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有最新測試數據顯示,英特爾即將推出的Panther Lake架構移動處理器酷睿Ultra X7 358H再次出現在基準性能測試平台PassMark中,其多核性能表現迎來更新。而近期大量測試數據的錄入,其性能水平逐漸趨於穩定,相對之前較少樣本來說更具說服力。

最新匯總結果顯示,酷睿Ultra X7 358H的多核平均得分為32003分,相較初期僅有兩顆工程樣品時的數據已有明顯提升。更重要的是,這一分數首次超越了前代Arrow Lake-H架構的旗艦級移動處理器酷睿Ultra 7 255H,領先幅度約為4%。測試資訊同時確認,該處理器的最高睿頻可達4.8GHz,但基礎頻率尚未公開。
儘管在多核性能上實現了反超,該處理器的單核表現仍略顯不足。實測數據顯示,其單核得分較酷睿Ultra 7 255H落後約1.4%,提升不顯著。相比之下,從前代酷睿Ultra 7 155H升級至255H時,無論單核還是多核性能均實現了接近20%的跨越式進步。而此次從255H到358H的疊代,整體性能增幅較為溫和,使得外界對Panther Lake架構的初步期待有所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所有測試均基於早期工程樣品,最終零售版本的實際表現仍存在調整可能。性能變化的背後,是核心架構的重新分配。酷睿Ultra X7 358H雖同樣採用16核16線程設計,但其內部配置進行了調整:性能核心(P-cores)減少2個,低功耗能效核心(LP-E cores)則增加2個。這一結構調整可能是導致多核性能提升受限的原因之一。

根據技術規劃,Panther Lake的設計重點並非單純追求峰值性能,而是致力於在保持多線程處理能力的同時,實現比前代更低的功耗。這意味著該架構更注重能效比的優化,適應輕薄型高性能設備對續航與散熱的嚴苛要求。因此,即便當前性能提升幅度有限,其背後的技術方向仍值得關注。後續隨著更多測試數據釋放及正式產品上市,實際體驗將更為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