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移動影像領域的長期探索與引領者,vivo X 系列始終致力於在影像、性能、系統、設計四大長賽道上持續深耕,讓每一代產品都成為技術突破與用戶體驗創新的載體。在 X200 系列成功塑造了這個時代的手機影像新標杆後,踩在巨人肩膀上的 X300 系列不但不能鬆一口氣,反而因為需要尋求新的突破任重而道遠。
至於怎麼做,vivo X300 Pro 給出的回答是「以 Pro 之軀,釋放 Ultra 之力」。從字面理解,即通常為頂級「超大杯」機型配置的極致硬體與體驗,將會毫無保留地注入 vivo X300 Pro 機身之中;在深度體驗一段時間後,我還認為 vivo 在連續幾代機型上都初見端倪的一個質樸願景,如今 X300 Pro 上終於被平鋪直敘地說了出來:讓好的體驗成為標配,再細分需求作為產品差異化特徵呈現。

所以我認為此番 X300 Pro 非但不能被簡單視作年更疊代的常規升級,甚至可以認為它廣納了 vivo 迄今為止最引以為傲的尖端科技,不僅在專業領域持續進步,還對手機影像的「普適易用」重新審視並作出了獨到表達。既專業,又全面。這篇文章也將會從這些實質性的突破展開,讓你更進一步了解 vivo X300 Pro 的大不同,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終回直屏,但不止於直屏
儘管極具辨識度的玻璃與金屬碰撞材質、規整的圓形 DECO 設計令人「一見如故」,但終於用上直屏設計的 vivo X300 Pro 現在儼然成為了我心目中綜合體驗最佳的大屏手機。

vivo X300 Pro 採用了獨家定製的京東方 Q10 Plus 螢幕,不僅具備超高品質的色彩和亮度表現,僅 1.1mm 的極窄四等邊設計也提供了非常驚艷的全面屏視效。而在「亮眼」同時,業界領先的調光策略和藍光過濾技術也確保了長時間觀看螢幕時眼睛的舒適度,還降低了燒屏概率,提升螢幕顯示壽命。

