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Meta AI狠裁600人,「封殺」ChatGPT,連圖靈獎得主都曾氣到想跑路

2025年10月23日 首頁 » 熱門科技
Meta AI狠裁600人,「封殺」ChatGPT,連圖靈獎得主都曾氣到想跑路

在 Meta AI 部門上班,可能比坐過山車還要刺激……

今天一早,Meta 超級智能實驗室 (MSL) 的 600 號人就收到了裁員通知,要知道,整個 MSL 大概有 3000 名員工,這一刀直接砍掉五分之一。

前 Meta 研究科學家 Xianjun Yang 今天也在 X 上說:「我今天被 Meta 裁了。作為研究科學家, 我的工作昨天剛被傳奇人物 John Schulman 和 Nicholas Carlini 引用。現在正在積極找新機會, 如果有空缺請聯繫我!」

 

說實話, 這一刀砍下來, 屬實有點魔幻。一邊瘋狂挖人給億級薪酬包, 一邊轉頭就把老員工給優化了。

據 Business Insider 報道,Meta 首席 AI 官 Alexandr Wang 在內部備忘錄里說得倒是挺好聽:「通過縮減團隊規模, 每個人責任更重、影響力更強」。翻譯翻譯就是:人太多辦事慢, 砍一波提提速。

Meta AI狠裁600人,「封殺」ChatGPT,連圖靈獎得主都曾氣到想跑路

但細品操作,被裁的主要都是 FAIR 研究部門、產品組和基礎設施組的人, 唯獨神秘的「TBD 實驗室」毫髮無傷,現在還在繼續招人。

不過,Meta 承諾會儘量給被裁員工在公司內部重新安排崗位。Wang 還特意強調:「這是一群非常有才華的人,我們需要他們在公司其他領域繼續發揮能力。」

TBD 實驗室?那是小扎的心頭肉

這個 TBD 實驗室有多金貴呢?

位置在小扎辦公室隔壁,進去得刷專用門禁卡, 裡面全是從 OpenAI、Google、蘋果高價挖來的頂級研究員, 年薪動輒上億美元。他們現在負責的是 Meta 的終極目標——開發超越人類智力的「超級智能」。

就在最近,Meta 還從 OpenAI 挖來了研究科學家 Ananya Kumar,在此之前還挖來了 Thinking Machines 聯合創始人 Andrew Tulloch。

雖然 Tulloch 拿到的薪酬包沒有傳聞中的 15 億美元那麼誇張,但也絕對不是小數目。而 FAIR 那邊……這個曾經以「學術自由、開放研究」為招牌的老牌實驗室, 現在處境有點尷尬。

從 9 月開始,FAIR 要對外發論文必須先經過 TBD 實驗室的額外審核。

Meta AI狠裁600人,「封殺」ChatGPT,連圖靈獎得主都曾氣到想跑路

你沒看錯,言外之意就是成果再好,價值挺大,先別往外發,先落地到 Meta 產品里再說。據悉,這政策最近幾周才突然實施,目的是「減少外部分享、增加內部貢獻」,避免幫助競爭對手。

這一波操作直接把 AI 三巨頭之一、圖靈獎得主 Yann LeCun 給整破防了。

知情人士透露,LeCun 在 9 月份就跟同事表態過, 自己可能會辭掉 FAIR 首席科學家的職務。

要知道,LeCun 可是 FAIR 的聯合創始人, 在 Meta 駐紮多年, 一直起著學術引領作用。現在連他都動了退意, 可見內部矛盾有多激烈。

Meta AI狠裁600人,「封殺」ChatGPT,連圖靈獎得主都曾氣到想跑路

對 LeCun 來說,這個論文審核制度或許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FAIR 過去 12 年的定位都是開放、協作且注重基礎科學探索,現在「開放」這扇門被小扎啪地關上了,真不怪 LeCun 氣不過。

就在前幾天,有網友在 X 上調侃 LeCun:「兄弟你咋又刷 X 了?不是應該在打磨 Llama 5 嗎?」LeCun 直接回懟一句:「我不搞大語言模型的,你沒聽說嗎?」

emmnm ,這個回應多少是帶著點怨氣的。

 

而在今天凌晨,他還跟 AI 大佬吳恩達 (Andrew Ng) 一起吃早餐聊天。

倆人討論了開放科學、開源、JEPA 技術以及 AI 研究的未來方向。吳恩達發推感謝 LeCun「數十年來對開放科學和開源的不懈倡導」,算是給好友站台吧。

 

不過根據此前的報道,最終 Meta 還是妥協了,允許 LeCun 繼續專注於自己的研究並發表成果,但能不能挽回他的心,那就不好說了。

有一說一,Meta 的 AI 部門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 短短 6 個月內重組了 4 次。

5 月底第一次拆分成「AI 產品」和「AGIMeta AI狠裁600人,「封殺」ChatGPT,連圖靈獎得主都曾氣到想跑路 基礎」團隊,7 月 1 日成立 MSL 把這倆整合到一起。8 月 19 日,MSL 又被解散重新拆成 4 個小組:FAIR 負責基礎 AI 研究、超級智能研發組、產品組(包括 Meta AI 助手)、基礎設施組(包括數據中心和 AI 硬體)。

