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科研團隊在《Nature》發表重磅成果,研發出 「視網膜電子紙」 這一新型反射式螢幕,像素僅 560 納米,解析度超 25000ppi,尺寸與人類瞳孔相當,精準匹配人眼視網膜感光細胞的感知極限,為 VR/AR 等微型顯示場景破解了核心瓶頸。

此前,微型螢幕因像素難以極致小型化(如 Micro-LED 像素小於 1μm 時性能顯著下滑),制約了近眼顯示的真實感。這款電子紙無需內置光源,藉助氧化鎢顆粒的尺寸調控與排布設計,可精準控制紅、綠、藍三色光的漫射與反射,合成各類色彩,施加微弱電壓即可讓像素「關閉」呈黑色,兼顧高畫質與低能耗。
為驗證性能,團隊在 1.4×1.9 毫米區域內重現了名作《吻》,圖像尺寸僅為標準智慧型手機屏的 1/4000。相關學者表示,這是螢幕研發的重要突破,微型化尺寸下實現高畫質與低能耗的平衡,雖技術仍需完善,但有望重塑微型顯示領域,為相關應用帶來革命性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