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上海COMICUP30展會」正式延期後,想著在年前來場最後狂歡的新老二次元,陷入了一腔熱血無處發泄的迷茫期。
關於延期原因的假說眾說紛紜,但直到最後,似乎也沒討論出個能讓所有人都信服的理由。不過,無論如何,這總歸是個讓二次元難以接受的事實。
而另一邊,「廣州螢火蟲動漫嘉年華」儼然成了年前最後的一點曙光。作為有著「妖都」名號的另一處「二次元聖地」——你能明白的,他同樣也有著非同凡響的吸引力。
但不得不說,廣州的天氣就和「CP」的主辦一樣讓人難以捉摸。
上飛機前,天氣預報還在提醒:「廣東迎來了今年首次強降溫」,因此我機智地套上了棉襖。但讓人沒想到是,寒潮比飛機的速度快,飛機還沒降落,它就先一步撤退了。
等下飛機後,我才發現:「完蛋!披著棉襖的我,被穿著短袖人字拖的靚仔們包圍了」。
我本打算做點什麼掩飾一下自己的尷尬,但思前想後總覺得,做什麼都不如直接把棉襖脫掉來得實在。
於是,那天下午的白雲機場,遭到了一位上身穿著哈嘍Kitty保暖秋衣,下身加絨長褲,腰間繫著棉襖的「外星生物」的入侵。
說回來,身為一名大齡宅,除了抱著「2023年最後一舞」的想法外,奔波千里來「廣州螢火蟲」也是為了線下親自看看《白荊迴廊》。
這話說得很肉麻,但作為「古劍奇譚」系列的舊簇擁,這的確是真情實意。
不出意外的話,《白荊迴廊》是我2023年玩的最後一款遊戲,對於一個天天和遊戲打交道的遊戲編輯來說,這算是一個不錯的終章曲。
作為國內單機老廠燭龍第一次轉型嘗試的「二游」,它在一眾遊戲裡顯得十分特立獨行——並不萌二的二次元畫風、略顯硬核的即時制玩法,以及背靠《古劍奇譚》的多元世界交匯……當這些要素聚集在一起——你很難忽視它的存在。
經過四次內測並且不斷打磨調整後,《白荊迴廊》獲得過千萬的預約數,以及大多數玩家的好評。如今,馬上就要和玩家正式見面,這也算是了卻支持它的玩家們的一樁心事。
而這一次的線下,是正式公測前最後一次官方性質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很重要。
不過,「在現場玩遊戲」,最重要的還是「現場」,你懂得。
第二天我起個大早,掛上工作證趕往場館,憑著一絲執念,我沒有對其他展位作過多停留,而是直奔主題。
等我快步走進《白荊迴廊》所在的五號館,一眼就看到了明晃晃的《白荊迴廊》招牌,還有招牌下方大量的遊戲內道具裝飾。這讓人不由得鬆了口氣,這樣看來,遊戲官方為這次活動做足了準備。
眾所周知,《白荊迴廊》的「親兄長」是國產單機里有口皆碑的「古劍奇譚」系列。
但不得不說,一系列中國遊戲開發商,所製作「國風遊戲」以及表達的「中式文化」,一直停留在武俠、仙俠和玄幻江湖裡。對玩家來說,已經很久沒有看到新的「國風內容」了。
如今,燭龍主動選擇跳出舒適圈,展示了它們對於「國風遊戲」的獨特理解——不局限於傳統文化,國風也可以是現代風格,還可以加入未來世界的科技暢想……
一種全新的「中式文化」遊戲逐漸浮出水面。
因此,我們能在《白荊迴廊》里看到,全新世界觀背景下,「古劍IP角色」在《白荊迴廊》的世界裡擁有了不同造型、不同的故事,以及全新的遊戲風格——當古風、現代和未來科技相互融合,構築出一個全新的遊戲世界。
回到展台,從整體布置來看,遊戲官方可謂下足了功夫。本次展會的重中之重,遊戲一直想為玩家展示的遊戲特點——「異世交匯」,在這次活動中,顯然已經呼之欲出。
首先映入觀眾眼帘的是,以頂面的漩渦和雲層裝飾包圍的遊戲主題道具。而在頂面的漩渦和雲層下面,玩家看到的第一位Coser,是遊戲裡渾身上下充滿了未來科技的萬人迷角色瞳。
值得一提的是,他深受玩家喜歡的原因不只是高冷帥氣的外表,還有他的伴生裝備——一台充滿了未來科技感的載具。
而這台被遊戲玩家心心念念,戲稱為「賽博電動輪椅」的載具,竟然在今天看到了實物。
看起來坐著很舒服,跑起來也不算慢,官方考慮考慮量產吧
事實上,這次參加展會的二游並不算少,其中不乏一些在市面上極具號召力的頭部遊戲,而《白荊迴廊》絕不是在這一眾遊戲裡名氣最大的那位。
但恐怕誰都猜不到,能夠吸引到所有遊戲玩家的注意,讓人群不約而同往這邊展台慢慢靠攏,也只有《白荊迴廊》做到了。
而這也要歸功於本次展台的核心節目,和瞳代表的「未來科技」相呼應的——原「古劍IP角色」(《古劍奇譚網路版》中的)莫紅袖以及以她為中心「舞獅表演」。
畢竟在常規二游展台中,排隊打卡玩遊戲屬於是再常見不過的活動流程,但在這時候,你很難想像,人群之中會冒出一個不停地敲鑼打鼓,表演傳統民俗舞獅的二游展台……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舞獅表演不是官方的突發奇想,也不是為了吸引人眼球的噱頭。遊戲裡的莫紅袖,的確是「獅心少校」的角色形象,並且官方也以舞獅作為核心,去設計構築了她的異核技能:
