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年伊始,傲鯊智能收到了一個來自新加坡港口的產品需求,當時的傲鯊智能還沒有海外生態合作夥伴,這家公司幾經輾轉,最終是委託他們在中國本土的合作夥伴傳遞過來的產品需求。
作為東西方貿易中心,也是亞太地區最大的轉口港,新加坡港每天都異常繁忙,而入庫是所有港口中一個最為普通的環節。港口每天會有大量貨物從來自世界各地的集裝箱中拆出來,被搬運到特定倉庫的貨架上,這其中,不少環節依然離不開人工搬運。
為了提高搬運效率,保障工人安全,這家公司開始嘗試引入外骨骼機器人產品,最初也嘗試過使用當地外骨骼機器人團隊的產品,但由於此前試用過的幾款產品比較笨重,並不符合他們的需求,最終未能批量配備。
傲鯊智能的外骨骼機器人當時已經疊代到了第四代,產品輕巧易用,一些實際應用的影片不僅在YouTube、Facebook等海外社交平台上得到了廣泛傳播,還受到了彭博社的關注和報道。
正是通過這些報道,這家公司了解到了傲鯊智能的外骨骼機器人,於是,他們便通過中國本土合作夥伴聯繫到了傲鯊智能的團隊。
也是在這一年裡,傲鯊智能陸續接到了一些海外需求,傲鯊智能CMO張華告訴至頂網,「尤其是海外反饋過來的產品諮詢在這一年越來越多,讓我們意識到了出海的大勢所趨。」
於是,2023年,也就成了傲鯊智能出海的關鍵年。
第一站,東南亞
傲鯊智能出海的第一站選在了東南亞,準確來說,是選在了泰國。
之所以會首選泰國進行出海試水,除了過去一年裡這裡反饋回來的產品諮詢比較多外,還有另外兩個原因:
第一,包括汽車、航空在內的不少高端製造業已經開始在泰國建立起生產製造基地,而這些都是目前傲鯊智能的主要用戶群體;
第二,泰國高端製造業產業集群相對集中,基本都在曼谷及其周邊。
於是,傲鯊智能今年出海的第一站便定在了泰國,第一個海外生態合作夥伴則是傲鯊智能一個國內合作夥伴的上游供應商。
作為泰國本土企業,這家公司主要服務於豐田、本田、上汽、空客等汽車製造業和航空製造業在當地的產業上下游企業,既有技術能力,也有和高度匹配的客戶群體,讓這家公司成了傲鯊智能海外生態合作夥伴的最佳人選。
張華也在今年6月親赴泰國進行了實地考察。
在到泰國實地考察時,張華最大的感受是,當時入住的酒店中有大批來自中國的光伏、汽車上下游的企業也在泰國進行實地考察,想要在這裡設廠,以此面對產品出海,以及全球化浪潮。
如今像泰國這樣的東南亞國家中的製造工廠每天都會接到大量訂單,排班頻次很高,因而工人每天負荷很大,這時,如何提高工人工作效率、保證工人安全就成了一個關鍵問題。於是,這些企業管理者開始主動了解外骨骼機器人這樣的高科技產品。
傲鯊智能此前在國內汽車、電力等行業已經有了成熟的生態合作夥伴體系,在國內發展生態合作夥伴時,傲鯊智能往往會和生態合作夥伴一起先把樣板客戶做好,這樣的生態合作夥伴發展理念同樣沿襲到了傲鯊智能海外生態合作夥伴體系的建立上。
由於當地製造業發展勢頭迅猛,對輕便靈活、實用性強的外骨骼機器人需求度高,實際上,在張華到泰國實地考察之前,他們在泰國的生態合作夥伴就已經有了不少當地的潛在客戶,張華告訴至頂網,在到達泰國之前,他就讓當地生態合作夥伴約了一些意向客戶,他這次泰國之行也幫著生態合作夥伴打造了一些標杆客戶。
不過,這次海外考察最重要的還是,團隊為海外生態合作夥伴建立起了一整套標準的本地化培訓體系。
建立一套標準體系
外骨骼機器人特別之處在於,相對於其它工業機器人、商用服務機器人而言,外骨骼機器人不需要太多定製化方案部署。
