類的東西。我摸了下 T 恤質量確實不行,所以只買了點遊戲畫片回來準備送人。
友情提示,京都市內還有一家更大的任天堂商店(大阪也有),部分東西是重複的。
當然一樓還能預約參與另外的互動項目,比如親手製作花札牌和花札牌對戰,這就看大家對這些是否感興趣啦。
⛰️嵐山徒步
嵐山的安排也算是突然,因為端午假期期間遊客非常多,加之清水寺這些知名景點人氣爆棚,常常是堵的走不動道的狀態(後來聽說這兩天周杰倫也在京都遊玩),因此規划行程的時候果斷選擇了一個小眾線路——嵐山徒步。
這條路線開始於高山寺,經過「東海自然步道」,最終抵達愛宕念佛寺,實際上還可以一直走到竹林小徑——渡月橋,看大家的體能了。
徒步開始
高山寺作為起點有個非常好的優勢——坐公交可以直達。從市內坐 8 路汽車,1 小時坐到終點站,下來就是高山寺。
高山寺是世界文化遺產,寺內還有日本國寶和重要文化財產等可以參觀。不進入石水院的話,其他地方是免票參觀的。
從高山寺下來,還會路徑西明寺與神護寺。神護寺名氣更大一些,不僅空海(日本留學僧)在這裡修法,它同時也是真言宗的本山之一。有趣的是,這個地區也是因為神護寺才改名叫做高雄山,這個名字又在幾百年後影響了台南一座叫「打狗」的城市改名為高雄市。
從神護寺開始,就正式進入了「東海自然步道」,這是日本厚生省 1974 年修建完畢的一條橫跨多個縣市的超長自然步道,雖然整體維護的都還不錯,但時間久遠,中間有不少難走的地方(需要攀上攀下),走這個步道還是需要換防滑的鞋子。
在步道行進過程中會路過一片杉樹林,查詢了一下之後發現這裡是幾百年人工栽種的經濟林木——北山杉,怪不得林子中間被清理的十分乾淨,不少樹上還有人工除蟲的痕跡。
除了杉樹之外更多的是楓樹,夏季楓樹風姿不顯,只是給地上帶來交錯的斑駁。等到秋季相比滿山的楓葉應當也是美麗的風景。
到秋季,這裡是另外的風景
一路上除了遇到幾位越野跑者,全程沒有見到別的遊客,享受了幾個小時的寧靜。等走到了愛宕念佛寺的時候,遊客才多了起來。
這個寺廟與前面幾家歷史悠久的不同,它是 1980 年搬到這裡重建的。也正因重建的契機,工匠們在私立雕刻了上千個不同的石像,其中還有不少是其他人捐贈的,這些石像成群結隊的出現在寺廟裡的各種位置,頗為有趣。
從念佛寺出來,肚子已經咕咕作響,因此沒有強撐著走完全程,而是從愛宕街道走向 JR 的嵯峨嵐山站,趕緊跑回市區吃飯啦。
市內交通
最後還是要提一下京都的市內交通:
優點:
1. 公交車一貫制,無論坐多少站都是同一個費用(想起了自己在其他城市上車拿整理券下車找零的痛苦)
2. 景點相對密集,住在四條附近基本步行就能抵達幾個核心的景點、市場、商場。
3. 沒了。
缺點:
1. 電車線路更複雜,明明面積不大,卻包含了 京都地鐵、阪急電車、嵐電、京阪電車、近鐵電車、JR 六種線路,去每個方向都得選不同的電車。
2. 公交車也分為 市營巴士、京都巴士、阪急巴士、京阪巴士、JR 巴士 五個運營體系。
3. 電車和公交車的割裂,導致一日票能用的範圍及其有限:1100 日元的通票只能乘坐京都市營地鐵、市營巴士、部分京都巴士、部分京阪巴士、部分 JR 巴士;
4. 加之京都的很多景點都是靠步行移動,這張通票就更難坐回本,與東京、大阪的一日票完全不能比了,不建議大家購買。
終語
距離上次在少數派更新已經過去了 830 天,希望這次分享的京都「少數派」之旅可以給大家帶來旅行中的別樣選擇。或許下一次等到錯峰的時候,再去領略京都中的「唐代」風韻吧。
https://sspai.com/post/101180?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