而在舞獅表演的正式開始前,以遊戲主角北洛牽頭帶領下,舞獅團隊和各位Coser開始繞著整個場館巡場,不間斷的敲鑼打鼓聲中,也為《白荊迴廊》這次舞獅表演提前賺足了眼球。
等到游場結束後,整場舞獅表演正式開始。
明晃晃的白熾燈照射下,本場主角莫紅袖Coser,身著設計上融合了中式元素的遊戲內角色服飾,跟隨著國風味兒十足的角色主題曲,在周圍兩隻的舞獅陪伴下,開始起舞。
而舞獅披著鮮亮的獅衣,腳踏彩繪的獅頭,時而高高躍起,時而俯衝而下。整場表演展現出的靈動感躍然紙上,讓人不由得嘆為觀止。
隨後,舞獅表演進入下一階段,莫紅袖一邊退後,把舞台留給兩隻舞獅,另一邊接過後方伴奏成員的鼓槌,親自為舞獅擂鼓助威。下一秒,舞獅則高高躍起攀上舞台中央的長杆,在短暫的蓄勢過後,舞獅俯瞰整個會場,並為所有玩家獻上了「大展宏圖」豎軸條幅。
值得一試的是,在後面為莫紅袖伴奏的「牛頭馬面」也在節目表現結束後化身為「財神」,現場參與遊戲試玩的玩家「發紅包」,讓玩家在整場表演中也有了「參與感」。
正好趕在新年初臨這個節骨眼兒上,伴隨著年味十足的舞獅表演,的意義便不言而喻,而這一切巧合湊一塊,頗有些天作之合的味道。
顯然,如何在一款遊戲裡融入傳統文化和國風元素,恐怕沒人能比燭龍更懂了。
風格迥異,設定不同的角色融合到一個遊戲裡,更凸顯「異世交匯」的意味。
至此,關於《白荊迴廊》為什麼能在本次活動之前大受好評,通過本次活動展台的布置、節目策劃表演,以及「異世交匯」的理念傳達來看,想必各位就已經得出了答案。
但畢竟是遊戲的線下試玩活動,瞧完了官方展台精心布置的展示內容,總歸也得試玩一下遊戲。
得益於本次展台的舞獅表演確實精彩抓人,也成功勾起了路過遊客的好奇心。因此,在展台前排隊試玩的人數十分可觀,可見玩家之熱情。
雖然借著工作之便,讓我有了「關係戶」的身份可以免排隊直接試玩,但作為一個玩家,我還是更喜歡和玩家們混在一起。
比較幸運的是,在漫長的排隊時間裡,我遇到了一位參與過此前內測的老玩家。
老玩家表示,自己是「古劍奇譚」系列的忠實粉絲,也順理成章地成了《白荊迴廊》的粉絲。雖然遊戲經過多次內測打磨,目前在不斷變好,但公測在即,自己總想著再來線下親眼看看。
在閒聊之餘,老玩家也對我吐露出自己擔心的事兒:「即時制」這一略有門檻的玩法,會不會讓普通玩家失去耐心,從而放棄這款遊戲。
不得不說,老玩家的顧慮官方也考慮到了。因此,本次試玩提供的內容都是一些難度頗低,旨在體驗玩法的遊戲關卡,並且,為了讓試玩的玩家能夠「玩明白」,燭龍也為玩家留足了充分體驗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眾的默認印象里,「即時制」是十分講究把握戰場時機的遊戲玩法,因此,玩家需要一直集中精神以免延誤戰機。但《白荊迴廊》為了降低這個門檻,選擇在遊戲每次行動抉擇時,加入了「時間暫停」等設計,以幫助玩家有充足的時間思考。
並且,在本次試玩中,玩家並不會感覺到明顯的遊玩障礙——遊戲在玩家思考下一步行動時,補充了「角色自動攻擊和釋放技能」的設定,而這也的確降低了普通玩家的上手門檻。
本著多多了解的態度,我在試玩結束後停留在了展台出口,並嘗試尋找一些此前沒有接觸過《白荊迴廊》的玩家,詢問一下他們的遊戲體驗。
但不得不說,眾口難調,遊戲不可能做到讓人人都滿意。不過,拋開美術配音等主觀個人喜好因素外,大多數人都覺得《白荊迴廊》和以前接觸過的二游不太一樣,即使他們從未接觸過「即時制」玩法,也從這次試玩中找到了不一樣的樂趣。
而且,從人山人海的排隊盛況來看,上手難易度顯然不是玩家在乎的事兒,倒不如說在常規的二游圈子裡,《白荊迴廊》背后豐富的世界觀,獨特的「異世交匯」以及特立獨行的遊戲玩法,多少讓人有些相見恨晚。
說起來,在本次活動之前,燭龍就曾經舉辦過一次座談會,而在那次座談會中,燭龍曾多次提到:「中式遊戲」和「國風」不應該只拘泥於「單一風格」,要換一種思維去做遊戲。
而這也正是《白荊迴廊》一直所表達的「異世交匯」理念——把相同角色以不同的方式演繹。
顯然,燭龍敢於做出這一切革新的底氣,都和之前開發「古劍奇譚」系列積攢下的底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而在二游這條道路上,《白荊迴廊》這一另闢蹊徑的創新路子,也必定能讓越來越多的玩家,注意這款遊戲的特別之處。可以預料的是,在沉寂了一段時間過後,燭龍團隊對於遊戲內容和玩法的持續探索不會止步。
到了晚上閉館時,聚集在《白荊迴廊》展台前的大量玩家才緩緩散去。在走出場館的這條路上,《白荊迴廊》成為遊客們交談最多的話題,不論是獨樹一幟的遊戲風格,還是震撼到所有人的展台節目。
顯然,《白荊迴廊》正在逐漸進入玩家們的視野里,一步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