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的國內手遊圈非常離譜,就像是製作人們都碰上了什麼規則怪談一樣,仿佛主題離開了「仙俠」遊戲就做不出來。
看不懂
除了頭部手遊穩定發揮的MOBA、TPS、二次元,從第二梯隊到第三梯隊起碼有30%新游都是「仙俠」題材。
怪獸叔很好奇,明明手遊市場已經趨於穩定很久了,此時正需要一款現象級遊戲來打破瓶頸重新分配基本盤,但越來越多廠商卻開始「逆水行舟」。
因為如果細說「仙俠」這個題材的話,我們不僅可以追溯到2006年的「後金庸武俠聖經」《誅仙》,更是可以眺望28年前一時無兩的大宇軟星。
其實小工作室熱衷於「仙俠」題材的情況不僅僅是這幾年才有,早在更久遠的「頁游復甦」時期,伴隨著傳奇頁游很多仙俠頁游也出現了不少,並且這些仙俠頁游的模板痕跡很嚴重,可能你點開十個網頁都是那種自動做任務自動打怪的設計。
或許是太多類似的內容出現讓怪獸叔的大腦產生了「精神污染」的錯覺,自2016年之後我就對仙俠、武俠一類的題材提不起任何興趣,甚至還要靠西幻、現代化的一些內容來「解毒」。
老生常談,同質化內容太多無外乎就是製作方犯懶,而無可奈何之際我也是真好奇到底誰在為這種題材買單?
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些不斷冒出的「仙俠遊戲」,那麼大概只有「執著」了。
看不懂一點
正常情況下,一個題材如果有源源不斷的新作品出現是件好事,但如果這些新作品都無一例外拾人牙慧毫無新意的話就不太對勁了。
因為你會發現,哪怕「張冠李戴」好像都沒什麼違和感。
最令人費解的是,到當前階段,除了市場競爭激烈,大部分仙俠手遊的開服勢頭並不亮眼,除了被廠商買量鋪出來的知名度外這個題材下幾乎沒什麼大作和知名產品;
而除了國內市場外,仙俠類手遊幾乎無法在海外獲得盈利,很多氪度上萬的玩家留存時間能到一年都算極限了,而幾乎所有仙俠手遊的廠商都不具備穩定的內容產出能力和長線運營手段,可即便如此,第二、三梯隊的小工作室依然像著魔一般瘋狂製作一波又一波的仙俠手遊,甚至還勾起了第一梯隊大廠蠢蠢欲動。
仙俠文化的受眾是當前消費主力不假,然而大多數手遊上線後並不能保持穩定,發行方和製作方卻像絲毫不在乎流量和熱度一樣。
怪獸叔個人在玩法上基本就沒體驗到什麼新鮮感,除了「抽卡、升級、進階」就是「過任務、打排行、拼數值」。
更不客氣的講,哪怕是此前從未接觸過此類遊戲的玩家都不容易接受並嘗試內容,即便發行方瘋狂投放廣告最終也收效甚微。
無論在廠商角度還是玩家角度,怪獸叔都沒有看到「仙俠」題材的優勢到底在哪裡,然而就在我吐槽的這段時間裡,安卓市場卻又上線了兩款仙俠手遊......