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的樂趣
鳥山明漫畫《七龍珠》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漫畫中的熱血戰鬥場面了,從小悟空時代和武天老師、天津飯爭奪比武大會冠軍,再到迎戰短笛大魔王,後來的激戰賽亞人達爾,那美克星鏖戰弗利薩。
隨著悟空的戰鬥力越來越高,他的戰鬥策略肯定也是在變化的。
就好像一個剛學會武功的人,發現了一本武林秘籍,習得之後,他的打法跟以前肯定是大不相同的。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悟空戰鬥力提升的各個階段,不同的戰鬥策略。
且聽娓娓道來。
回合制文打時代
第一個階段是接受武天老師薰陶前,就是沒有套路可言的小悟空盲打時代,這個階段小悟空在戰鬥中呈現的特點是抗揍。
他對敵人充滿了旺盛的好奇心,所以也不會搶先手攻擊,基本都是等敵人打一下,他再回擊一下,你來我往,看誰最後到下。
比如在和樂平的戰鬥中,樂平先砍了一刀,於是小悟空回了一棒。
但是可以伸縮的金箍棒突然襲擊之後,打了樂平一個措手不及的情況下,悟空並沒有趁勢追擊,而是留給對方進行下一個回合的攻擊,於是吃了樂平幾記狠呆呆的狼牙風風拳。
吃了虧之後,才釋放絕招石頭剪刀布,暫時擊倒樂平。這個階段的小悟空,在戰鬥時會給對手一些喘息的時間,很明顯對手並不如自己,但是自己也不急著打贏對方。
就像剛進入社會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只知道在領導不在時埋頭苦幹,一心扎在加班裡不可自拔,即使有能力也被其他人碾壓,經受著社會的毒打。
開竅
在天下第一比武大會上,與武天老師戰鬥時,雖然這時悟空的戰鬥力不如龜仙人,但龜仙人還是為了勝利而使出了不少違背體育精神的招數。
比如讓悟空睡覺類似催眠的乖寶寶睡拳,最後布爾瑪用吃飯引誘悟空才讓他擺脫催眠。
在小悟空變成巨猿前,被武天老師的萬國驚天掌控制,其實這招有很大漏洞,發動前需要在雙手凝聚氣,花費很長時間。
而小悟空臨場應變能力不足,沒有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而且他還一直在和武天老師嘮嗑聊天。其實這也是武天老師的伎倆,讓他分心。
突飛猛進
在武道會上的戰鬥,充其量也只是較量,只決勝負不分生死,但迎戰短笛大魔王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小林祭天讓悟空憤怒,這也是小悟空全力以赴的第一次戰鬥。
悟空主動出擊,打了魔王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接下來,短笛大魔王一鼓作氣的反擊之下,小悟空被哐哐狠揍,感受到戰鬥力差距的小悟空腦子裡飛快尋找著克敵制勝的辦法。
結果出了一記昏招,就是用最後一點氣力,全部梭哈,打出了衝擊波。
我們都知道,戰鬥力差距明顯的時候,如果沒有好戰術和克敵制勝的絕招,比如小林的氣圓斬,短笛的光殺炮,衝擊波這種對強敵並無多大作用的攻擊,就是白白耗費本就有限的氣。
接下來,悟空連躲閃的離奇都沒有,被短笛大魔王的光波打到假死。
在超神水的buff加持下,戰鬥力略勝一籌的悟空,在與恢復青春的短笛大魔王戰鬥時,調整了策略,我們稱之為「碎敲牛皮糖」戰術。
什麼意思呢?就是不斷利用戰鬥力上的微弱差距,用近戰搏鬥的方法,消耗對方的氣,不管是攻擊還是防禦,都需要氣,如果雙方的氣相差不多,被攻擊受到傷害時,和使用光波類的攻擊時都會消耗大量的氣。
在與短笛大魔王的第二戰時,小悟空的戰術策略有了飛一般的提升,他也在攻擊時使用了衝擊波攻擊,但不再是毫無目的的盲打,這次的衝擊波類似小林的突襲威力型攻擊。
控制衝擊波轉向,攻擊了大魔王的後腦,這樣一來,小悟空衝擊波耗費的氣,要遠遠低於大魔王腦後摘瓜傷害而損失的氣。
為什麼身體受到傷害時,氣會減少呢?悟空雖然戰術合理,但並不一定知道這其中的奧秘,因為到了一定武術水平後,凝聚氣已經很容易,但身體的能否承受大量的氣則是問題,畢竟肉體是有極限的。
所以肉體受到傷害時,承受氣的限度也會降低,這就是戰鬥力相差不大的戰鬥技巧,大魔王在黔驢技窮之後不斷放出光波攻擊,消耗了大量的氣,也減少了小悟空最後一擊時的防禦能力。
雖然短笛大魔王使用天津飯作為人質,重傷了小悟空的身體,無形中也降低了小悟空的氣,但悟空最後一擊還是選擇相對穩妥的近戰攻擊,將最後的氣力凝聚在拳頭上,而不是使用光波類釋放氣的攻擊。
