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新財報呈現戲劇性反差:第三季度以49.71萬輛的交付量創下單季歷史紀錄,日均交付達5403台,總營收280.95億美元,同比增長11.6%,遠超市場預期。然而亮眼數據未能提振資本市場,因淨利潤同比下滑37%至13.7億美元,盤後股價下跌3.8%,市值蒸發555億美元。

「增收不增利」的核心矛盾源於兩大因素:汽車均價持續下滑至約4.27萬美元,以及研發與行政開支大幅攀升。本季度研發費用同比激增56.88%至16.3億美元,相當於日均投入1.3億元。儘管剔除監管信貸的汽車毛利率為15.4%,仍低於市場預期,反映價格戰對盈利能力的持續侵蝕。

為重塑市場信心,馬斯克在財報會議中釋放多重戰略信號:宣布24個月內實現300萬輛年化產能目標,明確人形機器人Optimus將於明年Q1展示量產原型,並首次披露自研AI5晶片性能將較前代提升40倍。在自動駕駛領域,FSD累計里程突破96億公里,計劃年底前在奧斯汀開展全無人Robotaxi服務。

面對稅收抵免政策退坡的挑戰,特斯拉正加速產品結構轉型。新款低價版Model Y已在美啟動交付,Semi卡車生產線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明年下半年實現量產。這些布局預示著特斯拉正通過技術突破與成本控制,尋求規模效應與盈利能力的再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