其它商用機器人需要先針對客戶的工廠情況制定整體實施方案,例如對工作檯甚至工廠環境改造,從而進行機器人實地部署。
外骨骼機器人不同,它的標準化程度更高,更像是B端場景中的C端產品,張華將它的銷售模式稱為,體驗式銷售——生態合作夥伴或客戶直接穿在身上體驗後,就能決策是否需要。
因而,在選定海外生態合作夥伴時,傲鯊智能會對生態合作夥伴進行一個完整的產品的售前、售後培訓。
張華告訴至頂網,他們一般會就幾個方面進行培訓:
首先是價值觀培訓,要讓當地生態合作夥伴了解傲鯊智能的外骨骼機器人,了解傲鯊智能為什麼要做這樣一款產品,通過這款產品要傳遞出公司怎樣的價值觀,能為客戶帶來怎樣的價值;
其次是產品培訓,傲鯊智能的外骨骼機器人是如何一代一代疊代到現在的,以及未來產品有怎樣的規劃,了解產品發展歷程和發展方向不僅能讓生態合作夥伴對傲鯊智能的產品有一個深刻的認知,也能有長期進行產品代理的信心;
然後是場景化落地培訓,針對傲鯊智能的外骨骼機器人在不同場景中的落地應用,能夠提供哪些具體的能力支撐,如何面對客戶質疑等實際問題進行一個系統的培訓;
最後是售後培訓,作為一個海外品牌,如何解決售後問題尤為關鍵。
傲鯊智能外骨骼機器人疊代到第四代時模塊化程度已經很高,對於電池、軟包等配件如果出現售後問題可以直接更換並在本地維修。
傲鯊智能選擇的本地生態合作夥伴一般都有很強的技術能力,例如在泰國已簽約的生態合作夥伴,本身也是為車廠提供汽車內飾件的一家汽車製造業的上游廠商。
正因如此,傲鯊智能這家生態合作夥伴同時也是傲鯊智能的客戶,他們在為傲鯊智能在泰國代理產品之前,就已經將傲鯊智能的外骨骼機器人用在了自己的工廠中。
而這些,都只是傲鯊智能出海的第一步。
外骨骼機器人的下半場
「出海是我們企業接下來的發展重點。」
這是傲鯊智能在2023年制定的一個基本的企業戰略,接下來,傲鯊智能還將繼續重點拓展歐洲市場。
工業革命起源於歐洲,因而歐洲製造業本就更為健全,也更為發達,與此同時,歐洲製造業中整體安全意識更強,法律制度更完善,工會也更強勢,這使得歐洲製造業也更關注對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工人的保護。
更為關鍵的是,在前期市場調研過程中,張華發現,歐洲雖然製造業很發達、工廠很多,但新建工廠寥寥無幾,更多是在對舊有工廠的智能化改造,這也使得外骨骼機器人這樣的產品在歐洲市場有更高的需求度。
除了產品有更高的需求外,張華也發現,「雖然歐洲市場也有一些傲鯊智能的競品,但是整體看下來,沒有像工業機器人領域中四大家族這樣的『巨無霸』。」
張華特別指出,「無論是從醫療外骨骼機器人,還是工業外骨骼機器人來看,中國的技術實力實際上都不輸於歐美,大家基本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甚至在某些方面我們還有自己的優勢。」
這樣的大好局面,也更堅定了傲鯊智能接下來進入歐洲市場的決心。
全球市場是一個更大、也更有誘惑力的市場,因而,全球化一直都是中國企業發展過程中尤為關鍵的一個成長階段,如今,中國的外骨骼機器人也開始走向海外,擁抱全球市場。
張華告訴至頂網,「國內工業外骨骼機器人出海的,傲鯊智能算是第一家,接下來,外骨骼機器人出海也將會成為這個行業的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