在戰鬥力相差不大的戰鬥中,近戰纏鬥無疑是最好選擇,之後與短笛在武道會上,悟空也是這種戰術。
在與老魔王的孩子短笛的武道會大戰中,悟空還是這種打法,纏鬥 引誘對方釋放氣,作為戰鬥力相差不大的對手,最後一擊仍然是比較穩妥的近戰格鬥攻擊。
因為被短笛重傷了四肢,所以悟空擊敗短笛,使用的是頭槌。戰鬥力雖然相差不大,但消耗大量氣之後,全力近戰攻擊的一方就會具有優勢,因為對方氣力耗盡,已經無力防守。
充滿戰鬥哲學的賽亞人之戰
賽亞人達爾襲來時,悟空迎戰達爾和那巴,因為與那巴的戰鬥力相差懸殊,悟空一開始是沒想重傷他的,但那巴喪失理智沖向悟飯和小林,於是悟空瞬間擊敗了那巴,讓他失去戰鬥力。
戰鬥力差距巨大的時候,悟空已經可以收放自如,但他的致命缺點就是總會給對方一條活路,這可是兵家大忌。記住這點,後面還會提到。
在與達爾相互試探結束之後,悟空其實是率先全力攻擊的一方,不過經歷了一場場生死搏鬥的悟空此時還是保留了實力,可以使用三倍界王拳的情況下,他只用了雙倍界王拳。
果然,沉不住氣的達爾以為悟空已經交出了底牌,開始全力出擊。悟空的這種策略在格鬥遊戲也有類似的招數,比如「立回」。就是引誘敵人做出攻擊,而後尋找破綻。
在使用雙倍界王拳抵擋了幾次達爾的全力進攻之後,悟空胸有成竹發動三倍界王拳,還是使用近戰戰術,給達爾造成身體傷害,大量消耗他的氣。
這時有一個細節,就是達爾在非進攻狀態下,悟空也收回三倍界王拳的狀態,做適當的調整休息,減輕身體的負荷。
而巨大消耗之後的達爾,果然喪失理智,發出大量釋放氣的招數,千鈞一髮之際,這時悟空最好的策略並不是用衝擊波來對波,而是避開達爾的攻擊,贏得氣的優勢,但達爾的攻擊會對地球產生致命傷害。
所以悟空在瞬間反應上發動了三倍界王拳的衝擊波,這在小悟空時代是不可能的,戰機稍縱即逝。
雙方進入對波狀態後,悟空的巨大衝擊波不可能打空,而且穩勝,如果按照消耗同樣百分比的氣來計算,達爾還會受到衝擊波的肉體打擊,這一回合悟空怎麼都不吃虧。
在達爾使用人造月亮巨猿化之後,戰鬥力對悟空實現碾壓,而悟空應對強敵的戰術也基本形成,那就是太陽拳爭取時間,凝聚巨大能量的元氣彈隨後招呼。
在元氣彈無效之後,悟空並沒有放棄戰鬥意志,這是非常難得可貴的,面對無法戰勝的敵人,悟空做了困獸之鬥,打傷了巨猿達爾的眼睛。
之後雖然身體被達爾不斷重傷,導致攤在地上,但他始終保持頭腦清醒。
打不過的時候,在戰場上爭取時間、保持頭腦清醒,然後將元氣彈交給小林,對達爾繼續進行委託攻擊。
這之後的戰鬥雖然和悟空不再有關係,不過之前打傷達爾的眼睛,傳授給小林的元氣彈,少了其中任意一個環節,都不可能最終戰勝達爾。以弱勝強的核心是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喪失鬥志。
最後的博弈
與在那美克星上與弗利薩的戰鬥,堪稱悟空的高光時刻,因為後來和人造人、沙魯戰鬥時,悟空都不是絕對主力。
悟空對強敵弗利薩的戰術依然是近身肉搏,但是發現敵我戰力相差懸殊,這時的悟空還是犯了一個戰術錯誤,使用20倍界王拳梭哈全身的氣,打了一記衝擊波。
其實,在變身超級賽亞人之前,弗利薩擋住悟空20倍界王拳衝擊波時,兩人的戰鬥已經分出高下了,之後悟空依靠悟飯、小林、短笛的團戰優勢,才勉強給了弗利薩一記元氣彈。
注意,這次他沒有再依靠太陽拳爭取時間,而是直接毫無遮攔使用了元氣彈,可見在之前衝擊波的體力耗盡影響下,悟空的頭腦已經不太冷靜了!
變成超賽之後,悟空雖然有戰鬥力的碾壓優勢,為什麼沒有像特蘭克斯那樣瞬秒弗利薩呢?並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因為之前耗費了大量的氣,他雖然可以戰勝弗利薩,但卻優勢並不明顯。
即使是這樣,悟空仍然在戰鬥中對弗利薩手下留情,甚至輸給對方氣,救死扶傷。
雙方的最後對決是對波戰而非以往的近身肉搏,之前也說過,戰鬥力相差不大情況下,近身肉搏是消滅敵人的最好方法。
但悟空被迫選擇了對波,就給弗利薩之後的復活埋下了伏筆,此時的悟空心緒大亂,不光氣力損耗嚴重,因為星球即將爆炸的心理壓力也非常巨大。
在關鍵時刻保持理智,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強如超級賽亞人悟空,也難免在關鍵時刻心神大亂,所以,越是關鍵時刻,越是要沉著冷靜。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沉著冷靜,總不會錯~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