而除了螢幕,vivo X300 Pro 的機體材質和設計也別有新意。它採用的絲絨玻璃後蓋兼具了光面玻璃的通透質感和磨砂玻璃的溫潤防滑優勢,還不沾指紋,充分呈現了旗艦設備該有的秩序美學。而與之無縫銜接的 DECO 既在視覺上弱化了鏡頭凸起,也避免了積灰。
一脈相承卻也不乏新意,好的設計也變得更好了。
衝擊專業,亦返璞歸真的影像表達
拍的好之上還有什麼?——從 X100 到 X200,vivo 用業界領先的影像科技讓手機也能有媲美大型設備的拍攝實力,概念驗證了手機在專業場景下與之相互替代的可行性,於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看到創作者們用 vivo 的兩代產品拍攝出了很多過去難以想像的作品。
而 X300 Pro 作為 vivo 全新影像世代的旗艦代表,在功能性上當然有著更強的獨家影像升級;但相較於「更 Pro」,讓我眼前一亮的反而是 vivo 開始聚焦於平凡日常的細緻洞察,在許多普適場景下都給出了極具特色的解決方案,並在 X300 Pro 上予以呈現。
重塑「真實」,打造自然人像新範式
「人像」一直是 vivo 重點發力的影像領域,尤其是從 X100 系列開始,vivo 與蔡司的更深度合作得以從鏡頭設計到軟體算法協力,以「虛化光斑」為切入點復刻出了可以媲美專業相機的成片效果,是很了不起的壯舉。但對於大部分普通用戶來說,這些專業表現似乎又難以被全面發揮,所以也難免會有覺得自己「用不好」的質疑。
而 vivo 令人敬畏的地方在於,它並不自負,反而一直悉心洞察使用者的需求,既向上突破,也向下紮根。所以在後續的產品中,2 億長焦鏡頭的出現進一步增強了或許是最適合人像表達的「長焦魔法」,在極致的空間壓縮下,即便是最為普通的環境和對象,也能輕易獲得耳目一新的精彩畫面,讓平凡日常的獨特表達更為出眾。除此之外,算法也在不斷優化,傳統的磨皮美膚濾鏡早已成為設置角落裡可有可無的選項,取而代之的是善用光影、色彩和紋理,千人千面千種好看。
所以要說 X300 Pro 在人像攝影的提升,我認為絕不只是唱讀參數可以概括,它既凝聚了整整兩代產品的用戶體驗洞察,也對品牌影像風格作了深刻審視,最後給出了幾近完美的蔡司自然人像解決方案。
X300 Pro 全新的蔡司自然人像影像風格並非簡單的算法升級。鏡頭上,它兼具了藍圖與索尼聯合定義的 1/1.28 英寸、5000 萬像素大底主攝(承載 24mm、35mm 和 50mm 經典焦段),以及經過三代產品打磨後,並與三星、MTK 三方聯合定製的獨家 1/1.4 英寸、2 億像素藍圖 HPBlue 傳感器長焦鏡頭(承載 85mm、135mm 經典長焦人像焦段),在硬體上實現了全焦段的高品質、5000 萬高像素成像,尤其在 85mm 焦段,更可以實現 2 億全像素成像。
與此同時,利用千萬級別的人像資料庫和 AI 協同,實現了從骨相、妝容乃至肌理毛孔痣相等全方位細節保留和疲態優化,輔以蔡司獨家的色彩與光影表現,從此告別暴力磨皮。
總而言之,蔡司自然人像影像風格很難單一地從硬體提升或算法飛躍概述,更不能被粗暴視作一種濾鏡,它集結了 vivo 數年、數代產品的經驗積累,是經過認真思考後的成熟表達。如果說 vivo 此前執著於技術上的追趕對標讓我覺得過猶不及,那麼自 X300 Pro 開始,它真真成為了一台對多數人來說更優於大型器材的人像相機,因為它基於真實,卻又超然於真實。
當然,如果追求更完美的表達,X300 Pro 在自然人像之上還提供了「透亮人像」的選擇,同樣旨在還原真實色彩與光影,但後者會對膚質瑕疵做進一步優化,同時提亮膚色,讓整體更顯通透靈動。而尤為可貴的是,得益於晶片性能的提升,無論自然人像還是透亮人像都能搭配 2 億超清像素記錄,不僅利於後期重新構圖,亦讓你有機會將最滿意的畫面用大尺寸印刷留制。
用「光」的力量注塑更多場景表達
當大底成為手機影像標配,算法也無限趨於成熟,如今手機早就擺脫「日光機」的戲謔在暗光場景里也能有極為不錯的成像效果。但這通常也只是「應對之策」,尤其在用手機拍攝人像時,我們還是、甚至應該是去刻意選擇光線充足的環境拍攝,以追求更好的畫面表現。而幾乎所有相機都會配備的閃光燈,也長期只是被我們用以應急。
在前代產品 X200 Ultra 上,vivo 創新性的首次採用了「變焦閃光燈」概念,使得閃光燈可以配合拍攝焦段以不同光束照亮被攝體,更進一步助力暗光下的人像成片。這極為好用的功能在 X300 Pro 上得到了延續,但這次我不認為它僅僅是作為克服暗光環境拍攝的手段,反而成了一種鼓勵大家到暗光環境中創作的優勢。
在 X300 Pro 上,變焦閃光燈得以進一步優化,尤其是在 24mm、50mm 和 85mm 三個經典焦段拍攝中,整體亮度相比前代產品有超過 60% 的提升。從廣角端的均勻補光到長焦下的光斑融合技術,為人像攝影擴充了極具想像力的可能性。
我尤其鍾愛用變焦閃光燈搭配人像模式下新增的撕拉片效果拍攝,它並非簡單的套一層濾鏡而已,而是從影像處理管線中就開始介入,利用計算攝影復刻化學顯影的顆粒感和柔焦效果,無論遠近,隨手一拍就能獲得獨特的風格化人像。而從 X200 Ultra 開始我就非常喜歡的 CCD 風格在 X300 Pro 上也得到了延續,極具質感的亮暗部過渡進一步助力風格化人像的出片率。與此同時,X300 Pro 還有專為煙花場景定製的「閃光煙花人像」,在人像補光的同時利用計算攝影去除畫面鬼影和紫邊,進一步渲染節日氛圍。
過去我會建議你不用擔心 vivo 的暗光人像表現,但現在,我想鼓勵你一定要嘗試到黑暗裡去,打開閃光燈,用 X300 Pro 留存更獨具一格的個性和魅力。
從 Live Photo 到專業影片,全鏈路的動態影像創作工具
從 X200 系列開始,vivo 就奠定了自己在 Android 設備里影片拍攝能力的領先地位,到了 X300 Pro,影片能力亦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從規格上來看,X300 Pro 在影片拍攝能力上依舊保持了 Android 陣營里的領先地位,支持拍攝 4K 120fps 杜比視界 HDR 和 4K 120fps 10 bit Log 規格影片,且覆蓋了主攝和長焦鏡頭,參數上可實現從 24mm 到至高 500mm 的焦段拍攝,搭配長焦增距鏡更可一躍至 800mm 焦段。
而在基於人像獨特優化的人像影片模式下,可全鏡頭實現至高 4K 60fps 規格的人像影片,利用計算攝影的實時介入,全新升級人像優先策略,大幅提升人像風格影調效果表現,在保留真實細節的同時均勻膚色、祛除面部瑕疵和消除疲態。特別是協同新增的冷白和負片風格拍攝,隨手一拍即可出片。