打工人可能回家睡一覺, 醒來就發現自己被劃給新部門、換了新領導、接了新任務。

Meta AI狠裁600人,「封殺」ChatGPT,連圖靈獎得主都曾氣到想跑路

更魔幻的是, 今年 7 月 Meta 任命前 OpenAI 研究員趙晟佳擔任 MSL 首席科學家, 這幾乎等於把 LeCun 從核心領導位置降級了。雖然 Meta 對外說 LeCun 職務未變, 但組織架構上的分量已經今非昔比。

而這一切的源頭, 還得從 Llama 4 說起。

今年春天,Meta 的最新大語言模型 Llama 4 表現平平, 發布還被推遲。後來提交給 AI 排行榜的實驗版雖然性能更好, 但被外界指責在掩蓋問題。

小扎一看, 不行, 得換個活法。

於是 Meta 開啟了鈔能力模式,今年 6 月投資 Scale AI 143 億美元, 順便把人家 CEO Alexandr Wang 拉過來當自己的首席 AI 官。

之後小扎親自上陣當首席招聘官, 請頂尖 AI 人才到家裡吃晚飯, 開出數百萬甚至上億美元的 offer, 從 OpenAI、Google、微軟挖了 50 多號頂尖研究員。

Meta AI狠裁600人,「封殺」ChatGPT,連圖靈獎得主都曾氣到想跑路

連 OpenAI 首席研究官 Mark Chen 都忍不住吐槽:「感覺就像有人闖進我家偷東西。」

但錢也不是萬能的,而且就算挖來了, 也留不住。像 Avi Verma、Ethan Knight 這種頂級研究員, 入職沒幾周就辭職回了 OpenAI。另一位離職者 Rishabh Agarwal 也曾表示:「不去 TBD 實驗室確實是個艱難決定, 但……還是得走。」

現在 Meta 內部的氛圍, 用一位前研究員的話說就是:「搶地盤、搶項目、竊取成果。」

新來的高薪研究員待在 TBD 實驗室享受頂級資源,每周五天到總部坐班;老員工要麼被裁,要麼眼睜睜看著新人拿著自己十倍的薪水干類似的活兒。

拋開薪資差異不講,TBD Lab 資金和精力都最集中,導致工作環境過於緊張,有些老員工即使有機會調過去也不太樂意。

 

就在 Meta 宣布裁員前後,Meta 還宣布從明年起禁止第三方聊天機器人 (比如 ChatGPT) 接入 WhatsApp。

理由是 OpenAI 等公司「超出客戶服務範圍使用了商業通信功能」。

OpenAI 當然不服,對這說法提出異議。

OpenAI 副總裁 Kevin Weil 就在社交媒體發文:「難以置信 Meta 要關閉擁有數百萬用戶的『1-800-CHATGPT』服務。如果你是用戶, 可以遷移到我們的應用保留聊天記錄。」

Wang 之表態:我們在正確道路上

儘管裁員動作很大,但 Wang 在備忘錄中強調:「此次調整絕不意味著減少投資。事實上,我們將繼續招聘業界領先的 AI 專業人才。我們的目標是讓 MSL 運作得更高效。」

他還信心滿滿地表示:「我對我們正在訓練的模型、雄心勃勃的算力計劃以及正在構建的產品充滿信心,我們正走在通往超級智能的正確道路上。」

Meta 高管也反覆強調,裁員並不意味著公司縮減 AI 投入,超級智能仍是祖克柏的首要戰略目標之一。Meta 已在年內上調資本支出預期上限至 720 億美元,主要用於 AI 項目,並將於下周公布第三季度財報。

Meta AI狠裁600人,「封殺」ChatGPT,連圖靈獎得主都曾氣到想跑路

Meta 發言人也回應稱:「研究是 Meta 超級智能實驗室的核心支柱之一,我們並未限制研究人員發表成果。」

但說歸說,Meta 的 AI 戰略給外界的觀感就是:一邊狂砸錢挖人搞超級智能,一邊頻繁重組裁掉「不夠核心」的員工,一邊限制研究自由防止技術外流。

至於能不能在這場 AI 軍備競賽中追上 OpenAI 和 Google……

小扎曾作出這樣一番表態:「在 AI 人才競爭中,新的硬通貨是算力。在這裡,人們會說,『我希望匯報給我的人越少越好,但 GPU 越多越好。』」

Meta AI狠裁600人,「封殺」ChatGPT,連圖靈獎得主都曾氣到想跑路

此外,據報道,MSL 聯合負責人 Nat Friedman 8 月曾表示,他希望賦能團隊中的技術成員、減少官僚流程,特別提到要減少內部會議頻率,以改善 MSL 的工作文化。

但問題是,持續的重組和對研究自由的新限制,Meta 能否建立穩定而高效的企業文化,將這些高成本投入轉化為真正的技術優勢?

目前來看,Meta 已成功招攬了一批精英人才,並在建設支持他們的基礎設施。但內部摩擦、人才流失、戰略搖擺……這些問題還沒解決。

行吧,反正有錢就是任性。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