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堅持十餘年的封閉生態策略正在鬆動,而這一轉變背後,是中國消費者與國產新能源品牌共同給到的壓力。

據彭博社報道,特斯拉正在內部測試Apple CarPlay功能,並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向用戶推送。這一舉措將打破特斯拉長期堅持的「封閉生態」策略,首次允許iPhone用戶在車載系統中使用CarPlay的部分功能。
與大多數車企不同,特斯拉不會採用蘋果最新推出的CarPlay Ultra,而是將CarPlay以「窗口化」形式集成到其原生系統中。這種有限度的開放,揭示了特斯拉在堅守自家系統與控制權與迎合用戶需求之間的微妙平衡。

可能有人會問,特斯拉一向以其封閉且高度自研的車機系統自豪,為何此刻選擇向蘋果CarPlay敞開大門?
銷量數據或是最直接的動因。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5年10月特斯拉中國銷量僅26006輛,創三年新低,環比暴跌63.64%,同比下滑35.76%。全球市場同樣不容樂觀:瑞典銷量同比降89%,丹麥降86%,挪威、荷蘭均降約50%。

富國銀行分析部門指出,美國聯邦電動車補貼終結與競品衝擊是主因,但「不支持CarPlay」成為關鍵減分項。
市場調研顯示,約三分之一的新車買家將「是否支持CarPlay」視為購車決定因素。對深度依賴蘋果生態的用戶而言,CarPlay的無縫銜接幾乎是「購車剛需」。
特斯拉的CarPlay整合方案頗具特色。它不會取代整個車機界面,而是以「窗口形式」出現在資訊娛樂系統中。

將CarPlay限制在「窗口模式」,既能滿足用戶需求,又避免重蹈傳統車企「硬體賣車、軟體失守」的覆轍。
面對特斯拉引入CarPlay這一新聞,國內部分媒體人的解讀卻顯露出一些局限性。

陳震等國內頭部車評人認為,特斯拉這麼做屬於反其道而行之,因為國內很多造車新勢力的車機,已經憑藉自身出色的性能,做到對CarPlay的完全替代。
只是,也有不少網友認為,CarPlay雖然在功能上比不過國產車機,但論功能已經足夠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