而在諸如演唱會等特殊場景的影片拍攝中,得益於全鏈路的錄拍並行架構,可以在不中斷錄製的同時拍攝高清照片,相比其它設備中常見的單幀截圖,無論解析度還是色彩都更勝一籌。而全新的 4K 雙視野錄像功能,支持同時調用兩顆攝影機拍攝,不僅可以前後攝影機搭配,還能在後置三攝中任意兩顆鏡頭同時拍攝全景和特寫畫面,甚至還能切換小窗或分屏拍攝,乃至自由選擇合併保存成一個影片或分別保存為兩個獨立的影片文件。
但正如前文所說,這是一台向上突破,亦向下紮根的手機,所以如果螢幕前的你覺得這些描述晦澀遙遠,不妨看看在基於這些頂級影片規格實力下,X300 Pro 如何將廣受喜愛的 Live Photo 動態照片玩出新意。
基於 X300 Pro 強大的影片攝錄能力,vivo 也不忘進一步強化其動態照片的拍攝能力。除了在基本的動態照片拍攝中提升了畫面清晰度、防抖和順滑裁切,還可以全片疊加人像模式下特有的人像優化和影調風格,甚至可以在後期編輯時利用 AI 智能算法一鍵自動追蹤並消除每幀畫面中的路人。
而我最喜歡的還是從影片中截取合適片段生成動態照片和拍攝創意運鏡動態照片兩個功能,它讓動態照片從一種「記錄方式」升華成了「創作手段」,為拍攝賦予了更多可能。
頂級影像造就全能旅拍神器
無論作為創作工具還是凝聚珍貴時刻,X300 Pro 都是一台上限極高的設備,它既有針對性的功能入口,也提供了以你為主的無限想像力與個性化表達方式。而從影調風格到不同場景的特殊優化,還有很多功能細節我很難在這篇文章中一一呈現,如果你喜歡攝影,或者希望能用一台隨身攜帶的手機拍出與眾不同的好畫面,那麼 vivo X300 Pro 都會是一台不會出錯的好設備。
而我相信當你熟悉了之後,或許會忘記這些令人驚嘆的功能特性,甚至忘記這是一台手機,它會變成你最趁手的留存記憶的方式,尤其在充滿驚喜的旅途里,它還會成為你最便捷好用的旅拍神器。
為了更好地體驗產品功能,我花了不少時間和朋友在不同場景下測試其影像實力,著實令人驚嘆。而在這「有意為之」後,恰逢國慶長假,我也帶著它去了不少地方,卻又是另一番喜出望外。
在沒有目的性的拍攝里,舉起放下變得更隨意了起來,普通模式下超然的色彩與光影表現讓因為眼前一亮所以拍下的畫面變得更精彩絕倫,活潑好動的小朋友自動彈出「抓拍模式」建議,精準捕獲每一個清晰且靈動的笑臉;偶爾想起用人像模式拍人,即便不是漂亮臉龐,但凸顯的主體和極具質感的影調讓成片更為印象深刻。
尤其是搭配長焦增距鏡,它更無限趨近於一台幾乎不會在愜意旅程中攜帶的大型設備,無論遙遠還是黑暗,它都能恰到好處地抓住此情此景。

