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創紀錄的2021年之後,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已經連續八個季度下滑,預計2023年的出貨量將比2021年大幅度下降27%。根據市場調查機構TechInsights公布的最新報告,有跡象表明,筆記本電腦市場將迎來復甦,預計2023年第四季度將出現7%的同比增長,然後開啟一段持續的增長期,2024年全球筆電出貨量會實現11%的增長,直到2025年才會趨於平穩。
推動2025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增長的動力有很多,包括Windows 10到11的升級周期、AI PC的增長、基於Arm架構的新款PC到來等因素,預計2025年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將達到約2.4億台的新高度。
今年10月有報道稱,英偉達和AMD都將與微軟合作,在更廣泛的範圍內提供基於Arm架構的設計,支持Windows作業系統,旨在更有效地與蘋果Mac產品里使用的Arm架構SoC競爭。這些設備最早會在2025年上市,要等高通與微軟的排他性獨家授權到期。此外,高通面向PC打造了驍龍X Elite,採用了定製的Oryon CPU,加上針對AI的優化,初步表現相當不俗。
微軟早已宣布,2025年10月將結束對Windows 10的支持。隨著一大批舊設備會被淘汰,用戶需要過渡到新的作業系統,這一過渡時期很可能會迎來新款筆記本電腦的銷量高峰。傳聞微軟在2024年中旬就會帶來Windows 12,搭配引入AI支持的PC,或許會讓終端設備變得更加有吸引力,從而拉動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