所以你說那些矚目且耀眼的影像實力重要嗎,定然重要,但更了不起的是,當包袱卸下,即便是輕鬆寫意,vivo X300 Pro 也能與這些美妙相得益彰,所以我反倒覺得是這些平凡畫面更能映襯出它的高光時刻。
影像登頂,全能可靠
一個可能被不少人忽視的冷知識,當一台手機敢以「影像旗艦」自居時,它的綜合性能亦是旗艦。原因很簡單,手機影像的上限從來不是光靠鏡頭模組的硬體規格決定的,更重要的還是其中計算攝影的能力,而這一方面由廠商的算法偏好調教,另一方面則全權取決於手機晶片的運算性能。
X300 Pro 搭載了由 vivo、MTK 和 Arm 三方聯合定義的藍晶 × 天璣 9500 晶片,從以往的「天璣調教看藍廠」到此番的更深度參與,除了性能,側端 AI 能力也有了長足進步。這些表現除了前文提到的照片和影片能力,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 AI 定製美顏功能或許能捕獲不少用戶的心。
在大部分設備或第三方應用粗暴疊加於照片本身提供美顏功能時,X300 Pro 創新性地引入了 AI 定製的概念。簡單來說,你需要先在首次儘可能多上傳自己手動精修過和帶著滿意妝造的照片,至雲端作訓練處理後,再將這專屬於你的美顏風格側載到手機中,之後只需要在相冊中編輯照片並選擇定製美顏功能,即可在本地運行該模型並自動優化。相較於過去懸浮於真實自我的違和美顏,X300 Pro 所提供的 AI 定製美顏功能不僅操作方式更簡單,效果也更好。相較於其他大展宏圖的炫技表演,這無疑是 AI 在手機上的最佳實踐。

而對於 Apple 生態產品雙持用戶來說,X300 Pro 不僅支持此前已推出的所有生態互聯功能,還新增了 iPad 無感互聯,充分兼容手機投屏和文件實時管理等桌面端功能,這也與剛剛推出、日常體驗已經趨同於 macOS 的 iPadOS 26 相得益彰,利好越來越多輕裝出行的上班族。

續航上,得益於更強晶片的功耗優化和 vivo 領先業界的藍海續航系統,即便經過一整天的遊戲、拍照和社媒瀏覽等重度使用,也大可不必續航焦慮,極為可靠。而隨機搭載的最新 OriginOS 6,無論視覺表現或交互方式,再而流暢和穩定性上都有顯著提升。
從影像到綜合體驗,X300 Pro 成功地踐行了「以 Pro 之軀,釋放 Ultra 之力」的核心理念,將最頂級的技術與最深刻的用戶洞察融為一體,儘管依然期待未來 vivo 的不斷進步與創新,但就現在來看,它幾乎沒有短板和遺憾。是一台好手機,也是你得以空前的品質和便捷去記錄、創作和分享生命中每一個高光時刻的創意夥伴。
祝你拍得開心,用得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